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681章780彆管閒事
魏廣德從陳以勤值房出來,回到自己值房後,並沒有馬上處理積壓的公務,而是直接鋪開一張紙條,寫了張條子,隨即叫來中書,讓他們送到都察院去。
條子的內容,自然是要在下午約見左都禦史和屯田禦史。
同樣的操作,又寫了張條子,隻不過是送戶部,請馬尚書下午過來。
魏廣德習慣把事兒都做在前麵,勳貴那邊已經打了招呼,接下來就是和都察院、戶部打招呼,讓他們知道這事兒。
戶部還要重新上奏莊田一事,到時候免得有人跳出來表達不滿。
一般來說,中央政府的施政方案,都是在公布前就會上下溝通好,而絕不是發布以後再接受意見進行修改。
後世影視作品裡,在朝會上激烈的爭執,其實一般很難發生,隻有在黨爭激烈的時候,才會出現在台下講不通,要把分歧擺到台麵上來的情況。
大明朝廷雖然早已經暗中分裂成幾派,可大的實力也就那麼三派。
一是以裕舊人為首的實力,他們依靠的是皇帝的信任,又以內閣三位閣老為首,氣勢最盛。
二就是當初徐階的一係人馬,不過現在徐階離朝,張居正還在收攏、安撫這些人,所以短期內也不會在朝堂上有什麼大動作。
最後的一股實力其實不是騎牆派,而是清流,就是以翰林院、科道言官為首的一批人,不過其中也分許多小集團,十分複雜。
若是擰成一股繩的話,實力非常恐怖,因為他們代表的是公議。
魏廣德不想惹出麻煩,又要把隆慶皇帝交代的事兒辦好,自然要選擇穩妥方式操作此事。
勳戚、戶部和都察院,一個都不能少,工作做通了,一次性過關,皆大歡喜。
就在他安排好後,開始處理公務,拿起桌麵第一份奏疏,就是先前陳以勤說的那道,戶部部議關於江西試行“一條鞭法”征收賦役的奏疏。
翻開看了眼,和陳以勤說的差彆不大,戶部商議,為了避免試行此法後出現種種弊端,打算在江西進行試點,完善此法。
畢竟當初由桂萼提出思路,並戶部尚書梁材歸納形成具體辦法後,各地雖然都在嘗試,但皆是地方官員按照各自的理解在行事,並無統一的征收條例。
這也就是導致各地實行的一條鞭法,其實本質上就是地方主管按照各自的理解在行事。
大多就是把賦役通過計算,分彆在夏糧和秋稅時節分兩次征收,其他時候不再征稅,而關於攤丁這一點,差異還是很大的。
第(1/3)頁
第(2/3)頁
這也是各地實施一條鞭法後,支持者有之,反對者有之的關鍵。
由此,各地出現許多所謂的一條鞭法,大多是官員因地製宜設計出來的,並不統一。
如江南實行的征一法,江西的鼠尾冊,東南出現的十段錦法,浙江、廣東出現的均平銀,福建出現的綱銀法,都具有徭役折銀向田畝轉移的內容。
而這次,戶部就是想以江西為例,完善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標準條例出來,進而先由江南各地實行,再逐漸向北麵擴展,進而實現天下皆推行一條鞭法的目的。
雖然魏廣德也覺得,大明地大物博,各地環境差異巨大,要形成一套可以推行全國的稅法有些困難,但戶部的思路是可取的。
很難想象,大明各地在稅法上各行其是,這隻會導致稅法的混亂。
這,其實也是葛守禮當初希望停罷一條鞭法的原因之一。
亂,太亂了。
用江西做試點,魏廣德並不反對,看完戶部奏疏後,覺得很是嚴謹,當即在奏疏上貼條票擬:可。
就在他放好奏疏,準備繼續處理公務時,門外有腳步聲響起。
魏廣德下意識抬頭看了眼,不覺麵露詫異的神色。
門外是一個小侍,一開始魏廣德以為是陳矩叫來送信的人,不過當人進屋後卻宣的是皇帝口諭:命魏廣德即刻進宮覲見。
聽到是隆慶皇帝要見自己,魏廣德自然不能繼續坐著,簡單把已經翻看的奏疏疊好放回去。
想了想,又把已經票擬好的戶部奏疏帶上,就跟著小侍出了門。
“這位公公,陛下隻召見我一人嗎?”
出了文淵閣,魏廣德才有些納悶的問道。
在他看來,隆慶皇帝這個時候召見他,八成就是為了李芳的事兒來的。
畢竟陳以勤一早就去求情,他和殷士譫跑去天牢看人,還帶進去郎中給治病。
不要小看東廠和錦衣衛的能力,或許他們在大牢裡的對話,都已經一直不錯的記錄下來,交給隆慶皇帝看過了。
要說刑部大牢這種敏感的地方,沒有錦衣衛的探子,魏廣德第一個不相信。
第(2/3)頁
第(3/3)頁
陳以勤說了,陛下貌似很相信那些話,也就是李芳對他不滿,私下說了壞話。
能讓隆慶皇帝介意,想來騰祥、孟衝等人肯定是煞費苦心想出來的,能讓隆慶皇帝無法釋懷的話。
隻能說,不佩服這幾位都不行,一年時間就摸清楚了隆慶皇帝的性子,知道什麼樣的話能刺激到他。
“不知道,我接到的旨意,隻是召見魏閣老入宮見駕。”
那侍也很客氣,立馬躬身說道。
“哦,好。”
魏廣德笑笑,繼續跟在小侍後麵。
兩人很快就到了乾清宮外,魏廣德要在宮門處候旨才能進去,而小侍則是進宮通報。
等不多時,小侍又急匆匆出來,請魏廣德進去。
隆慶皇帝是在偏殿接見的魏廣德,平時這裡是他處理奏疏的地方,此時在魏廣德進門後,大殿大門就被從外麵關上。
大門關上,屋裡光線就顯得昏暗。
此時隆慶皇帝並沒有處理奏疏,而是有些百無聊奈的坐在禦座上,看著進來的魏廣德。
紫禁城的宮殿,雖然是集成了中華能工巧匠聰明才智的結晶,但是畢竟受到技術和材料限製,室內采光並不算好。
特彆是大明的宮殿都建造的非常大氣,一副天家氣派,都是大跨度的立柱支撐屋頂,這樣的布局使宮殿裡能夠進來的自然光非常有限。
其實,中國人建造房屋,大多選擇坐北朝南,也就是所謂的朝向,就是因為這種布局最有利於建築采光。
我國古建築多以此布局,如先秦文獻《詩經小雅斯乾》記載,“噲噲其正,噦噦其冥。君子攸寧”,意思就是指隻見正殿寬敞明亮,偏殿富麗堂皇,利於君王休息。
d 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