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祿國想要朝貢,應該是走廣州市舶司,那邊管著南洋諸國。
蘇祿國雖然沒去,可不代表其他國家不去,廣州市舶司的生意可是不錯的。
聽到蘇祿國國王巴克爾提出的要求居然是這個,林百戶也沒覺得有何不妥,於是當即答應下來。
“隻要剿滅了林鳳海盜集團,國主可派出使者隨船前往大明,覲見我大明皇帝陛下。
貴國雖然這些年未前往大明朝貢,但依舊有此心,我大明皇帝陛下定然會十分欣喜,不會怪罪。”
林百戶這時候話也說的漂亮,人家肯借兵幫忙打仗,幫著說說話也是應該的。
何況,就算蘇祿國不派出使者前往大明,皇帝也肯定會嘉獎蘇祿國國王的。
如此,可謂皆大歡喜。
林百戶達成了借兵的意願,而蘇祿國國王巴克爾也借機會尋到了恢複和大明取得聯係的辦法。
聯係大明,恢複朝貢,可不止是為了大明皇帝賞賜的各種寶貝,對他來說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防備呂宋島上的夷人。
他最近已經感覺到那些金發碧眼的夷人居心不良,但是每當看到他們那些架著大炮海上往來的戰船,也是心生懼意。
在島上,他自然不怕。
可蘇祿國子民靠海吃海,除了島上不多的產出,主要還是靠著在沿海打漁過活。
夷人有強大的戰船,無疑就是對蘇祿國巨大的威脅。
夷人的戰船雖然可怕,但巴克爾還是更願意相信大明。
大明可是在兩百年前就有龐大艦隊往來大洋的,在這周圍,怕也隻有大明可以和夷人掰手腕子。
隻要恢複和大明的聯係,呂宋島上的夷人要想打他蘇祿國的主意,可不就得掂量掂量。
其實,就算沒有林百戶的到來,他也在考慮是不是派出使者前往周邊國家,尋大明的商船去大明一趟,恢複朝貢之事。
之後,巴克爾派人準備晚宴,林百戶在蘇祿國王宮吃過飯才返回給他們安排的居所。
席間,巴克爾也已經確定,蘇祿國可以派出三千軍隊隨他一起前往呂宋剿滅海盜,這也是蘇祿國能夠出兵的極限了。
再多點人,倒是也能湊出來,可是他們的船隻就不夠了,沒法一次把人運過去。
如此,林百戶在和樂呆了兩天時間,當代蘇祿國國王調集兵馬。
而他當然也不是什麼都不做,安排人給另一條福船準備了補給,讓他們先行一步返回呂宋島北麵,尋找鄧子龍率領的船隊,稟報他們的消息。
如此,有幾日時間的緩衝,他們也能知道大概什麼時候自己這邊能到。
於是,第二天一早,一條大明水師的戰船就率先離開了蘇祿國,沿原路返回,算是打前站。
而林百戶帶著另一條戰船就耐心的等候蘇祿國調動兵馬,等他們國主答應借的兵到齊,好一起出發。
此時的鄧子龍,已經回到了拿出不知名小海灣,把從馬尼拉城得到的壞消息告訴了王望高等人。
不過,此時的大明將官們也是一籌莫展。
到現在,派出去三隻船隊還沒有回來的,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在呂宋島上招到兵馬。
而先前派出去的探子,這些天也逐漸完成了周圍地形圖的繪製,隻餘下靠近玳瑁城三十裡的區域,因為擔心被林鳳手下發現,沒有敢繼續靠近。
這也是為了穩妥起見,鄧子龍倒不甚在意,反而覺得王望高做事很細致,不輕易冒險。
第二日,又輪到王望高率領炮船出海巡視,到傍晚的時候,王望高的炮船就帶著一支十餘條海船組成的船隊進入海灣。
得到通報的鄧子龍大喜過望,顯然是有船隊完成了任務,找到了兵馬,他能不高興嗎?
