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重生香江:從1978年開始 > 第105章 石油危機的征兆

第105章 石油危機的征兆(1 / 1)

推荐阅读:

第105章 石油危機的征兆

第105章 石油危機的征兆

林萬安行事果決,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迅速地完成了對林浩然與林浩寧兩兄弟家產的細致分割。

其中,那青洲英坭公司12.6的股份,被林浩然掛靠在了環宇投資公司名下。

同時,林浩然每天跟隨著林萬安,深入學習企業管理的精髓。

儘管萬安集團高達49.99的股份已正式轉入他的名下,但他並未急於求成,而是選擇先從萬安集團的副董事長職位做起,穩紮穩打。

林萬安明白培養接班人的重要性,他耐心等待著林浩然在各個方麵都達到他心中的標準,屆時,林浩然將順理成章地接過集團董事長的重任。

對於林浩然而言,職位的稱呼不過是外在的標簽,他更看重的是從林萬安那裡汲取到的寶貴企業管理知識和實戰經驗。

林萬安以其謹慎而深邃的商業眼光,在企業規劃與決策上展現出的智慧,都讓林浩然受益匪淺。

特彆是那些關於商場博弈的生動案例和林萬安個人的豐富經曆,如同一部部活生生的教材,讓林浩然仿佛穿越時空,親曆那些決定企業命運的關鍵時刻。

通過林萬安的悉心指導,林浩然學到了許多書本上難以獲得的實戰技巧。

當然了,林浩然也不全把時間放在萬安集團這邊,畢竟他除了萬安集團之外,還有靑洲英坭公司這家實力更強的上市企業,以及員工隻有幾名的環宇投資公司。

為了方便管理,林浩然已經將環宇投資公司的辦公場所遷移到萬安集團大廈了。

萬安集團大廈位於銅鑼灣,離中環不遠,這裡商業氛圍雖然稍遜於中環,可也差不到哪裡去。

大廈13層樓高,辦公區本來就用不完,以至於萬安集團大廈有一半多的辦公室麵積,是對外出租的。

所以,環宇投資公司乾脆在這邊搞了個辦公室,這樣一來,林浩然就不用老是三邊跑了,要麼在萬安集團大廈,要麼在靑洲英坭公司。

至於中環恒豐大廈的舊辦公室,林浩然已安排萬安集團的施工團隊進行翻新,將其從辦公空間轉變為一套包含三房兩廳及飲茶室的精致住宅。

這套房子購買所花資金不足百萬港元,即便閒置也不覺可惜。

何況,分家之後,他也沒打算經常回深水灣彆墅居住,這裡正好可以讓他過渡一番,等未來資金充足了,他便直接在靠近中環區域的太平山半山腰買套彆墅。

從林萬安那裡獲得了一千萬港元的現金財產之後,林浩然的財務狀況得到了顯著的改善,資金變得寬裕起來。

原本,小賬小錢不管,他賬戶上隻剩下三百萬港元左右的資金。

這筆資金對於日常運營和突發情況來說,顯得頗為緊張,想做些大事情都做不了,隻能說聊勝於無。

父親將錢轉給他後,林浩然的可用資金瞬間躍升至一千三百萬港元,這一變化直接緩解了他的資金壓力。

雖說這筆資金也不算多,但好歹也不用環宇投資公司的幾名操盤手沒事乾了。

自從林浩然接任靑洲英坭公司董事長之位,靑洲英坭的股票確實經曆了一段短暫的繁榮期,股價飆升至每股6港元以上的高位。

然而,這股熱潮主要源自於散戶投資者的盲目跟風與樂觀預期,缺乏實質性的支撐。

隨著靑洲英坭逐漸被林浩然全麵控股,市場中的大戶投資者、莊家自然失去了對該股的興趣。

因為他們非常明白,在單一大股東的控製下,喪失了其他股東強行收購的可能性,股價想暴漲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而且林浩然在商界中除了參與靑洲英坭收購案,沒有任何其它的建樹,所以他並沒有贏得市場股民們的信任。

更為關鍵的是,林浩然的年輕成為了他管理能力的質疑點。

儘管他作為首位成功收購英資上市企業的華資企業家,贏得了不少人的敬佩與關注,報紙也大肆報道了好幾天,但人們對於他能否有效駕馭靑洲英坭這家大型企業仍持保留態度。

這種不信任感在市場中蔓延,導致投資者信心動搖。

因此,當市場開始冷靜下來,那些衝動入市的股民們很快便發現,自己手中的靑洲英坭股票竟然難以找到買家。

與此同時,關於林浩然及靑洲英坭的不利消息也在市場上不斷傳播,進一步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情緒。

