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守仁,你又升官了?”
京城王府,傳旨的太監剛剛離開,一群人便是圍著徐信看他手上的聖旨,狀元爹王華說話的時候有些酸,他乾了六年多才從五品,能從正六品到從五品,還是靠的徐信的功勞加持。
然後……眼前的這淡定喝茶,隨意將聖旨擺在桌子上的臭小子,才升正六品翰林侍讀幾個月啊,這就從五品翰林院侍讀學士,和他一個人品級了,這這這……這讓他如何還有家長威嚴。
“去去去,你個沒出息的臭小子,六年了才從五品,看看我家乖孫!”
這都不需要徐信出手,王老爺子就先教訓起了狀元爹,這樣的畫麵讓廳堂內的一群人都是在捂嘴笑,尤其是徐信的幾房妾室,在這樣寬鬆和諧的家庭氛圍裡,感覺分外舒心。
所以現在的內閣,隻有新晉的內閣首輔,有著“劉棉花”之稱的劉吉,這一位閣臣能力一般,慣會見風使舵。
但厲害的丞相,也能反壓皇權甚至謀朝篡位什麼的,這裡絕對沒有點某位曹賊的意思。
不過不論是王華還是王老爺子,都不認為徐信的能力有問題。
弘治帝有心清退他,讓人遞話讓他自己辭職,但人家臉皮厚,就是當沒聽見。不過有這麼一個綿軟性子的首輔,徐信反倒覺得時候好事,至少他要入閣的話,阻力不會那麼大。
當然,什麼太宗還是成祖,對徐信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內閣。
尤其是朱元璋死後,還爆發了靖難之役,他兒子朱棣從北京起兵乾到南京,找的理由是侄子朱允炆違背祖製。
彼時的內閣,因為品級不高,人選由皇帝一人決定,皇帝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隨意確定誰兼任大學士入內閣,並且隨時可以讓他離開內閣。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現在這個世界的大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朱重八。布衣出身的他乾的很多事情都很接地氣隨性,但也遺留了很多問題和隱患,比如軍戶製度這些。
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借左丞相胡惟庸謀反一案發難,借機廢除了宰相製度,不再設立。同時定下祖製,嚴令後代子孫永遠不準再議立丞相。
但如果站在帝王的角度來說,這就是好事啊!
不過成化朝的那些個閣老,在去年成化帝駕崩後,也不怎麼老實了。
第(1/3)頁
第(2/3)頁
朱元璋自己精力旺盛,勉強能夠連軸轉,但都每天處理政事到很晚,他之後的皇帝就……很難過了。
沒錯,這個時代朱棣是被稱為太宗文皇帝,至於說為何後世會有成祖的說法。徐信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畢竟他也隻是在後世網上衝浪的時候,偶爾聽到朱棣是被稱為成祖皇帝。
朱元璋廢除丞相,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原本很多應該是由丞相過問處理的政事,現在都得由皇帝親自處理了。
明太宗朱棣之後,內閣的成為了定製,內閣製度就正式產生了。
“從五品,勉強可以入閣了吧!”
皇帝為了避免大權旁落,往往不斷地削弱相權從而加強皇權,特彆是一些精力旺盛和個性雄強的君主,更是喜歡大權獨攬。
“我的小祖宗,這種話可不興說!”
“是陛下的意思?”
從五品入閣,大明不是沒有過這樣的情況,但那還是在明初的時候,那會內閣製度還不完善,權力也沒有多少,哪裡會像現在這樣,已經有了推舉閣臣的一套基本規矩,大家都要守的規矩。
成化朝時期,因為皇帝的手腕夠高,到了後期內閣逐漸成為擺設,萬安等內閣三個閣老被稱為紙糊三閣老,說的就是他們不乾實事,隻知道對皇帝言聽計從。
自古以來,相權和皇權的衝突就沒有斷過,厲害的皇帝隨意更換丞相去背鍋,就比如漢武帝劉徹就喜歡這麼乾,他的時代裡,丞相基本沒啥好的下場。
說起大明的內閣,還要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個產物,準確點講,就是類似分權之後的丞相府。
“彭公和商公第一次入閣,那可是景泰……當時朝堂混亂,現在的話……怕是人心難服!”
王老爺子這樣說道,但王華還是稍顯疑慮。
但後來的仁宣時期,三楊閣老輔政,隨著他們地位愈高,不斷加官進爵,內閣權力上升。在大明戰神的正統朝年間,內閣遭遇過一定的打壓,但一場土木堡……文官最後取得了勝利,內閣似有了昔年丞相府的權勢。
徐信的一句話讓整個堂內噤聲一片,王老爺子和王華都是瞪大了眼睛。
第(2/3)頁
第(3/3)頁
這三人當中,萬安和尹直都已經被踢出局了。尹直交好的妖人李孜省,更是已經入獄,很快就會被議罪完蛋。
王華的眉宇緊皺,對這件事持有不同的意見。
太宗永樂時期的內閣,隻是皇帝秘書性質的機構,內閣大學士在那時的品級很低,一般都隻是五、六品的官員。
朱棣篡位之後,也是深感沒有丞相處理政事無力,但他造反找的理由就是朱允炆違背祖製,那他自己當然就不能重議立丞相,於是想了個折中的辦法,選了一批人進入文淵閣,為皇帝提供參謀建議,“參預機務”,稱為“內閣”。
去年的內閣有三個閣老,萬安為首輔,其餘的兩人,尹直得妖人李孜省的援引入閣,劉吉則結好貴戚萬喜。
“我朝並非沒有年輕的閣臣,前朝的彭公和商公,當年也是以從五品入閣參預機務!”
他們王家的麒麟兒的本事,他們比誰都清楚,現如今內閣的紙糊三閣老,和徐信相比就是個屁,但現在的大明朝,並不是開國之初,有能力就能直接上位的時代。
王華的反應很激烈,但也是擔憂這話傳出去對徐信不利。
涓夊叓.鍏?涓€鍏叚.鍏節
徐信來到大明已經有個十多年了,如果繼續按部就班的走官場正常升遷,不知道還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他才沒空去那麼熬。
五品入閣雖然會引起非議,但他又何懼非議,隻要現在的皇帝一直支持,他這位“小閣老”,穩如泰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