等到船隊依次靠岸,看著這些呂宋島本地人下船,安排好地方休息,王望高才召見了此次出海的主官。
很快,他就從帶隊百戶官口中知道詳情。
他們還算順利,因為抽到最近的簽,所以他們一直都是沿著呂宋島巡視,也是在發現岸上有人活動後,當即下船,尋著就找到了這些人的部族。
“大人,他們那裡也有漢人,會說我們的話。”
那百戶很高興向鄧子龍稟報道,“我們給他們亮出腰牌後,他們就迎接了我們,後來又召集周圍兩個和他們交好的部族,一共選了一千人隨我過來。”
“很好,這次差事兒做的不錯,我會在功勞簿上記下一筆。”
鄧子龍很高興,手下多了一千人,這就等於給了他和夷人叫板的底氣。
第(1/3)頁
第(2/3)頁
雖然他們的裝備,鄧子龍先前也看過了,都是些長矛和木棍,不過也沒關係。
到時候選些精壯的漢子,把船上的刀槍等武器給他們一些就是了。
有了第一支船隊帶來的好消息,鄧子龍就開始無比期待另外兩隻船隊會給他帶來什麼驚喜。
“大人,和那些人交流,我還聽說一些事兒。”
那主官這時候又對鄧子龍說道。
很快,鄧子龍就知道了他要說的是什麼。
說起來,其實也就是他們早有猜測的那些。
那就是夷人自從占領呂宋島後,用武力逼迫那些部族臣服,不接受他們的統治,就會遭到夷人的征討。
可是接受了夷人的統治,他們要的東西,不僅是物資,還有青壯人口,因為修建馬尼拉城,需要許多壯勞力,讓這些原住民感到難以接受。
可以說,就是夷人掠奪太利害,所以島上土著心有怨氣,隻是迫於武力壓迫不敢不聽話。
而他們的訴求,自然就是希望宗主國大明能夠幫助他們,脫離夷人的奴役。
問了對方部族大概的位置,鄧子龍覺得問題不大。
如今,手中有了兵馬,自然底氣就足了些,魏閣老的意願應該有機會達成了。
此去馬尼拉城,最大的收獲或許就是在夷人總督府看到他們繪製的呂宋島地圖。
馬尼拉的位置,大概在中間偏南的地方,而林鳳建造的玳瑁城,則是在偏北的地方。
到時候畫界,鄧子龍都差不多想好了,就提在兩城中間畫界。
如此,這批來幫忙打仗的部族,肯定是被畫在大明這邊的。
至於夷人會不會接受,這不在鄧子龍的考慮範圍內。
雖然聽說夷人在呂宋已經準備了十多條戰船,可那又怎麼樣,還不夠南海水師戰船的零頭。
至於那些運載仆從軍的戰船,就如同林百戶看到的那些木筏船一樣,用圓木捆紮在一起拿走,在鄧子龍看來都不配叫做戰船。
應該說,這次到來的幾個部族,鄧子龍還是很滿意的,打算今晚召見幾個首領吃上一頓,好好感謝下。
至於以後,那是以後的事兒,得俞提督到了呂宋才能定下來是什麼章程。
說起來,這次過來的幾個本土部族,不僅是出人,還都是自帶糧食來助戰,能做到這點足可見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影響力之大,到如今近二百年過去了,餘威猶在。
而此時的馬尼拉城外碼頭上,連日來都有大小船隻靠岸,卸下一批批貨物,都是為討伐玳瑁城準備的物資。
畢竟是準備幾千人的吃食,可不是個小數。
至於武器,經過這段時間的趕製,城裡工匠作坊已經生產出來了。
不是西方人大量裝備的熱武器,而是大刀、長矛一類的冷兵器。
倒不是夷人擔心菲律賓人拿到火器造反,而是都懶得教他們使用了。
太笨。
而且,打造火器,對現在馬尼拉城來說,還有些難度,或者說根本就做不到。
製作火器,不管是製作小型的火繩槍還是火炮,都需要一定的冶煉技術,製作出足夠使用的鋼材。
更彆說一些精巧的部件,需要手藝精湛的工匠來製作。
實際上,這個時代歐洲已經出現了燧發槍,大約在三十年前,就有槍炮工匠、鎖匠和鐘表匠家庭的法國人馬漢發明。
他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取掉了發條鋼輪,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
