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居正也知道工部製炮不利的消息,還有心打消此事,魏廣德怎麼能忍,急忙把俞大猷給他傳遞的消息說了出來。
“叔大兄,我提這事兒可不是說做不了,而是俞大猷在壕鏡見到夷人船上就裝載有類似之物。
發射速度雖然較之佛郎機慢,可射程和威力則是強上許多,若是海戰對上,除了拿命去填這段距離,根本毫無勝算。”
“真的?”
張居正先是一喜,隨後就皺眉看著魏廣德,問道:“善貸打算搶船搶炮還是.”
“用銀子砸,據大猷所說,壕鏡有船廠和炮廠,可造夷人之船炮,把製炮造船之術學會,我大明就可以自己造。”
魏廣德笑道。
壕鏡,又稱“壕鏡澳”,本是位於澳門海麵的一處地名。
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為該地區在明時以產蠔著名,因此得名“壕鏡”。
壕在這裡指的是水深清,而鏡則指的是明亮如鏡。
隻不過,壕鏡很多時候也被用來代稱“澳門”,指澳門整個港灣,包括浪白島在內。
澳有南北兩灣,規圜如鏡,形似殼,故名;有山對峙如門,故又名澳門。
位珠江口兩側,連九澳、仔,麵積共十六平方公裡,明代屬香山縣,是番船停泊的海澳,設有守澳官。
番舶到來,由守澳官驗實後,代為通報上司。
明武宗正德六年,葡萄牙殖民者繼侵占滿加之後,開始侵犯中國東南海麵。
嘉靖年間,葡萄牙人初在上川島和浪白澳南水村等處經商,後又重金賄賂當事者求壕境為澳。
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殖民者托言船觸裂縫,水濕貢物,求借地晾曬,明海道副使汪柏受賄,暗許之。
初時葡萄牙人僅為就船貿易,搭茅篷棲息,但不到十年,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大為增加,以至築室千區,夷眾達萬人。
明朝政府從未將澳門租借給葡萄牙人,也沒有正式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葡人為使地方官吏準許其居住,每年賄銀五百兩,後來此項款額成為地租。
第(1/3)頁
第(2/3)頁
由於葡人報貨欺,偷漏稅課,破壞了大明向來執行的抽分法,在隆慶三年由廣東巡撫衙門上報此事。
奏疏正是過魏廣德之手,他在翻查了朝廷此前的文書後本有意讓明廷收回壕鏡,隻是不了解此事壕鏡的狀況。
為了避免此時直接和佛郎機人開戰,魏廣德隻在文書上票擬,責令廣東稅官改用大抽法,以船舶大小為準,令輸納舶餉,結果當年壕鏡船稅就收到白銀二萬餘兩。
同時,魏廣德還私信俞大猷,讓他抽空去壕鏡看看,了解實際情況。
既是為動手做偵查工作,也是了解此時當地實際情況,以供他決策時做參考。
如果是剛穿越過來的時候處理這樣的事兒,魏廣德會直接票擬,責令廣東都司派兵收回壕鏡。
不過來到大明這麼多年,魏廣德也深知牽一發而動全身,看似攻打一處彈丸之地,可之後產生的連鎖反應是他和明廷都難以預料的。
此時的大明對海外情況,特彆是南洋的實際情況,已經是毫無所知,多是依托沿海州府從海商口中得到消息,可以說對南洋的情報工作是一塌糊塗。
魏廣德在當時也沒辦法向朱希孝詢問,錦衣衛在南洋是否派有密探,刺探當地情報。
於是就把事兒拖了下來,他隻能通過俞大猷及月港海商那裡了解南洋詳情。
之後一直到魏廣德被緊急召回京城,再有王大臣案和劉守有取得聯係,才讓他調查錦衣衛事。
不過到現在,錦衣衛指揮使依舊是朱希孝,劉守有也隻能是在衛裡打聽消息。
隻不過傳回來的信息讓他有些失望,因為劉守有並沒有打聽到有南洋發回的情報,可見錦衣衛在南洋應該是沒有布置密探,建立諜報係統的。
之後就是俞大猷去了壕鏡,發現壕鏡已經有了造船廠和製炮廠,船廠不僅能維修夷船,還能建造中小型海船,而製炮廠也能製造夷人的新式船炮。
此時的壕鏡,執政的葡萄牙人還沒有建造炮台,也沒有修築城牆,隻是在海邊建了碼頭,又圍了一個木柵欄,柵欄內建造了房屋和船廠、炮廠等建築。
好吧,在俞大猷看來,要占領這裡實在不費吹灰之力,惟一可慮的就是碼頭上常年停泊的兩條戰船及一些商船。
這年頭的商船可沒有一艘好相與的,能行駛在大海上的都是武裝商船,船上都攜帶大量火炮等武器。
在俞大猷看來,這些夷船要想一網打儘有些困難,因為見勢不妙夷人可能就會毀掉壕鏡登船衝出海灣。
到了海上,這些夷人的戰船在船速上是有優勢的,明軍水師難以圍堵,且明軍單船火力也遠遠遜色於夷船,哪怕是武裝商船亦有不如。
第(2/3)頁
第(3/3)頁
隻不過魏廣德在看到壕鏡已經有了船廠和炮廠後,原來的心思就淡了。
他想要的不止是拿回壕鏡這彈丸之地,而是想要全盤接手壕鏡,包括船廠和炮廠,甚至那些會技藝的工匠。
在大明沒有走出去前,貌似壕鏡就是大明了解夷人技術發展的窗口。
打下壕鏡簡單,可之後就再難找到這麼一個可以了解西方技術發展的地方了。
而且,現在的壕鏡人口不多,常住葡萄牙人不過數百,當地主要勞動力還是他們雇傭的大明百姓。
有這些人的存在和掩護,也非常有利於大明刺探夷人的技術水平,故而讓魏廣德暫時打消了收回壕鏡的想法。
不過是讓俞大猷抽調沿海衛所的工匠去壕鏡,了解他們製造火器和造船的方法。
畢竟官方出麵,對方會藏著掖著關鍵技術,隻有偷偷刺探,才有可能掌握他們的完整技術。
隻是這些小動作,魏廣德當然不會告訴張居正,而是說打算用銀子挖人,學會夷人的技術。
“那就讓工部派人去談,安排工匠過去學習他們的技術。”
張居正可不是思想迂腐之人,也是善於學習的,他當然知道夷人所擅長火器的犀利。
彆的不說,就目前還在不斷被大明工匠研發的佛朗機炮就是夷人所發明,裝備明軍後戰力得到極大提升。
在張居正看來,大明租給佛郎機人地盤讓他們可以維護海船就已經不錯了,天朝要他們貢獻手中技藝,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d 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