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的建議,就是要分兵防守白馬、樂平等地,防止羅昂大軍趁虛而入。
曹操雖然很不甘心,但麵對羅昂軍,心中升起一種難以戰勝的頹喪感。
這時,一名士兵端著一碗湯水,從外麵走了進來。
他將湯水放在桌案上,然後退了下去。
曹操走到桌案邊,然後拿起湯匙,在湯水中舀了幾下,見濃湯中有一些雞肋,不禁喃喃道:“雞肋!雞肋!”
張繡率領四萬精銳,渡過馬頰河,直驅白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破白馬外圍,然後又強攻白馬城。
馬頰河,位於中國華北。它起源於河南省濮陽市金堤以南的金堤河,在山東省的無棣縣入海。
馬頰河的河勢上廣下窄,狀如馬頰而得名。它發源於濮陽澶州坡。
1949年前,境內有一個寬4米、深15米小水槽,大水靠坡窪漫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市政府對馬頰河進行疏挖,在清豐北將河線改入瀦龍河,稱新馬頰河。
1966年至1972年,馬頰河治理時,市政府將新馬頰河改入馬頰河。
現在,馬頰河全長480公裡,流域麵積9450平方公裡。濮陽市境內長625公裡,流域麵積1150平方公裡。
1986年,第一濮清南引黃補源工程建成後,馬頰河除防洪排澇外,兼有濮清南乾渠輸水灌溉作用。
周定王時,馬頰沿河各國修築長堤,以防水患。
秦朝時期,始皇帝聯斷補缺,民間有秦始皇走馬修堤之傳說。
後來黃河奪馬頰河道,堤防浸毀,古河已湮。
現在的馬頰河,實為唐時疏浚,幾經治理,以供轉運海漕。
《書疏》記載:李巡曰,馬頻河勢,上廣下狹,狀如馬頰也,在東光之北、成平之南。
《清一統誌》記載:禹貢九河之馬頰故道,久湮,非此河也。
《山東通誌》記載:篤馬河,亦名馬頰,非禹跡也。
白馬守軍苦苦抵擋,情勢十分危急。
守衛白馬的曹軍人數雖然有五萬人,但都是沒上過戰場的新兵。因此,在羅昂大軍的猛攻下,很快就搖搖欲墜。
守城將士向周圍發出急報。
燕縣。太守府。
這時,一名士兵跑了進來:“將軍,白馬傳來的告急文書!”
說著,他將手中的絹帛呈給樂進。
樂進接過絹帛,然後展開看了一遍。
這時,他露出驚訝的神情。
他現在才明白,城外的羅昂軍隻是疑兵,其真實目的,是要吸引己方,好掩護張繡那一軍。
他十分焦急,因為白馬的得失,可謂是關係重大。
白馬縣不僅是兗州北方的門戶,更是連通河南、河北地區的咽喉要道。一旦失守,後果就不堪設想。
因此,樂進在接到白馬告急消息的第一時間,就率領五萬大軍,立刻燕縣,準備馳援白馬。
燕縣,秦朝設置。
春秋時期,此地是姞姓燕國的國都,後世稱為南燕國。
秦朝設置燕縣,屬東郡。
楚漢大戰之際,漢軍擊破楚軍於燕郭西,即此。
西漢仍在此置燕縣,屬東郡。
東漢仍在此置燕縣,屬東郡。
西晉仍在此置燕縣,屬濮陽國。
北齊在此設置南燕縣。
《左傳·隱五年》記載:衛人以燕師伐鄭。
《古今注》記載:南燕國今東郡燕縣。
《水經注疏》記載: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注言南燕,以彆之。世本燕國姞姓。
《地理誌》記載: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
不一會兒,大軍抵達支流不遠的一片山林中,並停了下來。
然後,樂進派出斥候,去偵查羅昂軍木城的情況。
所謂木城,就是黃月英主持建造的那種漂流於馬頰河上的木製城樓,這已經成為羅昂軍控扼馬頰河支流的重要戰略武器。
樂進急於馳援白馬,必須要避開羅昂軍的木城,否則的話,北上渡河行動根本無法展開。
不久,斥候回來了。
樂進問道:“情況怎麼樣了?”
