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章 回歸(1 / 1)

推荐阅读:

王言稱帝之後,大部分都按照原本既定的路線穩步前進。

之前拿下南方地區,大明的一些皇子、大臣什麼的,王言除了少部分有水平的官員,基本上都被王言貶為了平民,就生活在大明老家,南京城。

同時王言還非常大方的表示,三代以後,可從軍,亦可做官。至於什麼大明殘餘的反動派,那些不死心的什麼宗親,積蓄力量等他王某人死的一票人,王言隻是處理了一批先蹦出來找死的。剩下的那些王言沒動,實在沒有必要,隻要那些人老老實實的不整事兒,王言也不會收拾他們。

有關南方的土地改革、稅賦改革、倒儒文化運動,總體來說進展是要比北方順利的。畢竟士紳地主什麼的,基本山都被農民軍折騰一遍了,而且之前南方的不少人還支持北方的反對派,也付出了不小的力量,現在剩下的這些根本不值一提。

江浙一帶的海商家族什麼的,王言沒登基的時候就都他媽給抄了,這些人完完全全的沒有好東西,想治罪有的是借口。就是他沒有借口硬抄,他們能咋的?

儘管他這麼瘋狂的打擊大商家,可能會對商業環境有一定的影響。但王言是絕對不會讓之前的那些商人繼續逍遙在他的華夏帝國,因為本身這些商人的思想就不對勁,留著沒有用,還是建設國家的用處更大。

他需要的是,在他意誌統領之下的商人,誰不聽話就辦誰。儘管資本是野獸,凡是做大到一定程度的商人畢竟會不由自主的去謀求政治地位,妄想操控國家,更改律法。但王言的手下這種人肯定是不會有的,至於後來之君的手下……

那不是他應該擔憂的,實在不行,他給留下一些毛選、資本論、宣言什麼的,留個燎原的火種,真有資本失控的那一天,就他媽革了它……

在基本掃清了絕大多數士紳地主豪商,能收上稅來之後,王言放開了市場,在國家調控的基礎上允許自由買賣,開海禁,允許遠洋貿易。甚至糧食、鹽糖鐵、絲綢茶葉等等的行業,王言都開放了。但同樣的,王言也成立了後來的類似國企、央企的由相關部門直接經營的國有公司,皇家公司什麼的。

為了通商往來,王言直接廢了原本的那些錢莊,成立了一個皇家銀行,具體執行就是參照後來的銀行。吸納存款、放農業貸、商業貸什麼的。同時他也沒有禁止商人合資成立銀行,但同樣的,必須在他的皇家銀行監管之下。有人想錢想瘋了就乾活去吧,沒彆的路走……

當然說是開海禁,就是他手下的玄武海衛不再搶劫了而已……

王言也是不得不停手,之前因為他搶的太狠,現在國內的船不出去,國外的船也不往這邊晃悠了。甚至之前王言的艦隊還跟西方那邊的碰了一下子,直接給崩沒了……所以既然人家不來,他就得走出去了。

他甚至開放已經營了許久的倭島、台島、呂宋、占城、莫臥兒等南洋地方的港口,供他手下的海商補給,當然不是無償的,雖然是自己家的,但該收的錢還是得收。

同時天津、威海、江浙、福州、廣東、瓊州等沿海地區,都在紛紛動工,已有港口的擴充,沒有港口的新建。至於廣東原本被當地人跟葡、英兩國勾搭,被侵占的奧門、港島,王言早就給抓了,一幫洋鬼子正在乾活呢。

要說之前他搶的,也就是這兩家了,被他揍了一頓之後,自家人被抓了一個屁都不敢放。王言估摸著是正憋著勁發展科技造炮、造戰艦要回來乾他呢。也就是現在他手下人手不夠,一時有些鞭長莫及,要不早乾他們老家去了……