而大明大約是在七十年後,才有火器專家畢懋康製作出了燧發槍。
畢懋康設計的自生火銃,構造和性能與之前的鳥銃並無太大差異,其實就是改進了鳥銃的發火裝置。
隻不過,不管是馬漢製作的燧發槍,還是畢懋康製作的自生火銃,發火率其實都不夠高,因為對彈簧的材質要求太高,非常難以獲得。
所以,這直接導致燧發槍雖然很早就被研發出來,但真正普及,大批量列裝,卻是在一百多年以後。
隻能說,研發出來的時間偏早,冶煉技術沒跟得上,所以導致他的推廣遲到了百多年。
而且,就算馬尼拉城的冶煉技術達到了,他們也不會選擇給仆從軍裝備這麼多火器。
第(2/3)頁
第(3/3)頁
好吧,這時代的火器價格還是很高的,而且把這些軍火賣給海盜或者賣去倭國,利潤會非常驚人。
現在的倭國,國內正是打仗的時候,那地方的大名為了擴充軍備,不斷采購各種武器。
除了他們自己掌握生產技術的鐵炮,還大量向夷人采購軍火,端是一個好買賣。
就在大明和馬尼拉城的西班牙人磨刀霍霍,打算征討彭加絲蘭海灣的時候,他們的目標林鳳,對此卻是一無所覺。
這時候的林鳳,其實還是誌得意滿的狀態。
雖然沒能從西班牙人手裡搶占馬尼拉城,但他以為他那次進攻已經讓西班牙人害怕了,不會再敢招惹他們。
所以,現在林鳳正在玳瑁城裡放心大膽的種田,對於起來投奔的呂宋人也是來者不拒,拚命壯大他的實力。
林鳳跑到呂宋來,就是為了在海外建國的。
他也有些厭倦了在海上做海盜的生活,打算把自己洗白。
在這個沒有秩序的時代,強大的實力才是一切。
他打算先擴充自己的實力,再想辦法和西班牙人爭奪呂宋島的歸屬。
拿下呂宋島,成為這裡的國王,那時候就再也沒人知道他曾經是個海盜了。
到這個時候,林鳳才覺得以前的自己真的是弱爆了。
南洋這麼些個小國,隨便拿下一個自己就可以稱王稱霸,何必在大明沿海做那勞什子的海盜,浪費自己大把歲月。
“大當家的,咱們剛來那會兒種下的那什麼番薯,聽說已經可以收獲了。”
就在林鳳獨自坐在屋裡喝著小酒,桌上隻放著三碟下酒菜時,門外就有個獨眼漢子跑了進來說道。
“哦,地裡已經有收獲了,這麼快?”
林鳳微微吃驚,有些驚疑不定的問道。
“是啊,那些土人說這番薯長的極快,一開始我們也不相信,今天他們去地裡刨出來幾個,還真長的又大又肥,看樣子是可以吃了。”
那獨眼漢子樂嗬嗬笑道。
當初他們一行人渡海來到這裡,這麼多人一天人吃馬嚼數量驚人,即便出走大明時帶走大量的糧食,也經不起這樣耗費。
之前林鳳帶人撤走,不繼續圍攻馬尼拉城,也是看著雖然城不大,卻已經建成了高大的圍牆,卻是不好一舉拿下。
二就是擔心要是曠日持久而攻不下城池,自己這邊的試吃可就要斷了。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三國》的影響是真的大。
林鳳察覺出不對,這才選擇撤兵,就當是給西班牙人一個下馬威。
然後就是北走一段距離,找個有淡水的海灣就駐紮下來。
建立一些防禦工事,就讓隨軍而來的家眷開始耕種土地,就是希望獲得一些作物產出,緩解軍中缺糧的問題。
至於效仿夷人,或者是他們過去的做派,直接找周圍的部族搶糧,為了他將來在呂宋島稱王稱霸的夢想,他還是壓抑住了,開始友好的和當地人交往。
隻是沒想到,他的友好態度,又因為和夷人在馬尼拉城大戰的經曆,倒是得到一些當地人的好感,有人開始投奔他們。
來者不拒,他全部接納。
很意外的,其中就有帶著番薯種子的當地人,於是才在他們的介紹下,林鳳讓人又整理出一塊土地栽種。
按照當地人所說,這夷人帶來的番薯長得快,產量也大,關鍵吃著東西能抗餓,烤著吃味道也好,是個不錯的東西。
“走,我們去看看,也嘗嘗這番薯是什麼味。”
林鳳端起酒杯,一口飲儘杯中酒,就對著獨眼漢子說了聲,起身出門去了。(本章完)
d 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