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421章420吳山陳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此時江南如同一個火藥桶,底層百姓本就長期遭到地方士紳家族和官府的欺壓盤剝,而在倭寇之亂後,百姓更是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還要被迫繳納胡宗憲剿倭所需的加派賦役,用民不聊生來形容當前的江南形勢絲毫不為過。
窮困潦倒之人,被迫成為流民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民間哀鴻遍野、怨聲載道。
任何時代都不缺乏野心勃勃之人,江南的亂局早就進入他們的眼簾,隻不過是在待機而動。
當整個沿海府縣百姓因繳納不起沉重的賦役被迫揭竿而起,成為一股股或大或小的義民後,官府自然不會袖手旁觀,他們很果斷的出手進行圍剿。
當一路路義民的隊伍遭到官府鎮壓後,消息傳開,兔死狐悲之感讓整個福建及廣東大大小小的亂民都受到影響。
在窮途末路的背景下,很輕易的就被張璉所領導的匪盜說服,不管是否心甘情願,為了活著,他們隻能加入到張璉一夥人當中去。
為了一展抱負也好,隻為了抱團取暖也罷,當亂民的數量滾雪球般壯大到十萬人規模後,他們的膽子也逐漸大了起來。
當他們在張璉的指揮下輕易就打敗了一路進剿的官軍後,這樣的膽子就越發大了起來。
柏嵩關關城中央的官署,此時這裡已經被改造成為飛龍國臨時皇宮。
之所以說是臨時的皇宮,自然是受到關城大小的影響,皇宮自然沒法擴建,所以這裡並不是張璉打算長期駐守之地。
他已經在附近的烏石埔大興土木築皇城作為大本營,更是找人看過風水後在張巷田興建“朱城黃屋”作為宮殿。
現在手下那麼多人,不給他們找些事兒做,還不把自己的地盤都給拆了。
之後又在周圍依山築小寨數百環列,並在饒平、平和和大埔等3縣毗鄰山丘一帶開荒,墾植薯糧,以充軍餉。
十萬人就是十萬張嘴,人吃馬嚼消耗也是不小,光靠搶來的財貨已經不能滿足這麼巨大的需求。
張璉在指揮飛龍**擊敗明軍後,他並沒有乘勝追擊,直接打出閩南山區,而是給全軍上下放了假,讓手下可以過個快快樂樂的新年。
第(1/3)頁
第(2/3)頁
而在今日,張璉覺得新年已經過了,該考慮今年的目標了。
此時,官署大廳裡坐滿了人,都是他召集來的各路義軍的首領。
這些人中,和他一樣野心勃勃之人也有不少,之前因為隻是招攬過來,自己的威望不夠,即便在這裡登基為帝,可是在大部分人看來,其實和小孩子過家家沒太大區彆。
可是,這樣的看法在他們擊敗進剿明軍後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張璉為此有過周密的算計,一次擊敗明軍還不夠,他還需要更多的勝利,在飛龍國中樹立足夠高的威望後,他就要開始著手整頓編練義軍。
到時候,對忠於自己的人,當然是大加提伯,儘快擴充他們手上的實力,而對那些有野心的人,張璉打算視能力而定。
這些人依附於自己,不過也是為了壯大自身的實力,雖然有些與虎謀皮的意思,但是大家其實都是在相互利用。
張璉看重他們手上積攢起來的實力,而他們也是希望在實力不夠強大前依附在他的羽翼之下發展壯大。
看著坐的滿滿堂堂的首領,這些人中,將來肯定要被消失掉大部分。
不過,今日還不是處理這些人的時候,而是他籌劃已久的新的行動,在飛龍元年,他是打算大乾一場。
現下江南的局勢,實在是對他太有利了。
百姓被壓榨太慘,各地流民大軍就是一個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兵源,隻要自己大軍一到,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就會跟隨自己。
“掛出輿圖。”
身穿黃色龍袍的張璉坐在上首中央,他揮手對身邊的人吩咐一聲,很快就有兩個護衛掛出一副巨大的東南輿圖,也不知道張璉從哪裡搞來的。
輿圖,這東西向來是軍國重器,就算是大明朝廷裡,普通官員根本看都看不到,但是在這裡居然就有一件,也是稀奇。
東南輿圖被掛出,霎時就吸引了大堂上諸人的視線。
雖然許多人都看不懂,但是絲毫不影響他們的視線在輿圖上來回掃視。
第(2/3)頁
第(3/3)頁
或許是在尋找他們現在的位置,或者是在搜尋自己的家鄉。
整個輿圖,其實標注的範圍並不是很大,隻畫出了浙江、福建、廣東及江西的大部分府縣位置,勾畫有河流和山川,有了這些直觀的圖形,即便屋裡坐的大多是粗人,也能連猜帶蒙看出些名堂。
張璉起身,緩緩踱步到輿圖前,待眾人視線向他投來後,才緩緩開口道:“今日召諸位前來,就是要商議下我飛龍國下一步的行動。”
雖然捧出了一個皇帝,還建立了國號,可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所謂的飛龍國相對大明來說,不過就是偏安一隅之地,控製的不過是福建西南地區幾個府縣之間的山野之地,府城、縣城是一座也沒有。
即便是他們現在所在的這個柏嵩關關城,當初駐紮在這裡的明軍不過一個巡檢司,幾十個士卒而已。
這就是當初他們能夠成功占領這裡的原因,實在是對手太弱了。
而福建漳州府當然不會坐視不管,在他們占領這裡後兩次發兵圍剿均告失敗,廣東潮州府也不時會派出密探前來搜集情報。
當時間進入九月後,來自海麵倭寇壓力陡增,明軍才停止了對他們的進攻,期間還曾派人試圖招安,不過都遭到了張璉的拒絕。
開什麼玩笑,此時的張璉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曆,已經感受到百姓生活的不易,也看出了大明江山的千瘡百孔。
雖然不曾想過去做倭寇,可是張璉還是認為,倭寇是自己天然的盟友,很多時候也是可以相互利用的。
就好像明軍對柏嵩關的進攻,隻要頂住壓力,一旦進入東北風季,倭寇船隻順風而至,明軍的戰力就隻能轉向對付倭寇而放鬆對自己的攻勢,而這就是他謀求發展的最佳時機。
而在倭寇大舉來襲前,明軍消滅多股義民的信息也被他掌握,在心生驚懼悲戚的同時,也敏銳的意識到其他的義民應該也是這樣的心態,這才有了他廣發英雄帖,召集周邊義民投靠的舉動。
d 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