他的鐵甲戰艦現在都是瘋狂的下水,自從統一了北方起去,手裡可用的人口資源更多,工匠什麼的也更多,加上他已經發展多年的工業基礎,生產能力拉滿。甚至最近蒸汽機動力的戰艦,都已經有了一些眉目,估計再過個五七八年的就能造出初代大模型,十五年以內估計就能下水遠洋了。

這十多年的時間過去,蒸汽小火車在王言稱帝的第二年,也就是華夏二年的夏天,曆經近二十年時間的發展,正式的研製完成。這二十年當然不是純研究蒸汽小火車,很多蒸汽機的應用已經開發出來了,輕重工業等等在遼東早就用上了。還有戰艦動力的研究等等分潤了精力,如今終於是落地了。

既然小火車都出來了,那麼必然是要動工建鐵路的。以後由鐵路運輸,替代漕運,效率更高,物資周轉更靈活。

原本的漕幫早就讓王言廢止了,那是他媽純純的黑社會,他的手下不需要這麼種勢力存在。甚至因為漕幫的問題,王言在整個華夏地盤內,開始了一場掃黑運動。在地方上作威作福的,什麼哪個官的親戚這那的,凡是破壞地方安定的,全都抓了起來。

關於的修建鐵路,王言想的是弄一條從外興安嶺、東西伯利亞,經遼東、京城、開封、武昌、長沙、等地一直修到最南方的廣東,一條沿海地區主要港口城市,兩條鐵路貫穿整個南北方。還要有一條從京城直達西域,貫通東西的鐵路。這三條就正經得修個十年八年的了,剩下的那些就是以京城為中心,不斷的擴散。

而修建鐵路,勢必大煉鋼鐵,廣募工人,提供的工作崗位在當今這麼一個技術相對落後的時代,那真真是海了去了。王言不是強征,他給開工資,如此拉動內需,擴大市場,絕對是一本萬利。等鐵路建成通車,大大促進南北方的交流發展,那好處是毋庸置疑的。

鐵礦這麼個東西,在王言的鐵甲戰艦之下,還缺那玩意兒嘛?而且他都乾到呂宋了,再往南邊走兩步不就是新大陸嘛,還是世界鐵礦資源排在前列的。實在不行,他也可以北上乾沙俄,那邊鐵礦儲量也夠用。正好現在邊境偶有衝突,沒事兒就乾,不如就直接乾把大的。

事實上要不是人不夠用,王言擴張的步伐都不帶停的。

整個華夏的人口已經統計出來了,共計一億三千七百餘萬。其中男人、孩子占多數,女人、老人占少數。而整體來說,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多。想想也能理解,北方都造反去了,這十多年死老人了。

相比起來,南北方的耕地麵積是北方更多,但水資源則是南方更多,南方的人地矛盾要更為突出,人口密度要更大一些。這樣的情況當然是不行的,畢竟王言打下來那麼大片的土地,都沒有人呢,讓南方繼續這麼突出下去絕對是資源的極大浪費。所以王言直接強令,南方百姓遷居北上。雖然故土難離,但王言給的地,免的稅足夠抵掉那點兒憂思。

事實上要不是技術條件不成熟,王言都想把後來的南水北調工程上馬……

南方人口北上,對應的,西方偏僻地區,糧食產量低的地區人口東遷,這是王言之前就惦記的。畢竟他的地盤太大了,真的不差那些地。甚至王言已經安排人手,專司退耕還林事宜。

對於人口增長,王言是相當看重的。還是瘋狂的執行之前的生育計劃,隻要生出來,給地,給錢。同樣的,孩子上學全部都是義務教育,一分不用花,關鍵還管飯。

在統一了南方之後,又收獲了一大批的老夫子,雖然相對於需要受教育的人來說仍然遠遠不夠,但相比之前已經好了太多。等到這第一批的孩子長成,到時候全麵普及教育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的。

