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貞觀小閒王 > 第1578章 讓他膨脹起來。

第1578章 讓他膨脹起來。(1 / 1)

推荐阅读: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收錄於《增廣賢文》,

道德經中也有其類似記載: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李慎說的隻是後世改動過的而已。

但王玄策飽讀詩書,自然知道這句話的出處。

隻是他不知道紀王說的是什麼意思。

還沒等王玄策發問,一旁的王洪福就率先問道:

“王爺,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如何讓其瘋狂?”

“玄策,你覺得呢?”李慎沒有回答而是看向王玄策。

“回王爺,臣大致明白王爺的意思,要想晉王滅亡,隻有一件事。

那就是謀逆的大罪!

可如何才能夠讓晉王謀反呢?

如今太子殿下地位穩固,不出意外這幾年內,隻要太子殿下組建完自己的班底,

陛下就會禪位給太子殿下。

以現在的局麵,無論誰都沒有這個機會。

晉王一樣沒有機會,他應該也能夠看清楚。”

王玄策陳述了事實。

現在誰都能夠看明白,陛下就是在等太子成熟,等著太子安排完自己的人手。

隻要太子安排完一切,陛下就會交出兵權讓位給太子。

而且現在太子跟皇帝其實也沒啥區彆,除了兵權還沒有接管,其他的大事小情都由太子做主。

陛下基本不過問,隻是靜靜地看著。

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會有任何機會。

“是啊,我那九哥是沒有機會,可是他有野心,他有膽量。

沒有機會就給他製造機會,讓他看到機會,隻要他的野心足夠大,他的膽子就比天還大。”

李慎微微一笑,眼中還有譏諷,這是對李治的嘲諷。

若是按照曆史走向,李治是可以成為皇帝的,可是自己就沒有什麼好下場了。

自救就要改變曆史,改變曆史就不能讓李治得逞。

“王爺說的沒錯,人隻要有欲望,就會變得膽子大。

隻是我們如何做才能讓晉王有機會?”

王玄策詢問道。

“示弱!

第一步,我們要避其鋒芒,給他一種假象,我們怕了,要讓他膨脹起來。

他唯一的翻身機會,就是如陛下那般,再現玄武門之變。

所以第二步解除對他的限製,晉王府的產業和商隊,我們隻盯著就好,不要再去乾涉。

甚至我們還可以暗中給他拉點生意,讓他賺更多的錢。

第三步,紀王府減少跟太子的聯係,讓他以為我們不像以前那樣支持太子。”

李慎說完喝了一口茶,他目前就想到這些。

“那之後呢?”王洪福繼續問道。

“之後?自然是靜觀其變。

接下來就看他自己的表演了,看他能有多大魄力。

有了那麼多錢,他是收買官員也好,還是養兵也罷,我們就靜靜的看著。

等到關鍵時刻我們還可以推他一把。”

李慎表情輕鬆。

王玄策和王洪福陷入沉思,這招以靜製動確實是如今唯一的辦法。

而且還是最安全的辦法。

隻要李治謀反,就算陛下不殺他,太子也容不下他。

“王爺,這確實可行,也是對我們紀王府最安全的方法。”王洪福讚同道。

王玄策也是點了點頭:

‘沒錯,我們沒有必要跟晉王硬拚,說句實話,他晉王府除了一個爵位什麼都沒有。

而我紀王府不同,我們有這麼多產業,全大唐有數萬人依附在紀王府之下。

若是紀王府倒了,這關乎到數萬戶,十幾萬人的生計。

跟晉王府硬拚有些得不償失。’

“沒錯,這就是幸福者退讓原則,本王家大業大,日子紅紅火火,你在看李治每日愁眉苦臉。

本王沒必要跟他硬碰,就算本王殺了他,也會難逃罪責,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我們不要去做。

本王今日有些衝動了,不應該撕破臉,應該記在心中就好,待日後報複。

你們要引以為戒,要記住,永遠不要做最先撕破臉皮的人,任何矛盾都不要做那個掀桌子的人。

明處要忍,暗處要狠,高人爭鬥不會明爭,而是暗鬥。

本王一直都是奉行此道,沒想到今日卻還是魯莽行事了。”

李慎暗歎一聲,暗罵自己今日不夠冷靜,若是能夠冷靜,不撕破臉皮,

自己背後可以用手段報複李治,他也不會有防備。

可是現在自己就算想要給他點教訓也很難,因為自己掀了桌子,李治一定會提防自己。

剛剛這番話,不但是說給王玄策和王洪福兩人聽的,也是在警告自己,以後做事不能太衝動。

怒發衝冠固然豪爽,可事後又該如何?

王玄策和王洪福兩人起身對著李慎深施一禮:

“多謝紀王殿下教誨。”

他們兩個跟隨李慎多年,從李慎這裡學到了很多東西。

在王玄策看來,剛剛紀王說的這些不就是為官之道麼?

朝堂之上,很少有明爭,大部分都是暗鬥,派自己的門生出麵攻擊。

回頭兩個人還能稱兄道弟。

李慎擺了擺手不在意的道:

“這算什麼教誨,這就是一些本王的感悟罷了,沒有萬般手段,哪來家財萬貫。”

“王爺說的是。王爺手段高明,小人萬般不能及也。”

王洪福趕緊拍馬屁。

“行了,事情就這樣,這件事就交給你去做,對他們的商隊和產業全麵放開。

至於盯著他們的動向,還是由玄策你去做吧,不要被他們發現了。”

李慎擺了擺手。

“王爺,臣這幾日把西北的事情想了一遍,臣總覺得哪裡不對,好像這背後還有另一隻手在推動這件事。

隻是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全都是臣的猜測而已。”

這時王玄策突然提出來一個不同的觀點。

“你的意思是背後不止一個人?”李慎聽後眉頭一皺。

“臣也不敢確認,隻是感覺有些地方不對。”王玄策有些不確定。

“王爺,你說這件事會不會就是晉王所為,以他的地位完全有這個能力。”王洪福猜測道。

“嗯,很有這個可能,我母妃說李治是做了什麼錯事,才被陛下懲罰的。

但是到底是什麼錯事我母妃沒有查出來。

不過今日李治說母親是因為我才會被氣病的,這個讓本王有些猜測。

本王最近這麼老實,怎麼會因為我氣病呢,可是又跟本王有關係的,就是西北的事情。

玄策,這件事讓你去調查可有什麼消息了?”

(我詢問一下,是不是應該寫的透明一點,比如什麼陰謀詭計啥的。

因為我發現我寫的有些太隱晦了,導致不少讀者胡亂猜想和評判。

其實文中很多細節都給了一些提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