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那好吧,那本王去一趟侍衛營。
你這運輸過去多久,會不會不炸了,火藥受潮可不好。”
李慎點頭,心中有些擔憂。彆到了關鍵時刻不好使,那可就麻煩了。
“王爺放心,小人已經做好了防護,封口都是用蠟封住,防止受潮沾水。
而且每一個手雷外麵都用蠟紙包裹,不但防水,還可以短暫防火,隻要不是一直火燒就不會爆炸。”
陳貴看到李慎擔憂,立刻解釋。
“哈哈,陳貴你做的很好,果然沒有讓本王失望。
記得本王剛剛跟你說的話,要不斷的嘗試,本王很看好你。
本王要去一趟侍衛營了。”
李慎哈哈一笑,這陳貴做事果然嚴謹,連他都沒有想到的事情,陳貴已經做了,看來還真是一個可造之材。
這邊差不多了,李慎也沒有多做停留,他來此的目的就是為了武器。
在於掌櫃和陳貴的相送下,李慎出了研究院,站在門口,李慎再次對陳貴說道:
“陳貴,千萬不要讓本王失望啊。”
“是,小人絕不會讓紀王殿下失望,必將竭儘全力,完成殿下所願。”
李慎點點頭轉身上了馬車。
“恭送紀王殿下。”於掌櫃陳貴對著李慎的馬車躬身行禮。
李慎的馬車緩緩前行。
車廂內,李慎閉目養神,想著剛剛的事情,他一直都不想過早的開發火藥和火藥武器。
這就是一個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以後會對後麵有什麼影響他也不確定。
也不知道對大唐來說,是好是壞。
但眼下他要去西州,的確需要一些保障。過了良久,李慎才睜開眼睛:
“唉~~~~管他呢,兒孫自由兒孫福,以後的事情跟我有什麼關係,那個時候我已經是一坨屎了。”
人就要活在襠下,不能杞人憂天,明天的事都說不準,還想百年以後的事,沒有任何意義。
人就要樂觀的活著,在自己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再去做一些好事,就是這麼簡單。
很快李慎的馬車就停在了東山侍衛營門口,薛仁貴早就接到消息,帶著一乾人等在此等候。
看到李慎的馬車過來,薛仁貴連忙上前。
“參見紀王殿下。”
“免禮!”
站在車轅上,李慎背著手,俯視眾人。
“謝紀王殿下。”
“王爺,裡麵請。”薛仁貴行禮說道。
李慎跳下馬車,在眾將領的簇擁下進了侍衛營。
幾個月沒來,這裡沒有一絲變化,校場當中各部都在訓練,除了李慎要求的一些體能之外,
還要學習武器的使用,比如刀盾,馬槊,除此還有戰陣,騎射,防禦等等。
當然文化課也有,讀書識字,研習兵法,戰術。
李慎的侍衛營是一個跟後世差不多的綜合性軍營,侍衛任職時間長,最少五年,隻要考核達標還可以繼續任職。
而作為將領的連排營長更是無限期任職,隻要表現優異,哪怕體能跟不上也可以作為教官留任。
李慎叮囑不要打擾侍衛訓練,自己就是來隨便看看。
沿著校場,李慎慢慢的走著。
“仁貴,準備一下,天之內我們就要出發了,讓將士們都準備好。”
一邊走,李慎一邊對薛仁貴說道。
“啟稟王爺,侍衛營已經準備完畢,隨時等候王爺的命令。”
薛仁貴嚴肅的回道。
“那就好,走吧,我們去看看你們攜帶的武器。這次安西之行,恐怕不會那麼簡單。”
李慎說完,讓其他人回去,隻留下薛仁貴一個人陪著自己。
在薛仁貴的陪同下,李慎來到了侍衛營的倉庫當中。
這裡是存放侍衛營武器鎧甲的地方,平時不訓練的時候,侍衛們是沒有武器的,這是李慎考慮到安全問題,怕有人發生衝突的時候出現人命。
走進倉庫,裡麵兵器擺在一側,牆上還掛著盾牌,弓弩,箭矢。
來到最裡麵地方一排排的東西吸引了李慎的注意。
“這個折疊強弩就這些麼?”
李慎指著地上一排一排的強弩回頭詢問道。
“是的王爺,這些強弩都是在陛下那裡報備過的,每一個強弩上邊都有編號,兵部記錄在案。
王長史說這一百架強弩是我們侍衛營擁有的極限,若是在多可能會招來忌憚。”
薛仁貴點回道。
折疊式複合強弩,當初在對付李治養的那些騎兵時就已經用過一次,效果非常好。
“唉,可惜了,要是有個一千架,本王什麼都不擔心了。”
撫摸著冰冷的金屬,李慎唏噓著。
這東西是多功能的,不但可以射長矛,還可以射手雷,隻可惜有些少了點。
“王爺,就算有一千架我們也用不了,這東西雖然比朝廷的強弩省力,可也要四個人操作,借助馬匹的力量才能夠拉開。
一百架強弩就要用至少四百人,我們一共才三千人。”
聽到李慎說要有一千架就好了,薛仁貴剛毅的臉上的肉都不知覺的抽搐幾下。
這種強弩若是全都用人力,得需要十個人才能夠拉開弓弦,這還是因為複合弓比較省力的原因。
若是換做朝廷的強弩,至少也要三十人才能夠拉開。
“唉,是呀,你說的不錯,本王也知道這個道理,可是這次去安西都護府可能會用上。
自然希望越多越好。”
李慎歎息一聲,他的這種強弩設計之初就是為了行軍打仗用的,所以沒有安裝絞盤,太占地方。
若是安裝在城牆上,有了絞盤會更省力一些,還不用馬匹的協助。
李慎的這強弩,不過是根據朝廷的八牛弩改良過來的。
大唐軍隊中有一種三弓床弩,得需要牛來協助才能拉開,射程七百多步,跟狙擊槍似的,就是準頭不夠。
李慎的這個改良版射程遜色不少,射程不過五百多步。但就這樣也是攻城掠地的一大利器。
重點是可以折疊方便攜帶。
“王爺放心,紀王府侍衛營全都是精兵強將,還有堅不可摧的鎧甲,若是衝陣,幾萬叛軍也不是我們的對手。”
薛仁貴看到李慎有些擔憂,立刻上前出言安慰。
(那個弩我就不畫了啊,我嘗試的畫了一下,有點太抽象,這種中規中矩的東西不適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