至於他推行教育所付出的資源,那叫個事兒?手裡沒有了,撐不住了,搶就完了……再說他整體的產能一日更比一日強,國內外的耕地麵積更是不斷的擴大,良種也在不斷優中選優的培育,產量絕對是一年強過一年。再算上草原上的牛羊,家養的豬、雞、鴨等等,也在不斷的增長,問題不是很大。以現有的資源來說,養活一億四千萬人口輕輕鬆鬆。

還有關鍵的一個宗教問題,之前王言清土地的時候就已經拿捏了一下佛教,同時遣散了大批量的沒有度牒的和尚。至於道教,王言基本上沒怎麼動,人家問題小不少。他成立了宗教管理署,同原本一樣,想出家做和尚,或者做道士什麼的,必須得通過官方獲得度牒。而且佛道兩家,每年都是有指標的。

王言基本上不怎麼理政事,他的內閣雖然難免政權奪利,但整體的大方向是沒毛病的。除了日常的龍遊後宮,他基本上就乾兩件事兒,一個是指導一幫子大匠搞研發,另一個就是學習中醫。其他的一些事,暗衛都會偵察到,也不怕誰忽悠他倆,帝國還是在他的絕對掌控之中。

華夏十年,人口統計一億六千八百餘萬。糧價已經降到了一個非常低的程度,主要城市常平倉囤積的糧食,加起來夠兩億人吃兩年。同時為了消耗多餘的糧食,釀酒產業高度發達,喂豬、雞、鴨等等基本上都是拿糧食配以草料調製而出的。十年時間,儘管王言做不到讓所有人頓頓吃肉,但隔一段時間吃頓肉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之前說的三條鐵路,除了東西向的那一條,兩條貫通南北的鐵路已經建成通車。拉貨、客運等等,往來南北,非常繁忙。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七年的時候,發了一場大水。儘管王言一直在乾疏河道、通水利的工作,但這種大災難王言確實是沒有辦法。畢竟就是到了四百年之後,大洪水還拿捏不了呢。

而經過這十年,王言手下的軍隊已經達到了兩百萬,警衛司的警察已經達到了五十萬人。第一批跟著王言打天下的老兵,基本上都下來了。

莫臥兒帝國的大哥,是被扶上去的傀儡,可以說已經事實上那下了整個莫臥兒帝國。同時南洋、倭島、呂宋等等,基本上都是類似的模式。主要還是人口的問題,不得不如此,若不然他直接占了自己經營多好。

當初遼東的第一批孩子已經長成投入到各行各業了,有的做了匠戶,有的從了軍,有的從了政,有的做了夫子,有的當了警察。

從事其他行業的倒還好說,從政的是王言最關心的,畢竟對於之前的那些文官他已經忍了好久了。這幫孩子剛工作,都是在最底層,這是最重要的。王言規定,中樞大員,必須有基層經驗。

要說家裡關係硬,安排個鐵飯碗當然可以,這種走關係行方便的事兒王言是管不過來的。不過這類人,乾到死也到不了高位。要是真有這樣的能上去,那就得從上殺到下了。

經過這幾年的工作,第一批的孩子已經有牛比的乾到鎮級了,為了給這些孩子騰地方,王言開始了整風運動。他手裡證據齊全,都是貪汙罪,正經的抓了一批大個的。如此既擴充了財政,又讓下邊的人有了上升空間。剩下的王言沒動,得慢慢來,養肥了殺。

以現在華夏帝國的情況來說,‘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是對王言的侮辱。

華夏二十年,人口統計兩億一千三百餘萬。因為本身王言鼓勵生育的原因,隻要生下來,除了大病基本上就不會擔心養不活。華夏立國之初,出生的那麼多孩子都已經長大結婚生子了,基本上就是沒命的生。

