1216.第1215章 突然
第1215章 突然
原本群臣都以為今天沒有人會重提立太子的事,畢竟上個大朝會皇帝才剛剛嚴厲的說了暫不立太子,彆說其他的大臣了,就連魏王的鐵杆支持者們都猶豫著不敢這麼快再在大朝會上提出來。
沒想到魏征竟然這麼突然的在大朝會上提出要立太子!
難道李泰連魏征這樣的重臣都拉攏到了嗎?
魏征可是在清流中素有威望,若是連魏征如此下力氣的支持李泰,那很多清流肯定也會下力氣的支持立李泰。
然而,魏征是真的想請立太子嗎?
魏征是真的想請立太子,如今朝中是什麼情形他都看在眼裡。
之前大家都以為李泰是立太子的唯一人選,所以朝中還沒什麼動蕩,哪怕皇帝明確表示暫時不立太子,也不至於人心浮動。
但是現在,朝中已經人心浮動,因為魏王和晉王都有可能被立為太子。
這代表了什麼?
這代表了大唐又會有儲位之爭,曆朝曆代的儲位之爭都牽連甚廣。
倘若皇帝一直不立儲,可以預見,朝中一定會逐漸分為兩黨爭鬥不休,如今的盛世也許就會因為內鬥而蕩然無存。
這兩天魏征看著朝中的亂象,看著人心浮動,他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時候沒人敢繼續在大朝會上請立太子,但是他敢,因為他自恃有一顆秉公之心。
蘇程倒是不覺得魏征是投靠了李泰,魏征這個人最是剛正,不可能摻和到立儲之爭中去,當年魏征支持李建成,也正是因為李建成是太子。
他知道魏征是怕朝中因為立儲而出現紛爭,說實話,最近這朝中的風向確實有些可怕,無論是曆朝曆代,立儲都牽動著朝中大臣們的敏感神經,畢竟一旦押對了寶那就是青雲直上啊。
李泰的那些心腹正猶豫著要不要繼續請立太子呢,如今見到魏征竟然主動跳出來重啟了立儲之議,他們不由心中大喜。
不過大多數大臣們則是想要觀望,因為他們覺得形勢尚不明確,還是在觀望觀望比較好。
就在眾人心裡各自思索著的時候,皇帝已然開口了。
“魏卿所言甚是,朕這幾天也一直在思索,也知道朝中乃至民間都在議論紛紛,儲位空懸,確實讓臣民都人心浮動,於江山社稷不利,所以,朕在反複的思索之後,覺得確實該早立太子!”李世民沉聲道。
隨著李世民的話音一落,整個大殿裡空前的安靜,一眾大臣們全都驚呆了,他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畢竟皇帝不久前才嚴厲的表示暫不立太子,大家都以為立太子還得有一段時間,所以才想著觀望觀望看看,誰能想到這轉眼間,皇帝就改口要立太子了!
這突然了!
太讓人措手不及了!
就連請立太子的魏征都禁不住微微一愣,因為就連他也沒想到皇帝會這麼從善如流!
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等一眾老臣們也都愣住了,他們也沒想過皇帝會這麼快就立儲!
真是一點讓人反應的時間都沒有啊!
整個大殿裡,或許就隻有蘇程一個人沒什麼反應,因為他對此早有預料。
在眾人還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李世民接著開口了。
“朕,嫡出第三子,晉王李治,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寬厚仁孝……”
“所以,朕決定立晉王李治為太子,不知眾卿以為如何?”
果然是晉王李治!
此刻大殿裡所有的大臣們心裡同時冒出了這麼一個念頭。
經過前兩天的打獵之後,他們就有所猜測,皇帝很可能屬意立晉王為太子,或者在猶豫立晉王還是魏王為太子。
如今終於驗證了,皇帝果然是要立晉王為太子啊。
雖然都是這麼一個念頭,但是一眾朝臣們的心情卻全然不同。
大多數朝臣心裡的感覺就是慶幸,慶幸他們及時懸崖勒馬,沒有再受蕭德言等人的鼓動繼續請立魏王為太子。
而對於那些李泰的心腹等人來說這無異於晴天霹靂,這簡直就是天堂和地獄的差彆啊。
“啟稟陛下,晉王尚且年幼,怎能擔當儲君大任?”
“陛下,長幼有序,序齒魏王尚在晉王之前,而且魏王飽讀詩書,文采斐然,卓爾不群,朝野素有讚譽,實乃萬眾歸心的太子人選啊,還請陛下三思!”
……
這麼急著跳出來的大臣當然是李泰的鐵杆親信,他們早已經和魏王李泰綁在了一起,這時候若是還不跳出來反對,等正是冊封李治為太子的詔書下達,那一切就已經晚了。
李世民沉聲道:“朕也知道晉王年紀尚幼,好在朕也不老,正處盛年,所以可以慢慢教導晉王,朕也會請朝中飽學大儒好好教導晉王,一定能將他教導成一個合格的儲君!”
皇帝的這話說的很明白,晉王確實年幼,但是朕也不老,有的是時間去教導晉王,所以晉王年幼根本就不是問題。
你若是還在這上麵反對,那你是什麼意思?
是要咒皇帝早死嗎?
大殿裡再次安靜了下來,雖然李泰的鐵杆親信都很著急,卻隻能乾著急。
因為除了年紀小,他們實在是找不到彆的反對的理由。
晉王還隻是個孩子,你能怎麼攻訐?
李世民再次問道:“眾卿覺得如何?”
這次李世民的目光掃過了最前列的眾人,朝房玄齡、李靖、李績、長孫無忌等人一一看去。
皇帝都已經直接開口要立晉王為太子了,那還有什麼好猶豫的?長孫無忌立即出列,恭聲道:“臣也覺得晉王雖然年幼卻天資聰穎又仁孝知禮,當立為太子!”
李靖出列言簡意賅道:“臣附議!”
回過神來的程咬金等人紛紛出列,跟著皇帝走肯定沒錯,而且晉王和蘇程關係親厚,這時候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心裡早就有所猜測的一眾重臣們紛紛出列讚同,而後越來越多的大臣開始出列讚同。
原本那些心中猶豫的大臣也不過是想觀望一下風向,如今這風向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