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朋友們!咱們要一起來探索人體中一個看似不起眼,實則非常重要的部位——尾骨反射區!
說起尾骨,這名字還挺有意思的,它源於希臘語“cuckoo”,為啥呢?因為從側麵看它就跟杜鵑的喙特彆像。咱們的尾骨通常是由
3
-
4
塊尾椎融合而成的,在正常情況下,它就是一個退化的結構。為了給尾椎節編號,咱們用“co”作為尾椎水平的縮寫,像
co1、co2
等等。
咱們人類的“尾巴”其實是由
3
-
5
塊退化的尾骨結合成尾椎形成的,然後通過附著在上麵的韌帶連著骶骨,就構成了咱們脊椎的尾端。這尾巴呀,是呈遊離狀的。尾椎通過脊椎和咱們的顱腦相連,它和腰椎、骶椎一起形成了一個向前彎曲的特殊結構。想象一下,要是咱們不小心以屁股著地摔跤了,這尾骨就能緩衝地麵對顱腦和脊髓的強力衝擊,能減少甚至避免腦震蕩、椎體壓縮性骨折和椎間盤突出的發生,簡直就是咱們身體的“減震器”。
從表麵上看,尾骨好像不怎麼起眼,但是您可彆小瞧它,一旦它損傷了,那肯定會影響咱們的健康。比如說,它可能會引起內臟功能紊亂,讓您感覺頭暈目眩,心煩胸悶,下腰部還酸痛得不行。而且呀,尾骨還是保護脊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您想啊,脊柱連接著咱們身體的軀乾骨,最上端還通過顱骨和大腦連著。要是沒有尾骨,那當咱們摔跤,屁股先著地的時候,振動就會直接傳導到大腦,那大腦可就遭殃啦!好在尾骨和脊柱底部的骶椎之間有那麼一段距離,正是這段空隙起到了緩衝作用,保護著脊椎的下端不直接碰到地麵。再者,尾骨對一些支撐人體內臟的骨盆肌起著固定的作用,所以對盆腔器官也起到了保護作用。咱們平時可得保持良好的坐姿,減輕對脊椎的壓迫,還要多運動,這樣就能減少尾骨受傷的機會。
咱們來看看尾骨的形成與發展。
尾骨是從妊娠第
4
-
8
周出現的尾骨隆起發展來的。這個尾部隆起隨著咱們出生就慢慢退化了,留下了四個前體椎骨。骨化是從每個前體椎骨的中心開始的,而且從不同的中心骨化。第一段在
1
到
4
歲之間出現,第二段在
5
到
10
歲之間,第三段在
10
到
15
歲之間,第四段在
14
到
20
歲之間。一直要到
25
歲或者
30
歲之後,各個部分才會合並在一起。有時候,尾骨要到晚年才和骶骨融合,而且這在女性當中比男性更常見,是不是很神奇?
再瞧瞧尾骨的大體解剖。
尾骨是由
3
-
4
個尾椎組成的,這裡可沒有椎管、椎弓根、椎板或者棘突。第一段是最大的,後麵的段就越來越小啦。尾骨椎體連接處的結構是多變的,而且還和年齡有關:從完全發育到有不同程度囊性或者纖維化變化的原始椎間盤,再到後來的椎骨融合。
尾骨由前麵、後麵、兩側麵、一個和一個基部組成。
前麵是凹麵,上麵有三個橫向凹槽,這代表著四個獨立椎骨的融合,就像一道道小皺紋。
後麵是凸麵,也有三個類似的橫向凹槽,像是在跟前麵呼應。
兩側有垂直的一排結節,這是尾椎的基本關節突。上麵那對是最大的,被稱為尾骨角,就像兩個小犄角。
尾骨和骶角結合形成孔,這是用來傳遞第五骶神經後支的通道。
側麵很薄,有幾個突起,代表著尾椎的基本橫突。最上麵那個隆起連接著骶骨的外側邊緣,形成了傳遞第五骶神經前支的孔。它是最大的隆起,下麵的隆起就依次變小,從前到後。外側緣是尾骨、骶棘韌帶、骶結節韌帶和臀大肌纖維的附著點。
基部是近端橢圓形的表麵,用來和骶骨連接,就像兩個小夥伴手拉手。
是遠端圓形突出,像是一個小帽子。
接著說說附著在尾骨上的肌腱。
臀大肌就附著在尾骨的外側,像個大力士拉著尾骨。
提肛肌附著在尾骨的前緣和,像是在守護著尾骨。
肛門外括約肌也附著在尾骨的頂端,時刻準備著發揮作用。
