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佛珠(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南京,一處裝飾奢華的豪宅裡,徐爵手裡捏著一份禮單,臉上滿是歡喜的表情。

這時,一個番子進來,躬身在徐爵麵前,等待命令。

“你安排下,晚上鶴鳴樓,姓胡的既然這麼熱情,倒是值得交流交流。”

徐爵吩咐一聲,安排下自己晚上的行程。

“是,大人,下午孫公公那裡.”

那番子答應後,又小心的提醒徐爵道。

他口中的孫公公,自然就是現在南京城裡的守備太監孫大勇,以前是禦用監掌印,老了就求到南京城養老。

永樂十八年,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成為留都,明代統治者視南京為祖宗根本之地,留下一套完整的中央政府機構,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南京守備官員。

這其中包括由內臣擔任內守備,勳臣擔任的外守備,文臣擔任的參讚機務,共同負責南京的安全。

不過這個內守備和後來出現的南京守備太監,或者說鎮守太監職權上卻是不同的。

此時內守備職責還是護衛留都,“為天子三千裡外親臣”,同時管轄南京皇城及二十四衙門和明孝陵,同時還承擔向北京天子進貢南京特產。

南京守備太監真正出現,應該是在明仁宗時期。

明仁宗曾想遷都回南京,所以臨時任命太監王貴通率軍南下鎮守南京,準備回鑾之事。

明仁宗給王貴通的權限極大,到南京後,對宮內之事,南京太監需和王貴通商議;對宮外之事,南京官僚也需要和王貴通商議,任何決議隻有在王貴通點頭才能實行。

到了宣宗時期,宣宗又將內守備的名號賜給鄭和,讓鄭和與守備南京的武將同掌兵權,這是南京內守備掌兵權的開始。

南京守備太監、南京守備內官,起初有正、副太監各一員,後來人數稍增,員數不定,特彆是到了正德、嘉靖年間,守備太監已經多至四員,相互之間權責也進行劃分,也算是相互製衡的一個手段。

畢竟,如果守備太監僅有正、副二人,很容易成為南京城裡的土皇帝,特彆是正職,傾軋之下,副職太監很可能被架空,讓整個南京城淪為守備太監的一言堂。

要知道,這個是的守備太監權勢之大,甚至淩駕於南京城守備。

而南北兩京相距數千裡,北京城未必能及時知道南京城的情況,就有失控的風險。

正德皇帝也是看出這點,直接安排幾個鎮守太監,也不論正副,反正相互牽製就是了。

再說,宮裡年老需要養老的太監也多,打發到南京也算是對他們的體恤。

“無事,下午見了孫公公,和他一起去赴宴就是了。”

徐爵不以為然的說道。

第(1/3)頁

第(2/3)頁

這次南下,籌備賀禮自然是第一要務,有孫大勇這個老人幫忙,應該能采購到李太後心儀的禮物。

這樣,也能鞏固馮公公在太後那裡的地位。

至於孫大勇,當初爭取到南京守備太監這個差事兒,還是馮公公幫忙,所以也樂意延續善緣。

畢竟,他已經身在南京城,要想安穩,還得京城皇帝身邊有人材行。

馮保,無疑是現今皇城裡最粗的大腿。

“查到這胡自皋家底了沒有?”

徐爵放下手裡的禮單,上麵的東西很豐厚,估算大約值五六百兩銀子。

如此豐厚的禮物,可是不多見的。

彆看後世電視、電影裡動不動就是幾千上萬兩的送人,實際上在大明朝,幾百兩銀子已經是一筆巨款,都夠買下幾十畝地成為一個小地主了。

“大人,具體的還在查,不過估計七八萬兩銀子應該是有的。”

那番子這時候笑嘻嘻湊到徐爵跟前說道:“這胡自皋做了一任倉大使,還乾了兩年鹽運司判官,可都是一等一的肥缺。

不過當初他犯事被彈劾,應該花了不少銀子打點才脫身,否則這身官服還未必穿得上。”

“這麼說,這胡自皋手裡,至少能拿出三、五萬兩銀子?”

徐爵一下子坐直身子,猜測道。

“五萬兩未必,三萬兩肯定是有的。”

那番子馬上答話道。

“嘿,這幫文官,還真夠貪的。”

徐爵不屑的撇撇嘴,嘀咕一句。

“大人,要不要兄弟們查查他,直接抄了?”

那番子又建議道。

徐爵擺擺手,這人出手大方,不愁從他手裡弄不到銀子。

不過,徐爵真正關注的,還是他曾經在鹽運衙門的任職經曆。

鹽運衙門,這可是肥得流油的衙門。

第(2/3)頁

第(3/3)頁

這胡自皋給自己送這麼厚的禮物,肯定有所圖。

值得砸銀子,肯定是想回去,繼續在鹽運衙門公乾。

如果回去求馮公公給他這個機會,他回到鹽運那邊,以後不是每年都有大筆銀錢進賬。

竭澤而漁的道理,徐爵非常清楚,還是細水長流的好。

揮揮手,讓那番子下去,徐爵起身走到一個架子前,上麵已經整體放置著一堆盒子。

伸手拿出一個盒子,徐爵回到書案前放下,小心打開盒子。

隨著盒蓋揭開,一串佛珠出現在盒子裡,靜靜的躺在做底的黃色絲綢上。

徐爵伸手拿出那串佛珠,仔細端詳一陣子,漸漸的,徐爵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來。

這次南下,徐爵著實收到一批好東西,其中就數手裡這串佛珠最是耀眼。

現在兩宮太後,沒事兒就是在宮裡吃齋念佛,所以佛器是兩宮太後都喜歡的寶貝。

說起來也有意思,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做過小沙彌的緣故,所以在洪武年間就篤信佛教,但是他兒子成祖朱棣卻是偏信道家。

至於後來修仙的嘉靖皇帝,也是修的道家的經。

看上去,似乎明朝更加寵幸道家,但實際上明朝的宗室並不忌諱這個,愛信道家就是道家,愛信佛教也沒人管你。

當然,到了皇帝這個級彆的宗室,寵道家的還是偏多。

佛器,是法實踐佛道的器物。

其除了在佛教工具藝術上,有著極高的價值之外,還是修行者內在的精神的體現。

在佛教文化的傳播中,佛器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最為常見的有念珠,寶瓶,金剛杵等等。

手串,源於古代的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於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隨身法具。

佛教認為,佛珠是“引接普遍根基,牽課修業之具也”。

d qq

qq

read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