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錯了有用嗎?”老師輕蔑地看著張欣,手中的教鞭上下揮舞:“把手伸出來!”
張欣抽噎地抬起手,等待老師教鞭的揮落。
這時,藍夏葉一下子站起身來,刻意把椅子往後拖的聲響弄得很大。
老師的教鞭停在空中,一雙凶狠的眼睛看了過來。
藍夏葉很誠懇地彎腰道歉,“對不起老師, 都怪我為了熟背《致橡樹》,一直拉著張同學反複幫我背誦過關,我太想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了。”
張欣的眼睛募得一下瞪大了,她驚恐地看著藍夏葉,她哪有讓自己幫她背誦《致橡樹》,她這麼說老師是會讓她當場背誦的。
果然,老師的眉頭鬆了一些,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 那你當場背誦吧。”
《致橡樹》是舒婷寫的一首愛情詩,恰巧藍夏葉之前參加藝考的時候,背誦過這首詩。
她朗朗背出來:“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
藍夏葉背誦的極其流暢,一點也不卡殼,老師滿意的點點頭,表情徹底舒緩,示意她和張欣坐下去。
老師負手走上講台,“江潔同學剛才背誦的很好,她的學習態度值得大家借鑒,下麵我們來抽背其他同學。”
吳智才表情陰森地看向藍夏葉, 漆黑的瞳仁完全暗下去,一點光都透不出來, 突然聽到教師又要提問, 表情扭曲地連忙坐直, 像其他學生那樣低著頭。
教室又恢複了一片鴉雀無聲的死寂中, 這種詭異的寂靜十分壓抑。
老師十分不滿地拍了拍桌子, “每次叫你們回答問題,背書就這個鬼樣子,能不能學學隔壁五班,他們可不會向你們這樣!”
突然他看到一個人,教鞭重重地砸在桌子上,大聲叫道:“俞東源!”
藍夏葉看到前排一些學生驚恐地縮了縮脖子,整個人似乎都要蜷縮起來了。
“在。”一個穿著校服的少年立刻站了起來,他坐在藍夏葉的前麵,藍夏葉並不能看見他的相貌,但是掛在他脖子上的頭蓋式耳機非常顯眼。
老師果然就是因此發難,走到俞東源身邊,指著他破口大罵:“你怎麼上課還帶著一個耳機來?你到底是來學習還是來聽歌的?”
俞東源不知所措地耳朵都紅了,慌亂地解釋:“我沒有……”
“彆解釋了,把手機交出來。”老師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
俞東源語無倫次地說:“我沒有手機。”
坐在藍夏葉周圍的學生露出惡意的笑容,撐著下巴看俞東源的熱鬨。
底下出現了各種細碎的議論聲,“天哪,他怎麼敢的呀?”
“居然藏著手機, 真無語。”
從這些討論聲中,藍夏葉得知這所學校不允許攜帶手機, 一律需要上交沒收。
“安靜!”老師對這些小而密的議論聲十分頭疼,轉過身對身後的學生喊了一聲。
老師的威懾力十分強,一說完安靜後,班上又恢複了死水一般的寂靜。
“俞東源,我最後警告你一聲,交出手機。不要鬨到最後,讓我們都難看。”
俞東源白皙的臉漲的通紅,索性讓開位置讓老師搜查。
老師冷笑一聲,把俞東源桌子裡所有的書本都搬出來,仔細檢查,他震驚地發現抽屜裡真的沒有手機,老師不相信地又仔細翻找了一遍。
最終他妥協了,臉色極其不好的說:“既然沒帶手機,為什麼要帶耳機!”
俞東源說:“這是我媽媽留給我的遺物,所以我想每天都帶著。”
這個理由很難讓大家信服,老師仔細回憶這個學生以前也帶著耳機來上課嗎?
但是這些記憶猶如蒙了一層霧花一樣看不真切。
“哼,那你來背誦一下《致橡樹》。”
俞東源麵色愁苦,他才剛來這個世界沒多久,哪背過這首詩了,他自己的本土世界更是對這首詩聞所未聞。
抓到了俞東源的錯處,老師重重地哼了一聲,“讓你背書,為什麼背不出來?把手伸出來。”
俞東源又尷尬又羞澀,老師的懲罰竟然是當眾打手。
然而當老師的教鞭打下來的那一秒,俞東源漲紅的臉瞬間沒有一絲血色,變得無比慘白。
接連打了幾鞭後,俞東源站都快站不穩了,痛的左手一直在無意識顫抖。
一個任務者不可能連教鞭都挨不住,隻能說明這個懲罰不是普通的打手了。
藍夏葉看見張欣恐懼地渾身都在顫抖,死死低著頭看書,四周很多學生也是這樣的情況。
接下來,老師接連抽查了好幾位學生,竟然除了藍夏葉,沒有一個人背誦出來了《致橡樹》,他們每次張嘴想要背誦的時候,總是磕磕絆絆地說不出來。
有點奇怪,一篇被老師要求背誦的詩詞不應該大家都背誦不出來,如此高的失敗率讓藍夏葉意識到這首詩可能有其他的特殊之處。
“真是一群廢物!”老師憤怒地走上台,翻開書本,“我再來給你們講一講這首詩。”
藍夏葉聚精會神地準備聽老師的講解。
“《致橡樹》這首詩講述的是——”
“有人跳樓了!”一聲尖叫硬生生得壓下了老師的講解,整棟教學樓瞬間沸騰起來。
教室裡的學生們紛紛伸頭向窗外看去,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外麵看熱鬨。
他們的眼神都冒著光,那是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和被打擾學習的快感。
走廊上已經站了許多學生向下看去,眼看班上的學生們蠢蠢欲動起來,老師立馬吼了一聲:“安靜!”
教室裡還是躁動的,就連乖乖聽話的張欣都湊到藍夏葉身邊和她興奮得議論著。
“是誰跳樓了?”她的眼睛裡冒著光,恨不得立刻出去看個究竟。
“安靜!安靜!”老師重重地用教鞭拍了拍桌子,巨大的響聲瞬間壓下了班上熱火朝天的討論。
直到班上重新恢複了安靜,老師虛扶了一下眼鏡,對吳智才說:“讓他們自習,不要大吵大鬨,不要出教室,我去外麵看看什麼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