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知道日軍混成14旅團雖然有5000多人的編製,但是用於第一線作戰的步兵大隊也不過是4個而已。
而每個大隊除開炮兵、工兵和輜重隊的士兵,真正的作戰步兵也不過4個中隊700多人以及一個機槍中隊100餘人。
之前在行軍途中,日軍在傭兵團的騷擾和偷襲下,已經折損了500多人,也就是他的第1大隊基本變成了半殘。
而在前天白天的第一次進攻戰後,第1大隊實際上除了傷兵,4個中隊的作戰步兵已經不複存在。同時更加狂妄的第2大隊也被打成了半殘。
今天夜裡,由第2大隊殘存日軍組成的這個加強中隊覆滅在即,再加上已經跳進深深的戰壕裡進退維亟的第3大隊700多日軍,現在日軍能夠動用的最後力量就隻剩下了第4大隊。
而第4大隊向山頂開拔後,整個日軍的後方就隻剩下1500左右的二線部隊了。
當然,並不是說日軍的那些炮兵、工兵和輜重兵沒有戰鬥力,但是他們畢竟是屬於二線部隊,從軍事技能和戰術能力等方麵都跟一線步兵有不小的差距。
更何況日軍可沒有給炮兵和其它後勤兵種配備什麼輕重機槍的習慣,就憑他們手中打一槍就要拉栓上彈的三八步槍,是根本不可能阻擋住傭兵團一千多龍精虎猛的百戰精銳,在日軍背後發起的突然而迅猛的攻擊。
更何況還有張胡子4000多裝備齊全的二團將士尾隨進攻,還有32軍139師的黃師長率領5000餘人在更外圍的地方布下了天羅地網,兜住日軍的漏網之魚。
這就是周文當初確定要全殲日軍混成14旅團的底氣所在。
所以在日軍發動第一次進攻之後,周文率領1分隊的兄弟們就已經散在日軍軍營防禦陣地的周邊,一個是為了偵查日軍的動向和防禦陣地的情況,日軍的一舉一動根本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進行戰場信息遮蔽,防止日軍發現躲在幾公裡之外的2分隊和張胡子的二團。
所以,即使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傭兵團利用迅捷便利的通話器進行聯絡,作為戰役指揮官的蒙雨庭卻是對日軍的任何動向都了如指掌,從容部署,並開始向山頂上的日軍發起了反擊。
第(1/3)頁
第(2/3)頁
就在日軍第4大隊從山腳下出發後,服部次郎同時還下達了後方營地高度戒備的命令。
命令炮兵大隊輜重中隊和旅團部直屬的輜重中隊和工兵中隊的所有士兵接替營地的警戒任務,並在東,西、北三個方向都派出了巡邏隊和各種明暗哨。
甚至一部分炮兵都下發了步槍,對炮兵陣地進行警戒和守護。
因為服部次郎知道,在把第4大隊這支最後的預備隊派出去後,整個旅團後方營地的守衛力量將變得非常薄弱,同時也是最危險的時候。
但既然是賭博,就必然會有風險,這個道理對於現在一門心思要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服部次郎來說也是清楚的。
服部次郎心中最大的隱憂,就是行軍路上那支精銳的中國小部隊突然就銷聲匿跡地消失了兩天。
這兩天裡,營地再也沒有遭到冷槍冷炮的襲擊。但服部次郎心裡明白,這並不意味著這支精銳小部隊回去睡覺或是撤走了,因為這幾天不斷有外出巡邏的士兵失蹤的情況發生。
服部次郎判斷這支中國小部隊很有可能就隱藏在自己營地周邊的不遠處,他們抹殺一切能夠發現他們行蹤的因素,就像盯著獵物的狼群,張著鋒利的尖牙,等待著獵物露出虛弱的時機就撲上來給予致命一擊。
但是服部次郎並不會認為這支中國小部隊有一舉攻克自己近2000人防禦的大本營的能力,他們戰鬥力再是強悍,戰術再是高明,到底是人數太少。
這種硬碰硬毫無取巧之處的攻堅戰可不是百把人的部隊有能力做到的。
何況服部次郎也有一定的底氣,就是第1大隊和第2大隊雖然作戰步兵基本損失殆儘,但是兩個大隊的機槍中隊卻是完好無損地保存了下來。
兩個機槍中隊共計24挺92重機槍全部被部署在營地的幾個製高點上,基本上可以封鎖住各個方向的進攻線路,而且機槍陣地還作了大量的加厚加固的防護措施,在中國軍隊缺乏火炮支援的情況下,可說是固若金湯。
服部次郎在隱隱擔憂這支不按常理出牌的中國小部隊的同時,心裡又有些期待這支中國部隊來襲擊營地,到時候這二十幾挺重機槍將會讓他們知道大日本帝國軍隊的厲害。
第(2/3)頁
第(3/3)頁
可惜的是,他不知道這次從背後發動致命一擊的不僅僅是一支幾十人的中國特種小部隊,還將有傭兵團二分隊的1000多經曆過淞滬抗戰,戰力和裝備遠超日軍的虎賁精銳,更有模範旅最擅長進攻的二團4000餘將士,外圍還有兜底的139師5000餘官兵。
這樣一支放眼當下的民國已經算得上最強悍戰力的上萬人規模的打擊集群,就在服部次郎的眼皮子低下,以傭兵團在西麵,張胡子的二團則是占據北麵和東麵的攻擊態勢完全展開。
這才是周文進行戰場信息遮蔽的目的,就是要讓鬼子變成戰場的瞎子和聾子,而燕山山脈廣袤的山林則成了躲避日軍飛機偵查的最好的偽裝。
特種作戰的優勢在這一刻儘顯無遺。
此時,山頂上的槍聲和爆炸聲愈演愈烈,雙方的照明彈和曳光彈交相輝映,在夜空中閃爍不停。
而日軍第4大隊也急匆匆趕到了鳳凰山的半山腰。
由於山腰的第一線陣地已經被己方占領並急於衝到山頂去支援被困住的友軍,日軍並沒有采用散兵隊形,而是幾個中隊都緊靠在一起向山頂蜂擁而來。
機槍中隊則是在原守軍的陣地上建立了機槍陣地,他們的目的是要為自己保住一條後路,萬一山頂攻擊無效,就要掩護日軍撤退下來。
就在這近千名日軍呼哧呼哧艱難爬山的時候,突然又有幾顆照明彈升上了天空。
/86/86480/27020820.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