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幽州的路上,羅昂在前麵開道,蔡邕和蔡琰的馬車走在中間,而關羽和潘璋走在最後麵,為的是保護蔡邕和蔡琰的安全。
羅昂問坐在馬車上的蔡邕:“大人,我們到了幽州之後,應當到哪座城池去上任?”
蔡邕坐在馬車上,回答了羅昂這個問題:“薊縣!那裡是幽州的治所所在!”
羅昂聽了蔡邕的話,心裡暗想道:薊縣?難道是說在天津?都怪我初中地理差,否則我就知道薊縣在哪裡了?
不知不覺,羅昂等人就來到了豫州地界。
蔡邕的聲音從馬車上傳了出來:“子成,現在到何處地界?”
羅昂沒有去看蔡邕和蔡琰的馬車,道:“已到豫州地界。”
蔡邕帶著疑惑的聲音從馬車上傳了出來:“為何我們不從冀州走,而是從豫州走?”
羅昂對蔡邕說道:“大人放心,我自有分寸。”
話音剛落。
這時,遠處的有一名農民騎著一頭黃牛,哼著一曲小調兒,向羅昂等人走來了。
羅昂聽見了那名農民哼得小調兒,很好奇,問那名農夫:“請問這名老伯,您哼得這支小調,是何人教您的?”
那名農夫指了指自己身後,對羅昂說道:“離此不遠,有一間茅舍,裡麵住著四位先生。我這支小調,就是他們交給我的!”
羅昂聽了那名農夫的話,在腦中閃過了黃巾起義中,早已經出生,而且年齡在十幾歲以上的名士,很快就想到了什麼,抱拳道:“多謝老伯了!”
那名農夫笑著對羅昂說道:“不必客氣!”
說著,他趕著黃牛,繼續哼著他的小調,離開了。
羅昂看向蔡邕和蔡琰的馬車,對坐在馬車的蔡邕說道:“大人,你們在這裡休息,我到前麵去探路。”
蔡邕的聲音從馬車中傳了出來:“好。”
羅昂看向了在馬車邊的關羽和潘璋,道:“雲長、潘璋,你們在這裡護著蔡大人,我去前麵探探路!”
關羽和潘璋抱拳道:“是。”
然後,羅昂騎著馬,到前麵去尋找那名農夫所說的茅舍。
很快,一間茅舍出現在了眼前。
羅昂勒住了戰馬,下了戰馬,將戰馬的韁繩綁在在一旁的柱子上,扣響屋門。
這時,門開了,一名年紀稍小,長得比較瘦弱的文士走了出來。
那名文士看見羅昂站在屋外,問道:“請問你是……”
羅昂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在下羅昂羅子成!我本要前往幽州任職,路過此地,聽聞有高才隱居,因此特意前來拜訪。”
那名文士仔細地打量著羅昂,眼中滿是驚訝:“羅昂羅子成?你就是那個寫出《代答閨夢還》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羅昂羅子成?”
羅昂抱拳道:“沒錯,正是在下。敢問閣下高姓大名?”
“在下陳群陳長文。”陳群笑了笑,臉上驚訝之色很快就消失,“羅將軍的到來讓我寒舍蓬蓽生輝,請進來吧。”
羅昂抱拳道:“多謝!”
說著,他就走進了茅舍。
陳群開始為裡麵的三人介紹起了羅昂:“諸位,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寫出《代答閨夢還》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羅昂羅子成!”
其他三人聽見羅昂的名字,立刻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不約而同地露出驚訝之色,紛紛看向了陳群和羅昂。
“羅昂見過各位先生。”羅昂看見其他三人,對其他三人抱拳行禮。
其他三人看見羅昂向自己抱拳行禮,立刻紛紛還禮。
“坐在左手邊的是荀彧荀文若,中間的是戲誌才,右手邊的是陳矯陳季弼。此等皆是我好友,羅將軍你不用客氣,儘管開懷痛飲即可。”陳群為羅昂一一介紹眾人。
羅昂聽完後,心裡不禁暗喜,因為在這裡坐著的都是日後名動一方的人物,心想這回要撒網捕魚,一網打儘,將這些人招攬到麾下,畢竟在每個時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資源。
酒過三巡,陳矯率先開口道:“不知道羅將軍此番前往幽州,有何要事?”