王言自己則是在生了第二十個兒子後,就不在要孩子了,這輩子一共二十個兒子,二十六個女兒。

生太多沒什麼意思了,而且之前的老大、老二那幾個小子也都三十多歲,他孫子都好快結婚生孩子了。

至於他這些兒女什麼的,除了少數的幾個混吃等死的,多數還是都挺有追求的。老大、老二、老三什麼的,都在外邊帶兵乾仗呢。女兒除了二丫頭等少數的幾人從了軍,多數都是從政的。他的兒女,現在最高的都混到知府了。要知道,他是沒給什麼幫住的,都是從村長乾上來的。當然了,就憑是他王言的兒女這一點,工作上就順利太多了,很容易乾出成績……

華夏四十年,人口統計三億七千二百餘萬。現在基本上達到了想吃肉,就能吃的程度。主食也從原來的粗糧,變為了細糧。

因為人口多了,擴張戰爭再一次打響。兵三兩路,一路走海,一路走西域,一路向北打沙俄。

這些年,隨著地盤的增大,隨著駐軍、海外移民等,東西方交流日益增多,混血兒的新生數量逐年遞增。對此,王言把人劃分三等,一等是華夏原有的人及其子孫後代,二等是父親是一等公民的後代,三等則是其他,包括女人嫁與外族所生後代,以及外族人等。一等和二等民,享受的福利待遇不同,三等民那還說啥了。

鐵路、水泥路、水利工程等基礎建設,還在不停的建,村一級的路現在基本都修完了。

蒸汽機發展到現在,已經在往發動機的方向上發展。動力也不再是依靠煤炭,而是正在研究石油。

電,也已經弄出來了。電燈的應用,在順天府這個最富有的地方已經推廣開來。

新大陸已經乾到了後來的南北美,王言的無敵艦隊馳騁在大洋上,得誰揍誰。

也是這一年,王言七十八歲,他的女人們基本上也差不多是這麼個歲數。丁白纓比王言還要大上六歲,五年前就已經走了。妙玄去年沒的,現在妙彤也差不多了。其他的那些女人,陸陸續續的也基本上差不多了。事實上能活到現在都挺不錯的了,王言的兒女也已經開始有人走了。

華夏八十年,人口統計八億九千四百餘萬。王言實現了當初他人口五億的目標,並且遠遠超出。隨著交通方式的不斷進步,儲藏方式的不斷進步,平民家的餐桌上已經越來越豐富多彩,雞鴨魚肉,稻米精糧,瓜果蔬菜等等,到現在,算是徹底的改變了華夏人的飲食結構。

現在的軍隊數量是八百萬,相鄰的歐洲早拿下了,並且那裡不出大問題的話,基本上不會再有什麼變動。因為王言已經弄出了無線電,信息的傳遞速度大大提高,相應的對地方的掌控也更家的強力。

以現在華夏的地圖來看,說王言一聲球長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這八十年,王言最關注的無疑是中醫的發展建設,同時他學習了這麼久,中醫術的水平也是達到了v5。

他心心念念的秘藥改良一事,經過近五代人的時間,也終於是把名貴的藥都找到了便宜的藥進行替代,同時藥效還要遠遠超出他本來想的那般微乎其微的預期。因為藥材供應的關係,沒有辦法大量的供給小娃娃們喝,但等以後藥材的產量上來,大規模的普及推廣是沒什麼問題的,隻是王言看不到就是了。

他已經感覺到了,自己的生機正在慢慢流逝,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又回複到了之前一代宗師暮年那般。隻不過不同的是,由於這次他出頭那會兒是冷兵器戰鬥,隻是普通的刀傷而已,身體倒是沒有太多的病根,遠比上一次舒服。

他已經把權力放下去了,交給了他最出息的五十多歲的四世孫,是王鈞仁的後代。

華夏八十一年,大年三十,夜。

沒有跟一幫子他都認不過來的後代熱鬨,已經一百一十九歲的王言獨自一人坐在他的龍椅上,看著大殿外飄落的瑞雪,以及不時升空炸響的煙花。他的眼神深邃,似是透過重重宮牆看到了外麵的萬家燈火……

不知過了多久,王言悠悠的一聲歎息……

藍光閃過……

7017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