最終,許多股民在無法承受心理壓力和資金損失的情況下,選擇了虧本拋售手中的靑洲英坭股票。

於是,曆經一個多月的波折,靑洲英坭的股價已從巔峰的6塊多港幣,滑落至當前的4.1港元左右,這一數字甚至比哈利爾·森圖裡昂掌舵時的股價水平還要低不少。

畢竟哈利爾·森圖裡昂,經營靑洲英坭公司十幾年時間,儘管其投資策略常令人費解且頻現虧損,但至少尚能維持一定的分紅以穩定股東信心。

然而,林浩然接手靑洲英坭之後,在外人看來靑洲英坭公司的未來卻籠罩在了一層不確定的陰雲中。

市場普遍擔憂,繼續持有該公司的股票,非但分紅無望,能否止住虧損勢頭都成為了一個亟待解答的問題。

然而,靑洲英坭股市的下跌,對林浩然來講無疑是個好消息。

畢竟,他是打算對靑洲英坭公司進行私有化的。

一旦私有化之後,林浩然便會著手搬遷靑洲英坭工廠,向政府申請將原來的地皮從工業用地轉為商業用地,徹底將這塊地皮與水泥廠分割。

如此一來,他手中便會擁有一塊市值超過五億港元的地皮,而且位置極佳。

所以,將靑洲英坭公司私有化的成本越低,他白賺的就越多。

在宣布私有化之前,能低價吸一波靑洲英坭股份,這對他而言,自然是一個很不錯的事情。

宣布私有化之後,就是主動提出向他人收購靑洲英坭的股份了,股價可能就存在不穩定性。

而宣布私有化之前,起碼股價還能控製在極其低的價格範圍。

4港元每股左右的價格收購,抵到爛啦!

於是,林浩然在成功從林萬安處籌集到一千萬港元現金資產後,迅速部署環宇投資公司的團隊行動起來,持續增持靑洲英坭的股份。

他的策略很明確,股價必須維持在4.1港元左右的低位區間,以確保股價不被進行抬高。

因此,環宇投資公司的操作節奏既不急功近利,也不因市場低迷而氣餒。

即便在交易清淡的日子裡,僅能吸納一兩萬股,當天交易總金額不足十萬港元,他們也保持耐心,穩紮穩打。

林浩然對團隊采取了高度信任與靈活管理的方式,沒有設定硬性指標,而是鼓勵團隊成員根據市場情況自由調整策略。

有了蘇誌學這位百分百忠誠且操盤經驗豐富的管理者掌舵,團隊能夠精準把握尺度,有效執行既定策略,因此林浩然對團隊是非常放心的。

轉眼間,已悄然步入十二月的門檻。

林浩然始終關注著遠方的伊朗局勢,每日的首要任務便是搜集各大主流新聞媒體的報道,細致研讀國際風雲變幻。

從今年年初開始,伊朗巴列維王朝便深陷革命的漩渦,這場動蕩已持續良久,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然而,儘管國際新聞頻繁提及,局勢的實質性進展卻似乎總是遙遙無期。

儘管報道中不乏伊朗國內大規模罷工的訊息,但令人驚訝的是,原油生產與出口並未因此受到顯著影響,油價也依舊保持相對穩定,未見大幅波動。

就在前日,林浩然還留意到原油市場價格微升至每桶13.12美元,這一數字與他購入原油時的價格相去不遠,讓他心中不免泛起一絲漣漪。

“轉眼間已是12月3日,這油價,究竟何時才會迎來飆升呢?”清晨,林浩然站在窗前,望著初升的太陽,心中暗自思忖。

隨後,他步入洗手間,完成了一天的例行洗漱。

不久,菲傭便按照他的吩咐,將熱騰騰的早餐與最新一疊報紙一同送至他的大廳內。

一邊品嘗著早餐的香醇,林浩然一邊翻閱起了手中的國際新聞。

“12月2日,正值伊斯蘭曆的穆哈蘭姆月,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集會震撼了全球——超過兩百萬民眾彙聚在德黑蘭的自由廣場,他們的共同呼聲響徹雲霄,要求罷免國王。這場示威遊行聲勢浩大,幾乎讓整個德黑蘭市陷入了暫時的停滯狀態。”

讀到《東方日報》國際新聞版麵上的這段報道時,林浩然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他放下手中的餐具,更加專注地閱讀起來,仿佛能透過文字親眼見證那場曆史性的時刻。

此時此刻,林浩然的心中湧起了一股強烈的預感——石油危機,恐怕已近在咫尺。

按照前世對這段曆史的大概了解,伊朗巴列維王朝的全國大罷工,便是以首都德黑蘭為起點,隨後如野火燎原般迅速蔓延至全國,導致各行各業全麵停擺,原油生產自然也無法幸免。

一旦伊朗停止對外輸出原油,國際原油市場的供需平衡將被徹底打破,供不應求的局麵將迅速形成,推動原油價格飆升。

林浩然非常清楚,這一連鎖反應的發生,隻是時間問題,而且這個時間,絕不會太久。

他對即將到來的變革開始期待起來。

終於不用再糾結為何石油危機還沒有爆發了。

對彆人而言,石油危機的來臨,是一場災難。

可對他而言,這場彆人眼裡的災難,何嘗不是他借機發展起來的機會呢!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