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臨夏 > 第210章,搬家

第210章,搬家(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這日,下過一場雨,天氣涼快,西巷胡同小烏山那片空地上,聚集了不少人。

方臨與方母、田萱一道,抱著秋秋過來。

這邊,剛過來就看到,辛家沙小雲和一些大娘、大嬸坐著,人群中傳來陣陣驚呼,好似在看著什麼熱鬨。

方臨過去,看見辛芽兒正在‘表演’。

當初,辛芽兒生下來,跟個小老鼠似的,才不過鞋子長,如今也就一尺來高。

這邊,有一張不知是誰撿回來的小桌子,桌子下麵四邊都有橫梁,橫梁與桌麵有兩尺見高,中心有兩根直梁把桌下空間分成四個,辛芽兒就在這格子裡鑽進鑽出,身輕如燕,贏得一片喝彩聲。

秋秋看著,眼睛閃亮亮的,跟著拍著小手。

方臨看著熱鬨的人群,又看著小小的辛芽兒額頭汗涔涔,卻是皺了皺眉。

田萱心有靈犀,上前拉住:“芽兒停下吧,這麼小一個身子,耍來耍去也蠻累的。這也看了一會兒,未必要讓彆人開心好久不可。”

沙小雲在旁邊說:“隻有田妹妹才會說這種話,我帶芽兒走到哪裡,人家就是要她鑽桌子、板凳,耍來看。”

這些大娘、大嬸聽著,有些尷尬,若是彆人還會嗆兩句,可因為是田萱就不好說話,尷尬的氣氛持續了好一會兒才恢複。

方臨婉拒了彆人讓的位置,和方母、田萱在邊上空位坐下,拉住辛芽兒,摸了摸她的頭兒,看著仍是那麼稀稀疏疏幾根頭發,比起當初身子長大了些,黃而細膩的皮膚上有著些許光澤,單薄的身子撐起薄薄的紅色小瓜子,下身穿著藍褲子,腳上是個繡花鞋,看得出是沙小雲精心打扮過的。

他從口袋中取出些乾果給她,辛芽兒很有禮貌地道謝。

方母看著辛芽兒,感歎道:“生在你們家,也是她的福氣,若是彆人家……小雲,你把這孩子帶這麼大不容易啊!我看你最近瘦了些,還好麼?也彆苦乾、苦熬,身子骨重要啊!”

“不乾不行啊,我家有芽兒,還有恒子。”沙小雲靦腆笑笑,她的確是瘦了些,因為拚了命做衣服,苦熬,想給兒女存下些錢。

——辛芽兒之後,辛家有了一個兒子,歐夫子起名辛恒,取的是長長久久之意,也有恒心的意思。

方臨想了一下,說起來:“我這邊的織造坊,準備開一個女工廠坊,小雲姐手藝好,正好過來,幫幫忙……”

整合穀、馬、邵、段四家的廠坊,才發現被小小坑了一下,當初,方臨這邊廠坊擴建,不是從四家廠坊吸收了一批最出挑的工人麼?

這就造成,四家廠坊中,抽出了這些骨乾,剩下其他工人效率降低,運轉都有些不暢——也難怪四家要賣了廠坊,若是持續流逝下去,廠坊必然會出大問題。

除此之外,在接收四家廠坊後,方臨推廣了‘第一良品織造坊’的製度,要說從前穀、馬、邵、段四家主導時的福利製度,沒什麼盼頭,可如今改變,福利待遇好了,許多工人仍改不過來,抱著混日子的態度,考核不過關,開除很多。

正因為寧缺毋濫,廠坊人手空缺,招新都不夠彌補,運轉不良,優質工人缺額不小。

——黨主事都過來試探問過,是否放寬條件,讓那些人先乾著,可方臨沒答應,將淘汰機製堅定推行了下去,畢竟隻有刮掉腐肉,才能煥發生機,打掃乾淨屋子才能請客嘛!

‘目前,男工差不多到了極限,沒有太多潛力可挖,可以考慮一下女工。’為了避免一些問題,方臨打算專門騰出來一個女工廠坊作為試點。

“這個女工廠坊好,上次,你家廠坊招人,我過去,他們見我是女人不要……這次可好!”沙小雲高興道。

方臨廠坊的待遇、福利,府城百姓都有所耳聞,真要能進去,掙的錢未必會比她現在這樣苦乾、苦熬少,還相對輕鬆,有各種福利。

旁邊豎起耳朵聽到的大嬸、大娘,紛紛羨慕看向沙小雲,然後七嘴八舌問著方臨。

——對她們來說,就算自己不去,得知這些信息,和親裡親戚說說,也是人情呐!