斥候道:“羅昂軍木城還在支流附近,但他們離這裡隻有四英裡。”
樂進大喜,隻覺得羅昂軍沒有發現己方的行動。
然後,他率領大軍,離開山林地區,來到支流岸邊,命人找到標記,從水中拉起了那兩道繩索。
原來,曹軍在這個位置上,實先布置了一座隱藏在水下的隱形浮橋。浮橋距離水麵有一尺左右的距離,表麵上看不出任何端倪。
那兩條從水中拉起來的繩索,就標記出了水下浮橋的所在和邊際,軍隊可以按照繩索的指引,通過水下浮橋,迅速渡過支流。
五萬人馬在樂進的號令下,有條不紊地通過浮橋,渡過支流,朝白馬奔去。
張繡大軍接到樂進馳援而來的消息,立刻停止進攻,全軍退到附近的丘陵上,布置出了防禦陣型。
樂進率軍趕到白馬,見張繡率軍退守不遠處的丘陵,倒也不急著反攻,而是令麾下軍隊休整,準備來日一鼓作氣,擊潰張繡。
白馬守軍見到樂進的援軍來到,原本惶恐的心,終於安定了下來。
晚上,樂進站在帳內的地圖前,看著地圖上的白馬,以及周邊的地區。
他及時趕到白馬,化解了白馬的危機,但他的心中,卻升起了不安的情緒。
他的目光跟著燈火,緩緩移動著。
這時,燕縣映入眼簾。
樂進見狀,心中的不安更加強烈。
之前的白馬危急,他沒有想太多,但此時此刻,他不禁感到,自己分兵北上,燕縣會不會處於危險之中?
副將問道:“將軍,你怎麼了?”
樂進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副將道:“將軍,您太杞人憂天了。雖然燕縣附近有侯成一軍,但自己留在燕縣的軍隊,還有五萬之眾,由孫觀將軍率領。憑借城內的充足準備,我絕不會相信,侯成能攻下燕縣。”
孫觀,字仲台,彆名孫嬰子,兗州泰山人,東漢末年泰山寇之一。
200年,孫觀投降曹操。
217年,孫觀跟隨曹操,征討孫權,為流矢所中,仍堅持奮戰,為曹操讚賞,不久傷重逝世。
他官至振威將軍、青州刺史,領呂都亭侯。
曹操是這麼評價他的:將軍被創深重,而猛氣益奮,不當為國愛身乎?
燕縣。
侯成率領大軍,向燕縣發起了進攻。
首先發威的是車載火炮。
百餘門火炮射出的炮彈,不斷撞在燕縣城牆上。
燕縣不是一座堅城,夯土城牆雖然經過曹軍的加固,但也抵擋不住炮火的連續轟擊。
不到半天,北邊的城牆坍塌大片。
緊接著,羅安大軍衝向缺口。
曹軍見狀,立刻組織兵馬,在缺口處列陣。
雙方大軍在缺口附近展開血腥惡戰。
激烈的戰鬥持續到太陽落山。
此時,雙方打得難解難分。
侯成見無法打垮曹軍,便停止了進攻。
第二天一早,羅昂大軍再次發起猛攻。
但這一次,羅昂軍沒有從北邊發動進攻,而是從東邊展開了攻勢。
這時,火炮轟垮了城牆。
羅昂大軍見狀,立刻發起衝擊。
但是,曹軍的防禦堅若磐石,羅昂大軍猛攻了一天,依舊無法破城。
傍晚時分,羅昂大軍停止進攻。
緊接著,他們退入營寨。
守軍顧不上疲憊,立刻使用土石和拆下來的居民構建,將缺口堵塞住。
他們忙碌了大半夜,總算是把所有缺口給堵塞上了。
雖然遠不及原本的城牆堅固,但總算是一個阻礙,讓羅昂軍無法輕易衝入城中。
第三天的太陽剛剛升起,侯成率領大軍,繼續進攻燕縣。
這一次,侯成再次集中力量,於北城門外發動猛攻。
羅昂大軍再次使用火炮,朝城牆轟去。
不一會兒,曹軍臨時堵塞的那些缺口再次轟開了。
一個個巨大的豁口呈現在羅昂大軍的麵前。
侯成喝道:“停止轟擊!”
火炮停止了轟擊。
羅昂軍結成巨大的方陣,緩緩向燕縣推進。
白馬。
樂進接到燕縣傳來的急報,感覺驚疑不定。他疑惑侯成對燕縣發動的進攻,因為以侯成所部的力量,想要一舉奪取燕縣,可以說是非常困難的。
侯成乃是百戰名將,應該能夠明白這一點,但他為什麼還要明知不可為而為呢?
樂進實在無法放心,便率領三萬大軍,試圖渡過支流,返回燕縣。
燕縣。
侯成率領大軍,猛攻了半天,雖然城牆被火炮轟開,成不了阻礙,但戰鬥遲遲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
就像樂進所預料的那樣,雙方的兵力相當,而曹軍占著防守的地利,羅昂軍實在很難擊潰曹軍。
半天的惡戰下來,雙方傷亡相當。
照這樣打下去,隻能是兩敗俱傷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