陳矯本姓劉,因過繼與母族,從而改姓陳。他早年避亂江東,後廣陵太守陳登請為功曹,曹操辟為丞相掾屬,遷任相縣令,轉任征南長史,又為彭城、樂陵太守,遷任魏郡西部都尉。
曹操東征的時候,他拜丞相長史,轉西曹屬、尚書。曹丕稱帝後,他領吏部事,封高陵亭侯,遷尚書令。
羅昂不敢隱瞞,如實回答道:“不敢隱瞞各位,我破敵有功,天子封我幽州刺史,讓我到薊縣上任,但久聞潁川一帶多賢能,加之剛才路上遇一老農說這裡有大才,因此特意冒昧拜訪。”
“將軍不單單寫出兩首聞名天下的佳作,能夠騎馬上陣,在下佩服。”戲誌才對羅昂說道。
戲誌才是在曹操帳下謀士,畢竟他經過荀彧的推薦,才成為曹操麾下謀士。他善於謀略,深得曹操器重,但不幸早卒。
陳矯問道:“羅將軍,如今黃巾軍造反,朝廷派兵鎮壓,將軍不怕會有領兵造反嗎?”
羅昂喝了一口酒,道:“黃巾軍造反,皆因天子寵幸十常侍,重用外戚,才有了黃巾造反。黃巾造反之後,天下諸侯必然會割據一方。如今天下諸侯最強大的,是西涼的董卓。此人狼戾賊忍,暴虐不仁,自書契已來,殆未之有也。我聽聞他在西涼的時候,非常喜歡廣交朋友、箭術非常厲害、也非常有政治頭腦,但他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有了權利,開始變得傲慢狡猾、私欲極重,暴虐衝動。如果給他很高的爵位,那他就會一手遮天。”
陳矯、陳群、戲誌才和荀彧聽了羅昂的話,目瞪口呆,不敢相信羅昂所說的話。
羅昂看見陳矯、陳群、戲誌才和荀彧目瞪口呆,知道自己的話已經怔住了他們,繼續對陳矯、陳群、戲誌才和荀彧說道:“我斷定,何進必然會讓董卓進京,讓他幫助自己鏟除十常侍,然後殺掉董卓。但是,何進此人聽不進他人的諫言,必然會死於十常侍之手。”
荀彧問道:“將軍,此言有點太誇張了吧!”
羅昂搖了搖頭,道:“非也。我在朝中與何進同僚,觀此人乃不聽忠言和諫言之人,與夏桀有何區彆?”
說到這裡,他回到自己來這裡的目的,道:“今天能夠與各位相遇證明也是有緣,我觀你們皆是飽讀詩書之人,心中必定有一番抱負,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出仕的打算?”
他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了,因為他相信戲誌才等人已經聽出自己話裡有招攬的打算。
荀彧四人互相看了一眼,雖然知道羅昂有招攬之意,但他們都沒有下定決心是否要出仕。
良久之後,戲誌才率先出聲:“敢問羅將軍,請問我等出仕,是為你效力,還是為漢室效力?”
荀彧不樂意了,拍了一下桌子,喝道:“誌才,我等皆是大漢臣民。如若出仕,自然是為漢室效力。你彆忘了,羅將軍也是漢室天子封的將軍。”
戲誌才沒有理會荀彧,而是緊盯著羅昂。
彆說戲誌才了,就連陳矯和陳群也想聽聽羅昂是怎麼回答的。
羅昂放下手中的酒杯,把心中所想說了出來:“如若漢室可救,自然是為漢室效力。如若不可救,那就必須先破而後立!”
他也不說那麼多虛的,直接把話挑明。
荀彧臉色微怒,但陳群、陳矯和戲誌才眼中卻是多了幾分欣賞之色。
陳矯饒有興致地問道:“那到底什麼是可救,什麼是不可救?”
羅昂繼續回答道:“天子親近賢臣,疏遠宦官,愛戴百姓,那自然是可救。如若忠奸不分,是非不辨,不體恤百姓,那便是不可救。”
“那羅將軍眼中現在這漢室到底是可救還是不可救?”陳群插嘴道。
羅昂無奈地笑道:“在座各位皆是大才,可不可救或許比我更清楚。四地百姓皆已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易子而食,隨處可見。然而,天子不僅不過不問,還親近張讓一眾宦官,疏遠朝上忠臣良將,大將軍何進隻顧爭權奪利,蔡中郎等人有心無力,而大漢已經是日落西山氣數將儘!”