再來說說骶尾關節。
骶尾關節
ygeal
joint
,骶骨和尾骨通常是通過滑膜關節相連的,運動大多是被動的小屈曲和伸展。這個關節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融合。
骶尾關節由骶尾後淺韌帶、骶尾後深韌帶、骶尾前韌帶、骶尾外側韌帶和關節間韌帶加強。
骶尾前韌帶是前縱韌帶的延續,連接到第
1
尾椎的前麵,有時候還會連接到第
2
尾椎的前麵。
骶尾後深韌帶從第
5
骶椎連接到尾骨的背側表麵。
骶尾後淺韌帶從內側骶骨脊開始,一直到尾骨的背側。
骶尾外側韌帶連接第一尾椎的橫突到骶骨的下外側角,在前麵完成了第五骶神經的孔。後麵的孔由由角間韌帶連接的骶骨和尾骨角封閉。
關節間(角間)韌帶連接著骶骨角和尾骨角。
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還有個神奇的奇神經節。
奇神經節又稱尾神經節、lmpar
神經節、walther
神經節,它是腰交感神經鏈的終端結合點。
咱們人體的交感神經係統包含了由特定交感神經節及交感神經乾組成的交感神經鏈,從顱底一直延伸到尾骨,在脊柱的兩旁平行對稱地存在著。
肛門會陰部的交感神經鏈就在骶正中線的兩旁、骶前孔的內側,由
4
-
5
個骶神經節通過神經節間索連接在一起,其中第
1、2
骶神經節的節前纖維組成的內臟神經加入盆腔神經叢。
兩條交感乾在骶尾骨的前方彙合成一個孤立的神經束,這就是奇神經節。
奇神經節發出的交感神經在尾骨的前方行走,然後到肛提肌和肛門外括約肌。分布在會陰、直腸及尿道遠端、肛周、外陰或陰囊、陰道遠端
1/3
等等地方。
奇神經節是肛門會陰部疼痛信號傳遞的中轉站,這就是進行奇神經節乾預的解剖和生理學基礎。而且,交感神經一活躍,就會收縮支配區域的血管,讓局部代謝亢進,肌肉的緊張度也增加。
奇神經節乾預能夠改善疼痛區域的血供,促進臟器功能的恢複,維持內環境的穩定,還能獲得比較持久的疼痛緩解。
奇神經節是腹膜後的結構,被生殖器官、膀胱和直腸等等包繞著。
後方是骶尾椎骨,前方有直腸及骶正中動脈通過。
尾骨的作用可不小呢!
首先,它能保持平衡。尾椎骨就像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小零件,長在脊椎的最末端,在咱們身體裡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幫咱們保持平衡,就像一個默默工作的“小天平”。
其次,它能支撐人體內臟。尾椎骨還有支撐人體內臟和固定骨盆的效果,讓咱們的內臟得到更好的保護,就像一個堅強的“小衛士”。
再者,它能承受壓力。尾椎骨在脊柱的最底端,當咱們屁股著地的時候,尾椎骨能起到緩衝的作用,同時也能承受局部的壓力,就像一個勇敢的“小戰士”。
具體來說:
第一,保護脊柱和內臟。尾骨在脊柱的最底端,當人體受到“屁股著地”的衝擊時,尾骨能起到一部分緩衝的作用,減輕對脊柱的壓力以及對脊髓的震蕩。而且,尾骨是很多肌肉和韌帶的附著點,有了這些肌肉和韌帶的支撐,咱們的內臟就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尾骨對某些支撐人體內臟的骨盆肌起著固定作用,所以對盆腔器官也起到了保護作用。
第二,對女性的影響。健康的尾骨能幫助女性分娩,就像一個得力的“小助手”。但是反過來,如果生寶寶的時候,因為肌肉、韌帶的鬆弛,容易讓錯位的尾骨位置發生進一步的改變,在嬰兒娩出的過程中可能會劃傷寶寶的臉頰甚至眼睛,那可就麻煩啦!而且產後尾骨的不穩定或者錯位容易導致疼痛,還會影響排便或者排尿。所以大家都知道產後康複很重要,其中一個不能忽略的關注點,就是尾骨。
