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隆萬盛世 > 1005水師抵達

1005水師抵達(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為何明朝會用邊牆和長城稱呼後世人眼中的“萬裡長城”,其實是因為此時的所謂“明長城”和後世人眼中是完全截然不同的形象。

後世人看到的長城是經過包磚的城牆,而此時大部分長城卻是夯土,外麵並未包磚,隻有薊鎮等少數長城段這樣建造,其實就是一段土牆。

雖然是土牆,可也不是一般的土,都是按照城牆的製造工藝製造的夯土。

夯土其實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先堆砌大量泥土,然後用石碾或者石杵進行反複捶打夯實,而是有專門的模具,把泥土捶打成緊密粘牢的泥磚。

夯土用的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當地有黃土就選擇黃土,若是紅土也可以選擇紅土,因地製宜。

取土後還會添加一些如粗砂、石灰塊、粘土這樣的東西,倒入泥磚模中製成泥磚。

這樣的泥磚,內部非常緊湊,即便是水泡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滲透,也隻有歲月才會成為破壞他們的利器,在日曬雨淋風吹經過若乾年後才會逐漸老化。

泥磚成形後才會進行拚接,拚接過程中還會使用古代的水泥,也就是用糯米汁加上生石灰等原料製成灰漿填縫,讓泥塊的粘接更加牢固。

土牆出來後,若是要在外麵包磚,也會用這種灰漿填縫,增加磚塊之間的粘接牢固性。

這樣的製作,可以讓城牆屹立數百年而不倒,如果沒有外力破壞的情況下。

明朝的長城,大多就是這樣一點點建造起來的,可以說非常耗時耗力。

另外,古代燒磚也不簡單,成本也不低,需要取土和采購大量燃料,非常耗費錢財。

所以大明一開始就隻是選擇製造一道土牆,分隔大明和蒙古的疆域,僅僅在一些關口才會在土牆外包磚,既好看也更利於城牆長久的保護。

畢竟,一座城郭可不是隻用很短的時間,那都是千百年形成的交通要衝,自然需要更加嚴密的防守。

大明建國之初國力強大,擁有大量能征善戰的將領和軍士,自然不需要長城保護自己。

那時候的大明,不對外主動出兵就已經僥天之幸了。

隻是隨著永樂時代的結束,大明國力開始衰退,軍事實力下降,才開始建造邊牆。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變”,明廷更加重視邊牆,此後開始向邊關撥銀修繕城牆,其實就是在原有土牆之外開始包磚,同時也重修一些毀壞的城牆。

畢竟,在一些地勢險要的地方,難免也存在一些豆腐渣工程。

或許未必是工匠偷工減料,而是因為實在沒辦法。

這樣的活動,一直持續到了現在。

前些年,朝廷自然是緊著京師周圍來,所以薊鎮長城是最早撥銀修繕的,之後是宣府,現在輪到大同了。

第(1/3)頁

第(2/3)頁

隻不過,現在魏廣德覺得似乎完全沒有必要繼續這樣耗費銀錢的工程了。

大明本來財政就捉襟見肘,還花錢砸什麼未來工程。

既然都和蒙古人和議了,戰爭風險已經大幅減輕,與其撥出大筆銀子修邊牆,還不如用這筆銀子再砸出一支萬人軍團。

軍隊是活的,可以四處機動,哪裡有危險就可以調派到那裡。

而城牆就在這裡,其實很容易被人攻克。

在魏廣德看來,邊牆是真沒必要修築,險要地段隻需要建造敵台,駐紮少量軍卒即可防禦兼之傳遞烽火就夠了。

既然是險要地段,自然是道路不暢,這樣的地方一般不適合大兵團機動,來的不過就是少量敵軍。

這種程度的威脅,其實在可控範圍內。

隻要烽火傳出,周邊鎮堡的明軍完全是可以抵抗的。

至於其他比較重要的通道,其實每次給蒙古人也製造不出多大的麻煩,隻不過他們沒法阻止烽火燃起,把他們到來的消息傳遞出去。

說到底,長城作用不大,除了烽火台還有用外,是真的沒什麼用處。

難走的地方,人家根本就不會考慮。

想到這裡,魏廣德把這份奏疏放到一邊,他不打算馬上批複,即便這是給馬芳送銀子的奏疏。

敵台這些墩子,地方上就可以撥款修建,哪裡需要朝廷撥付。

這筆銀子,加上本來就要撥給大同的軍餉,應該足夠讓大同組建一支萬人軍團了,還能保持住戰力。

魏廣德繼續處理其他奏疏,而此時淮安靠海的碼頭上,遠望大海,海平線上出現片片白帆,很快就連成一片。

海邊衛所的軍卒發現異常,立即敲響警報的鑼聲。

這些年,淮安府,或者說福建以北沿海府縣,已經多年不曾出現倭寇。

在施行海禁的大明,海麵上是不應該出現大量白帆的。

不過等守禦千戶所的千戶帶著人上到望塔,看到遠處大隊海船正在向下麵碼頭靠攏後,隻是觀察片刻就馬上叫哨兵停止了敲鑼。

“去召集人馬集結,等確認是南洋水師再解除警報。”

千戶回身對一個百戶吩咐道。

第(2/3)頁

第(3/3)頁

隨即,又安排身邊的親兵馬上騎馬去淮安府和漕運總督衙門報告此事。

南洋水師要到淮安的消息,早就已經從漕運總督衙門裡傳到這裡,所以看到大量海船出現,這千戶才能坐得住。

畢竟就是在去年,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情況。

誰能想到,大明在南邊居然重新組建了一支龐大的水師船隊。

隻不過今天,千戶帶著手下人站在望台上,有些目瞪口呆的看著遠處正在靠近的船隊。

“這船,是不是.也.還多了點。”

千戶有些不可置信的說道。

去年不過二十來條船,可進入出現在他眼前的戰船,怕不下百艘之多,而且都是不小的大福船。

不過越是這樣,他反而越覺得這些戰船應該就是南方那支水師的戰船。

要是倭寇有這麼多戰船,怕是早就把浙江搶光了。

這麼多的船,不得帶著幾千上萬的人馬。

雖然沒親眼見過,可這千戶也聽說過,當初打倭寇汪直就是有好幾萬人馬。

即便是汪直死後,被朝廷剿滅數萬人,可還有許多依舊活躍在海麵,到如今還在威脅著大明沿海。

記得上月好像廣東沿海就發現過小股倭寇出沒,還曾攻擊過朝廷設在沿海的衛所。

“大人,應該是咱們的船,否則絕不會這麼大搖大擺就要靠岸。

應該就是漕運衙門說的,運送漕糧北上的水師了。”

d qq

qq

read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