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這世界上,還沒出現過幾十萬人規模的大規模城市巷戰。沒有人能認識到,巷戰的傷亡率會有多高?
所以,周文向校長提出,南京保衛戰的主力必須是最精銳的中央軍。
就因為這個時期,大部分中央軍的基層軍官都是黃埔軍校(現在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的軍官生,有著極高的愛國熱情和保家衛國的情懷。他們勇敢熱誠,對國家、對校長都非常忠誠,也絕不怕死。
由這些熱血青年組成的軍隊,在強大的日軍麵前也毫不畏懼。在曆史上的淞滬會戰中,中央軍精銳主力中的黃埔軍校生往往都是帶頭衝鋒在前,毫不退縮,最後幾乎犧牲殆儘。
如果將他們賦予守衛南京的重任,也絕不會讓國人失望。
周文建議,上海之戰,中國方麵最多投入30個師的兵力就要考慮撤退的問題。
而從全國各地支援而來的部隊,可以預先部署在上海和南京之間的兩道國防線(現在還隻是圖紙)上做好防禦準備。
而南京城區的守衛部隊,要以兩個或三個德械師為主力,再輔與部分對南京城比較熟悉其他部隊,比如憲兵總隊、稅警總團和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總兵力約8-10萬人,以堅守三個月為目標,與日軍展開巷戰,利用南京城的每一個街道,每一棟樓宇,大量殺傷日軍。
其他部隊在南京城周邊沒有必要跟日軍硬拚,層層抵抗,層層阻截,然後就迅速轉移過江,爭取在長江對岸部署防禦,守住南京的補給線和守衛部隊的退路。
如果能夠達成戰役目的,不但能給予日軍重創,還能為後方安徽、河南等幾個省的抗戰贏得8個月以上的準備時間。
要知道,曆史上抗戰初期,由於淞滬會戰的潰敗和南京短時間內就失手,導致整個中國軍隊在之後的組織和部署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混亂。
而日軍則是乘勝追擊,南京是1937年12月13日淪陷,日軍基本沒有休整,就於1938年1月初就向徐州方向發起了進攻,意圖打通與華北日軍的交通線。
第(1/3)頁
第(2/3)頁
從這就可以看出當時日軍的強悍程度。不僅僅是在裝備和軍隊素質上遠超中國軍隊,就是連續作戰的能力也是讓人瞠目結舌。
此時退守到武漢的中國軍隊,在經曆連續的大敗和潰退後,不但精銳部隊幾乎消耗殆儘,殘餘的部隊也根本沒有休整補充的時間。
還好,當時日軍是首先進攻徐州,而中國參加徐州會戰的部隊大部分都是後期趕來的其它省份的部隊。雖然組織匆忙,但起碼都還建製齊全,都還保存著一定的戰鬥力。
雖然徐州會戰最終還是以中國方麵的失敗而告終,但是也創造了如台兒莊大捷這般,在這個時期堪稱輝煌的戰績。
如果當時日軍不是進攻徐州,而是直接對武漢發起進攻,以中國軍隊當時的混亂程度,難說武漢也會在很短時間內淪陷,那樣的話,抗日戰爭的局勢就很危險了。
因為當時武漢有中國僅存的,也是最完備的兵工廠,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漢陽兵工廠,而且還有大量的配套工廠和鋼鐵廠。
這些工廠的設備和工人如果還來不及撤退,武漢就淪陷,那中國軍隊後期的抗戰就連基本的步槍都無法生產,還怎麼跟小日本打?
所以,周文的計劃就是要南京能夠堅守3個月以上的時間,讓徐州方麵和武漢方麵的中國軍隊都能得到更充分的準備時間。
特彆是武漢方麵的部隊,基本都是從上海和南京撤退下來的部隊,連續幾個月的作戰,兵員和裝備的損失必然巨大,必須有休整和補充的緩衝時間。
而且,誰知道曆史會不會由於周文的這個計劃而發生改變,萬一小鬼子打下南京後直接就向武漢進攻,武漢方麵起碼也有3個多月的時間來疏散和準備。
周文差點將嘴角都講出白沫子來,這才將自己的整個東線作戰的構想說完。
看著校長對著地圖沉吟不語,他拿起茶幾上的白瓷茶壺,看看除了校長手中的茶杯,再沒看見一個完好的,也不講究了,就著茶壺嘴就咣當咣當喝了幾大口。
第(2/3)頁
第(3/3)頁
而校長則是陷入沉思中,心中卻是對眼前這個小子的大膽敢想而嘖嘖稱奇。
麵對這個有些複雜但不難理解的方案,他知道現在還不用急於做出決定,隻是在心裡稍稍斟酌和推演了其可行性,就將這個念頭放下。
這種已經涉及到國家戰略走向的策略,當然不可能經過周文這番講解就能決定下來,周文也知道這個道理。
即使校長心中認可了這個計劃,但也要經過軍委會的高參們進行精細的推演並拿出具體的實施方案,還要征求其他高官們的意見,才有可能開始布局。
校長此時也不再糾結這個問題,隻是皺著眉問道:“即使你的這些戰役構想最終得以達成,但也僅僅是延緩了日軍的進攻步伐,但僅憑這個,並不足以讓我們最終戰勝日本,你還有什麼建議?”
“校長,卑職的這些構想也僅僅是拖慢日軍的進攻步伐,為我後方的組織和籌備贏得時間,也為我們在徐州、在武漢、甚至在長沙的層層抵抗,贏得時間。”
“而且,隨著鬼子不斷的進攻,他們的戰線也越拉越長,大量的傷亡和後勤補給的壓力會讓日軍進攻的氣勢也就逐漸衰竭。如果能在武漢和安徽就徹底阻擋住日軍當然最好,實在不行,就繼續拉長日軍的戰線,在湖南基本就能穩定住我方的防線,從而跟日軍進入相持階段。”
校長聽了也頻頻點頭,他當然知道湖南半個省是山地,另外一半土地則是水網縱橫的地貌特征。
日軍如果真是沿著東西線進攻,沿途經過幾次大的會戰,即使能夠取得勝利,但到了湖南,其攻擊勢頭就基本已經是強弩之末,而我國卻可以利用湖南多山多水的地利優勢,將日軍堵住。
而且以湖南作為依托這個戰略構想,本就是很多有識之士提出的,以空間換時間的一個重要節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