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茶老酒愛少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投資商上門是好事,至於投資規模,當然是越大越好。
就算一點四億搶了連山水泥億元投資的風頭,那也沒什麼。
現在連山水泥已經進入正式生產階段,隻要穩定生產就行,給地方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效益。
又一天,楊辰來到了陳荊聯的個人辦公室,除了陳荊聯外,又多了一個叫杜堅的中年人,精瘦,帶著強烈的學者氣息。
陳荊聯並沒有過多介紹他的身份,隻說是他的學生。
然後就楊辰的這篇稿子進行討論完善,楊辰主要是素材提供方,討論的主要是他們兩位。
在楊辰看來,陳荊聯說的更為理想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理想化的狀態的出現的,比如一個產業發展起來後,下遊產業會自動追隨而來,最終就會形成長而整的產業鏈條。
杜堅則反駁不會,並舉了幾個例子。
兩個人爭論不休的時候,就要聽楊辰的意見。
怎麼說呢,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專家們大多數都是這樣,希望找一套理論,或者模型,套到各種事物上,都能解釋得通。
但在實際操作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理論並不完全匹配。
楊辰就分彆以紡織和機械加工兩個產業舉例,紡織產業就帶動不了下遊,因為他們產品出來之後,是不需要運輸回來的,不管下一步的鏈條在那,隻要最終的成衣不在這裡,就不需要回來。
那麼後麵的印染、織布、成衣幾個也不需要在一塊,幾乎每個都是獨立的環節。
但是機械加工不同,他們在加工過程中需要一些小配件,這些是下遊客戶提供的,但他們又不是最終客戶,實際上是相互往來關係,所以機械加工就能夠帶動產業交流,上下遊共同發展。
楊辰說的都是最實際的情況,對於兩個人的爭端實際上沒啥意義,兩個人該爭爭,楊辰就發現,陳荊聯對上杜堅,實際上並不占上風,爭論到激烈的時候,甚至都是他主動退讓的多。
最終達成一致時,已經是晚上了,中間有工作人員打來的飯,連停都沒有停。
所以搞文字資料,特彆是這種理論性的材料,是非常勞心勞神的。
楊辰都感覺累的不行,人家兩位卻像是吃了神丹妙藥一樣,比早上還興奮。
像極了剛剛完成一個大工程要到錢的狀態。
“行了,你回去吧,知道你忙,過不了幾天報紙上的你就能看到了,內參上采納的話會給一個信當成證明,入學的事等文章一出來就順理成章了。”完了之後,陳荊聯也不留楊辰,直接趕人。
楊辰剛剛下了飛機,電話就響了起來,洪靈鬆在電話那頭不悅地說道:“小楊你怎麼搞的,藺書記給你打了好幾個電話都沒有打通?”
“剛才我在飛機上,剛下飛機。”楊辰委屈地說道:“需要我現在給他回過去嗎?”
“不用,藺書記現在去開會了,手機在我手上呢。”坐飛機這個理由足夠強大,主要是在洪靈鬆的印象中,楊辰就該老老實實在平山縣待著,怎麼能這麼長時間不接電話呢。
“是這樣的,領導交待給我了,讓我轉達給你,最近同江省正在跟昌州省談,準備搞一個乾部交流活動,到時候會給你安排一個困難落後的縣,讓你過去當常委副縣長,到時候你再回來,就有資格往副書記上衝了,你最近一段時間要謹慎言行,彆惹亂了。”洪靈鬆淡淡地警告說道。
“謝謝您了洪秘書長,也替我向藺書記表示感謝。”楊辰心中按捺不住的喜悅。
這等於一下子入了常了,至少給楊辰節省了三到五年的時間,要不說還是藺書記給力呢。
“你可以回頭自己給他打,感謝最好還是親口說。”洪靈鬆掛了冷哼電話,這小子真是命好,正好趕上藺書記執掌一省,正式進入派係核心,其它的大佬都要給麵子。
不然的話跨省調動,豈不是那麼容易,但省委書記想操作,那就是一句話的事。
諾大的兩個省,還能找不到人想要照顧,來個乾部交流,既名正言順,也能夾帶人情。
對兩邊的組織部門來說,都是好事。
掛了電話之後,楊辰心裡特彆高興,這可不是象自己這樣的空頭副處。
常委副縣長,就是原來辛久如的角色,管兩到三個重要的口,關鍵是進入常委之後,對於各種重大事項都有建議權或乾涉權,人事調整上也能插插嘴,就沒有人敢忽視了。
楊辰先回到下嶺下,處理了一段時間內積攢下來的公務,然後又去連山水泥轉了轉,問了問情況,徐家春管理的很不錯,生產秩序安全穩定,各種操作井然有序,外麵拉水泥的大貨車一排排的都在等候著。
這麼長時間了,產能已經是最大化了,還是供不應求。
手頭有錢的話,這個時候就該建二期工程了,哪怕是先上一條生產線呢。
這邊結束之後,楊辰又來到了縣裡,履行自己的第二個工作。
陳華安拿過來一疊材料:“楊書記,這是這個通彙印染公司的資料,您看下,還有,這是縣裡跟人家草簽的意向協議。”
“楊書記,這個通彙印染公司打過電話之後,昨天就來了,原縣長接待的,然後在縣裡考察了一圈,連書記又親自接見了他們,人家也沒提什麼條件,資金和技術又有實力,連書記怕夜上夢多,就讓跟對方簽了這個協議。”
“隻是個意向,又不具備法律效力。”楊辰沒看協議,先看的資料。
這個通彙印染公司是靜海市的一個大型印染企業,擁有多條從國外進口的國際一流印染流水線,能漂、煉、印、染各類純棉、滌棉、化纖、仿真絲、混紡交織等服裝麵料,年印染能力可達一億米。
看起來公司倒是不錯,楊辰又翻起了意向協議,剛一翻,就皺起了眉頭,轉過頭來問陳華安:“誰同意他們把廠子建到馬頭口鄉的,還建在龍陵河邊,這是個印染廠,懂不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