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漢和俞大猷在一邊研究輿圖,很快就有了大致方略,回到了李文進身旁,開始向他彙報此戰的計劃。
“李大人可帶親隨先行,直接入殺胡堡召集邊軍趕來支援,我等則於明日中午趕到安銀堡,這裡雖早已被廢棄,可過來時我看到堡牆還在,以此堡為依托,對麵韃子萬餘人,未必沒有勝算。”
劉漢道。
不等李文進說話,俞大猷也開口說道:“以安銀堡的戰場主要是為了穩妥,若交戰不利,我軍可以退回城堡防禦,等待大人率軍來援,並不是說我等不能取勝。”
聞言,李文進倒是點頭,“未慮勝先慮敗,正該如此。”
他已經從俞大猷的解釋中明白,他們依托早已被明軍放棄的城堡並不是沒有擊敗韃子的信心,隻是先布下一個後手,防止戰敗後全軍潰敗。
有軍堡在後,就算出戰不利,大軍潰散也會選擇逃入安銀堡,而絕不會在草原上和韃子玩賽馬。
話雖然這麼說,不過李文進倒是很關切的開口問道:“我軍有八千人,韃子有萬餘,勝敗幾何?”
問出這話,要死大家都在大同鎮城,估計劉漢就會拍著胸脯對他說包贏的話,可這是在關外。
劉漢隻是皺皺眉,卻沒有說話。
說實話,這還是他第一次指揮明軍在沒有城牆的依仗下和韃子交戰,這信心嘛,確實少了點。
劉漢不說話,眼睛看向了俞大猷。
先前研究戰術,其實就是尋找一個最有利的戰場,當然這要考慮實際情況,那就是時間和距離。
最理想的戰場,當然是在殺胡堡和韃子交戰,可時間、距離均不允許啊。
安銀堡,是他和俞大猷看過輿圖後不約而同選擇的戰場,自然是不會錯的。
選擇背靠安銀堡和韃子來一場野戰,這也是俞大猷的想法,勝則繼續回返大同,敗則退守軍堡。
隻是臨陣指揮這樣的大事,貌似他已經全部交給俞大猷負責,而如果轉入安銀堡防禦戰,那麼指揮權自然他就要收回。
防禦戰,他可是行家。
第(1/3)頁
第(2/3)頁
“勝敗不好說,要先看對麵將領排兵布陣。”
俞大猷這時候自然看到了劉漢的眼神,心領神會的接話道,“水無常形,兵無常勢,在沒有和韃子統兵將領碰麵前,說什麼都是紙上談兵。”
俞大猷很認真的說道:“不過,從上次在牛心堡和韃子交戰的情況看,我覺得勝敗五五之數,如果非要我說個心裡話,勝率略高一成,李大人應該知我,俞某不說大話。”
俞大猷說完,就看向李文進,此時李文進臉色如常,倒是看不出什麼來。
其實,這個時候的李文進心裡還是歡喜的,誰願意這個時候呆在長城以外,劉漢和俞大猷給他安排的去處正合他意。
畢竟,李文進是大同巡撫,是文官,打打殺殺這樣的事兒本就不該他親自上陣。
現在俞大猷直言勝敗五五之數,嗯,勝率略高一成,不過這要和韃子見麵之後才知道結果,自然還是略有風險的。
既然有點風險,那就需要他馬上趕回殺胡堡,召集大同右衛各堡的大軍。
橫豎安銀堡距離殺胡堡不過一天半的路程,集齊大軍。
那怕大同已經抽調不出騎兵部隊,靠步兵結陣前進,一天多的距離,怎麼也能殺出來,救出被圍的明軍才是。
“好,我這就帶親衛先回殺胡堡。”
如果之前就一口答應下來,難保將來不被人說成他臨陣脫逃,現在劉漢和俞大猷給了台階,李文進也不扭捏作態,直接一口答應下來。
“標營就留給你,那幫人跟你也混熟了。”
李文進對俞大猷說道,之前俞大猷率領的一千人就是他的巡撫標營,算是他的護衛,俞大猷和標營其他將官也不陌生,把人馬交給他帶自然是好的。
而且,之前俞大猷打造的獨輪戰車,現在大同軍中接觸的也就是他手上這支部隊,劉漢可不願意分出一支人馬交給俞大猷,也隻有李文進會做這樣的事兒。
俞大猷在李文進的印象中,還真就是個實誠人,老實可靠,既然他都說有取勝的機會,留下自己的標營,自然就相當於自己也參與了這次戰事,功勞不會少。
李文進拍親兵找來手下將領,交待他們聽從俞大猷的指揮,算是給了俞大猷尚方寶劍,之後就在一隊親兵的護衛下脫離大隊,快馬向殺胡堡趕去。
目送李文進離去,俞大猷收回視線看向劉漢說道:“劉將軍,我們還是先趕到安銀堡看看地形,也好想想接下來怎麼打這一仗。”
第(2/3)頁
第(3/3)頁
劉漢聞言點點頭,“我們先過去,那我先把麻祿他們叫過來交代下。”
俞大猷和劉漢這個時候也脫離大隊的話,難保隊伍裡不會傳出各種各樣的傳言,所以離開前肯定是要先打個招呼,讓幾個將領知道情況,也好約束住手下。
雖然來時劉漢路過安銀堡,可也隻是遠遠瞅了一眼,並沒有太仔細的觀察地形,誰會想到這個時候需要去那個地方迎擊俺答部。
在俞大猷和劉漢趕往安銀堡觀察地形鎖定戰場的時候,京城兵部大堂此時卻是人頭攢動,從尚書、侍郎到員外郎、主事這些主要官員全部都集中在這裡,而他們來到這裡的原因則是因為一封來自大同的軍報。
“從大同和宣府發來的文書看,這次劉漢帶人出塞偷襲板升城,似乎沒有向總督行轅報告,應該是事後發的。”
“現在不要分析先後,看時間,現在怕是板升城那邊都已經打完了,到底打沒打贏,還有宣府俺答部是否有撤兵,這才是關鍵。”
“我們剛剛讓延綏寧夏出兵掃蕩河套,大同那邊就擅自出塞,不僅違抗葛縉增援宣府的命令,無旨出兵數千人攻擊三百多裡外的俺答板升城,誰給的權利,這事兒怕是要嚴查.”
“打輸了嚴查還好說,可要真打贏了,攻占板升城,這算功勞還是過錯?”
“武選司去查劉漢?這裡麵還有大同巡撫李文進的事兒,是不是該給吏部通個氣?”
“好像隻抄了公文送內閣,吏部壓根不知道這事兒。”
“夠亂的,沒有旨意,他們大同搗什麼亂啊。”
兵部大堂上,一幫子兵部官員在下麵你一句我一句嘀咕,說什麼的都要。
兵部尚書楊博隻是靜靜的坐在大堂之上,耳朵卻是在仔細傾聽下麵人的談話,了解大部分下屬對此事的看法。
d 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