第三,從中醫經絡學說的角度來看。尾骨下麵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長強穴。在武俠小說裡,高手都要“打通任督二脈”,長強穴正好就在督脈的起點。中醫說“長強為純陽初始”,陽氣就是從這裡開始生長的。如果督脈的源頭損傷受阻,就容易造成陰陽失調,然後各種毛病就都來了,比如頭暈目眩,心煩胸悶,下腰部酸困,慢性泄瀉,眼睛乾澀,眼袋突起,臉色蒼黃,中午昏昏欲睡不能入睡,額部皺紋增多,臉上長黃褐斑等等。
尾骨要是不正常,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下麵這些影響:
疼痛:尾骨不正常可能會讓尾骨周圍的肌肉和神經受到影響,引起尾骨疼痛或者坐骨神經疼痛,就像有個小惡魔在搗亂。
炎症和感染:尾骨周圍的皮膚和軟組織很容易發炎和感染,尤其是長時間坐在不舒服的椅子上,或者坐姿不正確的時候,就像給尾骨周圍的組織帶來了一場“災難”。
摔傷和損傷:尾骨不正常可能會讓尾骨更容易受傷或者摔傷,特彆是從高處掉下來或者做一些有風險的運動的時候,尾骨就很容易“受傷”。
分娩問題:尾骨不正常可能會影響女性分娩,讓分娩變得更困難或者更痛苦,就像給分娩過程設置了一個“障礙”。
神經問題:尾骨不正常可能會影響坐骨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痛或者其他神經問題,就像給神經信號的傳遞“搗亂”。
引起尾骨疼痛的因素有不少呢!
因為尾椎骨這個部位脂肪量比較少,意外摔傷的時候就可能引起脊椎骨疼痛。摔傷的人要是長時間站著或者坐在比較硬的椅子上,就會感覺全身都不舒服,得經常換坐姿才能緩解一下疼痛。摔傷可能會引發很多問題,比如尾椎骨骨折或者尾椎骨脫位,就像給尾骨來了一次“大衝擊”。
骨質增生也是個常見的原因。要是尾椎骨疼痛反射到腳底神經,很可能是骨質增生。骨質增生會壓迫神經,引起疼痛,還會摩擦相鄰的神經、骨頭和血管,讓這些部位發炎,疼痛就更厲害了,就像有個“小刺頭”在紮著尾骨。
韌帶勞損也不能忽視。比如臀部被踢傷、摔傷或者扭傷,都會造成骶骨韌帶受損。還有長期的坐姿不良、或者久坐和不良的排便習慣、便秘,都可能導致骶骨韌帶損傷,就像給韌帶來了一次“折磨”。
骶骨、肌肉勞損也會導致尾骨疼痛。比如骨折和脫位都會讓骶骨的肌肉強烈牽拉,像從高處墜地摔傷或者摩托車劇烈顛傷等,都會出現坐著的時候尾骨疼痛,就像給尾骨來了一次“拉扯”。
恥骨尾骨肌、髂骨尾骨肌、尾骨肌一端都附著在尾骨上,當尾骨位置發生變化的時候,這些肌肉也會相應地變長或者變短,會影響到排便、排尿,就像給身體的“排泄係統”來了一次“混亂”。
尾椎骨關節慢性炎症也會讓人難受。尾椎骨關節慢性炎症的病人不光是尾椎骨疼痛,還可能伴有局部腫脹、疼痛以及麻木。病情嚴重的時候還會影響下蹲,讓下肢疼痛或者大小便異常,這種情況就得趕緊治療,就像給身體來了一場“持久戰”。
骨質病變也可能導致尾椎骨疼痛。光憑症狀可沒辦法確診,還得拍片檢查才能確定疾病。另外女性閉經之後,骨質會發生鈣化和退化,也可能導致尾椎骨疼痛,就像給尾骨來了一次“老化”。
腰椎間盤突出也得小心。尾椎骨疼痛的時候要警惕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引起的,這種情況就得去醫院做腰部
ct
。隻有徹底把腰椎間盤突出的問題解決了,才能解決腰椎骨疼痛的症狀,就像給腰部來了一次“大整頓”。
摔傷也會導致尾椎骨疼痛。因為尾椎骨部位脂肪量少,意外摔傷的時候就會引起脊椎骨疼痛。摔傷的人要是長時間站著或者坐在硬椅子上,就會全身不適,得經常換坐姿緩解疼痛。
那怎麼緩解尾骨痛呢?