同時,她們心中也有著一種優越感,和方家同住在一個胡同,聽人家嘴裡漏出來一言半語,就能占據先機,有不小的好處。

方臨沒有再應承其他人,隻說了些考核事項,不過這已經足夠讓這些大娘、大嬸滿意。

說話間,桂花嫂、耿家媳婦蘇小青也過來了,抱著孩子在旁聽著。

——桂花嫂和錢文堰婚後,生的是個女娃,名叫錢芝;而蘇小青這邊,在生了耿雪兒後,如今也又是懷了孕。

‘女工廠坊的管理,若是男人,恐怕會出一些問題,還是選女人吧,如桂花嫂、小青姐就不錯,可以培養試試。’

蘇小青算是聰明人,桂花嫂更不必說,對桂花嫂的能力,方臨是極信任的,不過這裡人多,暫時也沒和她們說,打算等過後找個機會。

‘除此之外,村裡人,如大房的方玉玉,二房的草兒姐、方小小,四房……還有其他村人,也是時候叫來了。’

以如今方臨在小和村積攢下來的名望,要做成此事,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

這也是合則兩利之事。

對方臨來說,小和村的村人,算是‘鄉黨’,來到府城,無依無靠,人生地不熟,隻能依附自己,相比在府城招募的人,天然就有著更高的信任度。

而有了這些人,能夠更快整合、消化從穀、馬、邵、段四家買來的廠坊、船隊,也能增強掌控力。

對小和村人來說,這同樣是一件好事。

據方臨所知,如今鄉下日子越來越難了,雖有類似一條鞭法的稅製改革,簡化稅製,但如今已過去了一二十年,稅賦重新變得繁重。

——這是黃宗羲定律,‘積重莫返之害’,也就是說:每次稅製改革,農民賦稅負擔可能在短期內會下降,但長期來看,這種負擔會重新上漲到比改革之前更高的水平。

這些村人來到府城,絕對比鄉下生活更好。再說,將來韃子南下,天下動蕩大亂,人命賤如草芥,跟著方臨,也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我初來此世,竭儘全力,也隻能顧全自己、家人;後來,來到府城,隨著開書肆、廠坊,如黃荻、柴一葦、方傳輝等等,這些親朋無形中就得了餘蔭;現在,村中鄉親也能沾些光……這種影響,就如同心圓逐漸向外擴大。’

方臨想著這些,在懷中秋秋‘爹爹’的喊聲中,回過神來。

旁邊,方母、田萱、沙小雲、桂花嫂等人,正嘮嗑著街坊鄰居,家長裡短。

“滿家滿根生又娶媳婦了,好好的黃花閨女沒人肯跟他嘛,最後取了個帶娃的寡婦,聽說就這,還花了不少錢哩!”

“是啊,那牛寡婦可不像是春桃,任打任罵,給滿家當牛馬使,是個有脾氣的,我們住在隔壁,沒少聽到拌嘴……滿娭毑都被氣瘦了!”

“唉,滿娭毑求的菩薩,終究還是沒能保佑她。”

正說著話,滿家滿老倌、滿娭毑夫妻倆經過。

滿老倌佝僂縮著身子,麵容枯黃,嘴角兩旁的肌肉無力地鬆垂著。

——當初,滿老倌為了給滿根生還錢,去了工錢最高、卻也最累的瓷器坊,這可是個吃人的去處,他又是這般年齡,苦累的活計讓他整個人都似乎被榨乾,如一塊老樹皮。

滿娭毑頭發乾枯萎黃,眼角的扇形皺紋又深又多,這是生活留下的痕跡,方家剛來時,她臉上的圓潤富態如今已然蕩然無存。

方母她們,說過了滿家,又說起陸家——陸家就是歐夫子家這邊的人家,府城修繕堤壩,陸老爹去了,讓石頭紮跛了腳;說起胡同口的莫家,莫婆婆家的狗‘將軍’跑掉了……

方臨聽著,抱起女兒,向胡同口過去。

莫家,牆角邊上的茅草窩中,果然,隻見‘牡丹’孤零零一個,還有身邊一窩小狗。

“莫婆婆,怎麼不見將軍了?前些天我過來抱小狗,它還在啊!”

