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萬貫?”
聽到王洪福的話,李慎有點不淡定了,這幫人是不是有點太大了,居然敢偷稅一百萬貫。
“你確定一百萬貫?”李慎不敢相信的再次問道。
“回王爺,小人已經核查過了,而那七個人也都交代了他們的罪行。
初步估計至少一百多萬貫,但是具體數額正在核實當中。
小人本想等核算出來以後,再將名單呈給加強殿下。”王洪福很肯定的說道。
“膽大包天,真是膽大包天,居然貪墨了本王一百多萬貫的錢財,他們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麼?
還是他們以為本王不敢殺他們?
看來這次本王的刀要見血了呀。”李慎憤怒到了極點。
身旁的石頭連忙端過茶杯給李慎,讓李慎喝口茶,平複一下情緒。
王洪福u見此也連忙上前勸導:
“王爺息怒,可千萬彆氣壞了身子。”
他知道自家王爺非常愛錢,視錢如命,聽到這個消息很容易氣出病來。
李慎喝了一口茶,儘量讓自己冷靜,
“王洪福,這件事必須要重視,那七人不管是用什麼手段,也要讓他們如實交代清楚。
就算是都弄死了也沒關係。
他們有沒有交代他們自己貪墨了多少?”
“回王爺,據他們交代,總共貪墨了三十多萬貫。其中掌櫃就貪墨了近十萬貫,那六人當中最少得一個也在萬貫以上,多的有七萬多貫。
小人已經派人去他們這些人家中搜查,不過為了不打草驚蛇,小人沒有大張旗鼓,也沒有對外公布。”
王洪福再次說出來一個讓李慎血壓飆升的數字,三十多萬貫,這幫人真是瘋了,為了錢不要命。
“查,給本王一查到底,必須要查個水落石出。
而且這件事必須要在商會內部公開,尤其是那些偷稅漏稅的商賈,必須要嚴懲。”
這才不到十年的時間,就開始有人犯錯誤了,難道什麼時期都是如此麼?
“王爺,若是公開,我們就不能私下懲罰了,需要交給官府來處理,還有那七十多家商賈,大部分背後都有靠山。
這些靠山除了一些勳貴外,還有宗室,皇親國戚,甚至還有地方上的刺史,都督什麼。
我們是不是要給他們留一點麵子。”
王洪福有些擔心,害怕紀王將這些人都得罪了。
不過李慎聽後就更加生氣了:
“放屁,他們有靠山,本王上麵還有人呢,本王就不相信他們的靠山還能有本王上麵人關係硬。
這件事必須嚴懲,絕不姑息。”
靠山?這年頭還有人敢跟自己比靠山。若真有人比自己靠山硬,李慎立馬讓馬車把自己撞死,再穿越一次。
“那不知王爺要如何處置此事。”王洪福問道。
“首先這件事要公開處理,將事情的真相通過商會內部的報紙傳出去。
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罪行,也讓商賈們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懲罰他們。
其次就是處理辦法,關於內部的七個人,全都給本王殺了,而且要公開行刑,斬首示眾。
查抄他們七人的所有財產,收回田地,取消他們七人家人的食邑資格,將他們踢出莊子。
通報所有商鋪掌櫃和夥計。
至於那七十多家商賈,”想到這裡,李慎再次思索起來,商會不是官方組織,乃是民間組織,
沒辦法把這七十多家都莫其家產,自己沒有這個執法權,要是幾家還好,七十多家太多了。
李慎苦思冥想,最後決定道:
“至於這七十多家商賈,按照契約三倍罰款,商會等級積分清零,並賦予不誠信商行封號。
並將他們賄賂商會人員的罪證整理出來上交給官府。”
“王爺,可若是他們不服呢?”王洪福問道。
“不服?那就撤銷他們的會員身份,收回會員執照,從今以後不再給他們擔保,並且在商會裡通報他們為不誠信商行。
哼,本王就看看他們能夠堅持多久。”
李慎冷哼一笑,不屑的說道。現在整個大唐的商會幾乎都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隻要商會說誰不誠信,
那就幾乎沒人會跟他們做生意,因為商會不給擔保,所以有很大風險。
誰做生意也不願意跟不誠信的商家做生意,誰也不願意冒這個風險,哪怕你平時口碑再好也沒有用。
李慎用這種辦法當初針對世家和李治的商行百試百靈。
“可若是他們去朝廷告我們怎麼辦?這裡麵官員太多,還有不少勳貴,連親王也有幾個。
王爺就要去西州府了,小人怕應付不了。”
王洪福最擔心的就是這個,紀王若是在,那怎麼做他都敢,反正有紀王頂著。
可是紀王要去安西都護府,若是這些人趁機彈劾,說紀王府仗勢欺人什麼的他一個小小的掌櫃恐怕應付不了。
“你怕什麼?”李慎平靜的說道:“若是這些人去告狀,那就讓他們告好了,
你將罪證讓裴明禮送到民部去,送到三省去,實在不行就讓王妃找太子妃,將罪證轉交給太子。
到時候本王怕他們死的更慘。
彆忘了,商會裡的錢財幾乎都給了朝廷,他們偷稅其實偷朝廷國庫的錢。
這些年來他們偷了國庫一百多萬貫,你說朝廷能善罷甘休?
這些商賈的掌櫃不被淩遲處死都是他們祖墳冒青煙。”
李慎最不怕的就是他們告官,要是不告官,他們也就損失一些錢財,生意受一些影響,一兩年時間也就恢複了。
可若是告商會,告紀王府,那朝廷必將知道此事。
李慎商會的錢絕大部分都進了國庫,這些人的行為就是在偷國庫的錢,朝廷還能饒了他們?
哪怕你官員再多,爵位再高,在朝堂上你也說不出來一個理字。
鬨不好還得有不少的官員因此事官職不保的。
所以隻要有一點腦子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不宜外傳,不能讓朝廷知道,尤其是太子。
現在商會的錢對太子來說比對陛下還要重要。
聽到紀王這般篤定,王洪福放下心來:
“是,一切聽從王爺的命令行事。”
(今天寫這波是因為刷到了一個視頻,貪贓枉法的視頻,具體太敏感不能說。
但是看的我有些生氣。
必須斬首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