“羅將軍言過了,大漢已經建立數百年,期間度過不少難關,我相信天子會明悟過來,拯救百姓於危難之中。”荀彧依然竭力維護漢室。
“文若,你是聰明人,你所說之話,你自己相信幾分?”羅昂沒有回答荀彧的話,而是反問荀彧。
“這……”
其實,荀彧知道羅昂說的是事實,但漢朝已經統治數百年,所以維護漢朝的思想已經在他腦中根深蒂固。
“羅將軍,如若大漢氣數將儘,這天下又會是何種走勢?”戲誌才咳嗽了好幾聲,拋出了一個問題。
“這天下自然會變成群雄並起的格局。西涼董卓獨霸西涼,威不可擋;四世三公的袁氏一族獨霸河北;江東猛虎孫堅逐步統一江南,其子孫策也有其父氣概,日後也必定是員猛將;劉表坐擁荊州,獨占荊襄九郡;陳留、曹操將會伺機而動;漢室宗親劉焉將去蜀郡獨占天府之國。除此之外,北平的公孫瓚、南陽的袁術、並州的丁原,皆是一方豪傑,而北海的孔融、徐州的陶謙、豫州的孔伷或許無爭霸之心,但也手握兵馬,不可小視。”
羅昂的簡簡單單幾句話就把天下大勢分析得清清楚楚,讓眾人吃驚不已。
雖然他們也有自己的見解,而且和羅昂說的也比較相符,但沒有他分析得如此詳細。
看著眾人驚訝的臉色,羅昂非常滿意。
良久之後,陳矯等人才逐漸平複心情。
陳矯抱拳道:“沒想到羅將軍不僅擅長攻城略池,衝鋒陷陣,連天下大勢也分析得如此透徹,我佩服不已!”
戲誌才卻是想得更多,說道:“正如李將軍所說,既然天下英雄豪傑如此之多,為何我等要選擇你呢?”
“今觀天下大勢,雖然英雄並起,大門能成事者卻寥寥無幾。南陽袁術雖兵精糧足,卻氣量狹窄,睚眥必報。北平公孫瓚雖然有大智,但傲兵自恃。荊州劉表名稱八俊威鎮九州,卻虛有其名。江南孫堅勇猛有餘,但謀略不足。益州劉焉雖然沃野千裡天府之國,但暗弱無能,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河北袁氏一族雖然掛著四世三公之名,但袁紹本人卻是色厲膽薄,好謀無斷,乾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難成大事。西涼董卓雖手握虎狼之師,但殘暴無比,色膽包天,實一匹夫耳,除卻曹操與劉備,其餘皆碌碌無為之輩,不足為慮。”羅昂侃侃而談,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頗有點指點江山的意思。
這回眾人真的服了,因為羅昂不僅把天下大勢分析透徹,還對各大諸侯了如指掌。
“羅將軍心係百姓,雄才大略,然你不嫌棄我等身份低下親自來前來招募,實屬感人。我願協助羅將軍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戲誌才跪下參拜,“屬下戲誌才拜見主公。”
“羅將軍智謀遠超於我。我才能雖微不足道,但為了天下百姓,我二人也願跟隨羅將軍!”陳群和陳矯也跪下參拜。
“哈哈,得長文、季弼和誌才,我如魚得水,你們快快起來。”羅昂親自扶起戲誌才、陳矯和陳群,道。
“恭喜羅將軍收得兩位大才,但我身為大漢子民,一心隻為大漢效力。羅將軍之意,我心領了,請恕我無法效力。”荀彧抱歉道。
羅昂雖然舍不得荀彧這位大才,但彆人不願意為自己效力,也不能強迫人家跟隨,況且有戲誌才、陳群和陳矯追隨,他已經很滿足了。
羅昂擺了擺手,道:“無妨。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今日能夠認識諸位,是我之幸。”
一番暢飲後,羅昂結束了這次潁川之行,帶著戲誌才、陳矯和陳群一起離開了。
很快,羅昂、戲誌才、陳矯和陳群就來到了關羽、潘璋和蔡琰、蔡邕坐著的馬車前,並且把戲誌才、陳矯和陳群介紹給大家。
戲誌才、陳矯和陳群得知蔡邕也一起同行,既驚訝又高興,畢竟作為漢末大賢蔡邕的名頭可是響叮當。
然後,眾人就踏上了前往幽州的征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