“將軍跑掉了,就這兩天的事。”

“我瞧著它聰明,若是跑出去,應該知道回來……”方臨沒說下去,可能被人捉走了。

這個時代,有人偷狗的,為了狗肉。

莫婆婆大概也是想到,輕輕歎了口氣。

方臨帶著秋秋過去,看著‘牡丹’喂飽兒女後,獨自落寞地坐在那,即使走近,也隻是輕輕搖下尾巴。

秋秋抬頭道:“爹爹,它好像不高興。”

“對,它沒了伴侶,就像是……你歐爺爺家,歐婆婆去了。”

“哦!”

秋秋蹲下,默默看著,看著‘牡丹’悲哀掛在臉上,看著它就如人思念親人一樣,很深沉、很哀苦。

“婆婆,這一窩小狗怎麼隻有三兩隻了,其他的都送走了?它們還沒斷奶吧?”

“是沒斷奶,不過滿了月,能養活的,我說再留些日子,我家老大不讓,說小狗惹蚊子。”

方臨聽了,沒再說什麼,想著曾經那一對,整日在藍天白雲下的綠草地上嬉戲追逐、自由自在的‘將軍’、‘牡丹’,再看著如今的形單影隻的‘牡丹’,有些意興闌珊。

回去路上,街坊鄰居碰到,都是客氣中帶著討好,這讓他心中忽而生出一個念頭:‘或許,是時候搬家了。’

之前說過,他提過一次換房子,但方父、方母不太想,就拖了下來。

這裡比較小,若是有丫鬟、護院,都沒法住,後來,還是從徐闊老那裡找了些護衛盯著,如今生意越來越大,家裡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不方便,無論為了安全,還是從其他方麵考慮,都需要換個地方了。

……

當晚,方臨和方父、方母、田萱說了這事。

有方臨的地方就是家,田萱自是支持的,看向方父、方母。

這次,方父、方母倒是通情達理,答應下來了。

“臨子生意越做越大,咱家在胡同越來越顯眼,是不好住這兒了。”

“是啊,我看小萱肚子也又大起來,等生下來,若是買個丫鬟,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他們如此說是如此說,但神情間,還是有些舍不得,畢竟也在這兒住了幾年,頗有感情。

方臨安慰道:“爹、娘,也不是說從此就不回來了,這裡也不賣了,你們若是想,隨時可以過來住兩天。”

做下決定,他次日就開始找院子,如丫鬟、家丁一應準備,旬日後就是搬家。

……

說是搬家,其實西巷胡同這邊的東西都沒帶,所有都是重新置辦,在過去前,和歐夫子這些街坊鄰居說了一聲,便就可以了,因為就在同城,也不是不回來了,倒也沒什麼離彆的氣氛。

方家新家在城東——沒往府城中心擠,那裡早已發展起來,達官貴人極多,以方臨如今的地位、人脈,尋買一處大而舒適的府邸倒也不難,關鍵是另有想法。

‘萬一有個什麼事情,這邊距離碼頭不遠,方便跑路。另外,府城中心寸土寸金、也矚目良多,不好在附近布置,這邊卻是無妨!’

方臨除了買下這處府邸,在附近有著安排,買下數處地方,布置了數十上百人,現在大多是徐闊老那邊找的護衛,持冷兵器,將來計劃替換上自家心腹、並換裝熱武器,到時就算有什麼意外,朝廷拿人,也能對抗,從容離開。

這些就是不可說的想法了。

說回方家新家,分為內外兩院,外院不必說,內院卻是精巧。

院內有著一片花園,其中種著海棠、牡丹,據前主人所說,海棠花開,如積三尺香雪,賞心悅目,而牡丹每年開花,更是能開三百餘朵,花香滿園,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花園對麵,又是砌了一座石台,在是石台上插了太湖石數峰,形成了一座小型的假山,假山旁有著一棵梅花樹,樹枝遒勁古樸,梅樹下又種了茶花數莖,嫵媚其旁。

秋秋、乖乖、花花來到了這個新環境,都是高興非常,追逐撒歡著跑。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