咱們可以用藥物來緩解疼痛,用抗炎藥來減輕疼痛和腫脹,就像給疼痛來了一次“滅火行動”。
可以進行物理治療、整骨治療或者脊椎按摩。加強尾骨的支持肌肉和疼痛點附近的韌帶,通過按摩尾骨上的肌肉來緩解尾骨關節的緊張,就像給尾骨來了一次“放鬆按摩”。
要糾正姿勢。不良的姿勢可能會導致尾骨疼痛。試著把脊椎坐直,脖子挺直,後背稍微有點弓形。要是從坐位站起來的時候疼痛很劇烈,可以在起身前向前探身並且彎曲後背,就像給身體來了一次“姿勢矯正”。
坐在墊子上也不錯。有一種特殊的墊子,在尾骨下麵的部位有一個空位,這是專門為尾骨疼痛的患者設計的。這種設計可能會幫助緩解一些因為坐著引起的尾骨疼痛,就像給尾骨準備了一個“舒適的小窩”。
俯臥或者側臥也能幫忙。當您坐直或者仰臥的時候,會給尾骨更多的壓力。通過俯臥和側臥,就能暫時緩解尾骨疼痛,就像給尾骨換了一個“輕鬆的姿勢”。
用電熱墊也有效果。研究顯示溫熱尾骨區域可以緩解疼痛。每天用四次電熱墊,每次
20
分鐘,就像給尾骨來了一次“熱敷護理”。
要避免用力排便。如果可以的話,在尾骨愈合的時候用大便軟化劑,就像給排便過程來了一次“助力”。
按摩也能緩解疼痛。按摩那些影響尾骨疼痛的緊張肌肉和關節的壓力,就像給身體來了一次“解壓之旅”。
那咱們怎麼保護尾骨呢?
要注意坐姿,避免久坐。正確的坐姿非常重要。要坐得端端正正,坐在“坐骨”上。要是“葛優癱”,那就變成坐在尾骨或者骶骨上了。尾骨長時間承載上半身的壓力,容易變形錯位,引起尾骨疼痛。
最後咱們來看看尾骨在足底的反射區。
它在兩側足的外側,足跟外側的後緣和下緣。
定位是由後段和底段組成,兩者略成直角。從跟骨上端開始,沿著足跟後麵與外側麵的交界緣向下,然後向前沿著足外側麵與足底的交界緣,到達後墊外緣的前端(膝區)。
手法是指側推法。
著力點是食指第二指節橈側。
手勢是這樣的:
施力手的食指屈曲,拇指放在後墊中央。
輔助手的拇指和四指分彆放在跟腱下端的內、外側或者外、內側,把足托起。
操作的時候,從足跟後外緣向下推到足跟後端,然後再向前推。拇指同時相向用力,這樣能減輕食指的勞動強度。
這裡有幾個注意點:
第一,右手推壓左足,左手推壓右足。
第二,後段不在足跟的正後方,而是在後麵和外側麵的交界緣。
第三,當足部放鬆(足部處於中間位,彆過伸或者過曲)的時候,很容易摸清楚比較軟的跟和堅硬的跟骨的交界處,操作就從這裡開始。
第四,輔助手托在跟腱的部位,彆托在跟骨的位置,不然會影響施力手操作。
這個尾骨反射區的適應證包括尾骨損傷、疲勞等等。
好啦,朋友們,這次對尾骨反射區的有趣探索就到這裡啦!希望大家對尾骨有了更深入、更有趣的了解,一定要好好保護咱們的尾骨,讓它能一直健康地為咱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