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隆萬盛世 > 1166準備就緒

1166準備就緒(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增大口徑,增加裝藥量。」

這個念頭瞬間就出現在他腦海中,因為在魏廣德的印象裡,西方這個時期除了大量裝備輕型的火繩槍,還有一種需要支架的火槍,一般被稱為重型火槍。

這種火槍使用更大口徑的彈丸,更多的裝藥量產生更大的破壞力。

之所以會有兩種火槍同時列裝部隊的情況,其實也是和這個冷熱兵器交彙的時代有關係。

不僅是在大明,西方此時士兵也沒有放棄沉重的鎧甲增加對自身的保護力度,所以普通火槍其實難以打死打傷有重甲的敵人。

所以,這種增大威力的重型火槍就誕生了,也可以理解為這就是後世反器材狙擊步槍的鼻祖。

在後世,一說起明朝的火銃,一般都稱為鳥銃,視為一種武器。

但實際上,後世人們議論的明朝鳥銃,更多的是指趙士禎改進研發的魯密銃,一種在當時非常先進的歐洲火器。

而現在明軍大量生產裝備的鳥銃,其實是以葡萄牙人攜帶的輕型單兵火槍為主研發而來。

雖然有些文獻資料提到明朝鳥銃的研發,更多還是受到日本鐵炮的影響,但實際上明朝和葡萄牙人接觸更早,而且通過海戰更能獲得葡萄牙人的武器。

而同時期的日本雖然已經有鐵炮,但還屬於初期,不管是生產質量還是產量都極低,不可能是落魄武士能夠得到的武器。

所以,按照邏輯推斷,明朝的鳥銃應該是以葡萄牙人的火槍為基礎,後期或許受到過繳獲倭寇鐵炮的思路進行過一些改進。

但不管怎麼說,此時大明大量裝備的鳥銃,其實都是口徑偏小,裝藥量少的小型火槍。

歐洲早期也用輕銃,騎士麵對火槍威脅而強化盔甲,火槍手還需要狙擊威脅較大的野戰炮,歐洲各國經濟也不足以長期供養雇傭兵的炮兵,乾脆用加大火槍替代,故而火槍才變得越來越重,威力越來越大。

明朝最初獲得的西洋火槍應該是一種小口徑鳥銃,管長藥少,意味著後坐力小而精準,也有人考證此銃也可能是西方騎兵用的。

由於西洋銃適合在南方對付無甲目標,輕且準,所用彈藥較輕少,可發射更多次,適合南方複雜的山地,南兵用得較多。

而大明北方的鳥銃則增加了槍管長度,增加了火藥用量,目的自然是為了增加有效射程,用來對付北方蒙古騎兵。

這就是大明此時南北鳥銃最大的區彆,但是因為彈丸口徑差不多,所以威力近似。

這時候的大明鳥銃,針對的是草原上缺少鐵甲,以皮甲為主的蒙古騎兵,鳥銃的威力是足夠的。

也是因此,大明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意識到增加鳥銃口徑,增大彈丸重量來提高殺傷力的思想。

實際上,中國古代科技水平雖然很高,但許多都是實用主義,靠農工巧匠的技術解決問題。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並沒有像西方那樣刨根問底找出原因。

這種情況持續到了明末的時候,明朝的軍工衙門才因為遼東女真的三層甲,開始尋找增大破甲威力的辦法。

於是在趙士禎、畢懋康和徐光啟等人的推動下,歐洲的重型火槍才逐漸進入大明,成為當時大明北方邊軍的主要火器。

魯密銃其實就是一種威力足夠大,又介於輕型和重型火槍中的一種。

可惜,現在才萬曆三年,土耳其魯密國的使者還沒有到達大明,自然也就沒有成品的魯密銃用來做參考。

沒有參考物,不過也沒關係,魏廣德相信自己隻要提出思路,大明的工匠們應該還是能夠找到辦法,研發出大明自己的重型火槍。

於是,魏廣德兩下就洗好腳,讓

人準備了筆墨紙硯,隨即就開始書寫起來。

把保持鳥銃槍管長度的前提下,適當增大槍管口徑,裝填更大的彈丸,增加裝藥量提高殺傷力的想法全部寫下。

因為這時期鐵料的技術水平不算好,所以魏廣德也提到可以適當增加管壁厚度,防止炸膛。

其實,這點就算魏廣德不寫,那幫工匠也是知道的。

但是,魏廣德寫上去,才好接下來後麵的設計思路,那就是給鳥銃前端增加槍夾。

按照這個思路製造出來的鳥銃,破甲威力肯定足夠大,但是槍支重量增加,單兵手持更加費勁,同時後坐力提高也會影響到射擊精度。

槍管處安裝支架,可以完美解決這種新式火槍的穩定性,保證射擊精度。

寫完條子,魏廣德放下筆等墨跡乾,這時候才有些後知後覺,當初習慣了鳥銃就覺得很好,可卻沒想到破甲威力的問題。

第(1/3)頁

第(2/3)頁

那會兒一門心思想著開發長身管的加農炮,也就是紅夷大炮,卻忘記了鳥銃這種最普及的火器發展,實在是不應該。

前身曾經還自詡為半吊子軍迷,居然都沒想到指導下工部開發後續的步槍。

是的,受到此事的影響,魏廣德開始考慮是不是該發揮自己的金手指,指點下明朝武器的發展方向。

想到這裡,魏廣德在書桌後靜靜坐了一會兒,仔細思考一番後,又拿出一張紙鋪開,提筆就開始書寫起來。

這張紙條是寫給工部的,隻提到兩點,一是研發威力更大的火藥,二就是提出了定裝子彈的思想,要求用油紙包裹定量火藥,並在頂端粘上彈丸。

關於火藥,魏廣德對後世火藥發展知道的不多,但是有印象,那就是火藥的發展潛力其實更大。

相同的火器,使用不同的火藥,射程和威力都不一樣。

甚至,一些燃燒效果更好的火藥,在武器不變的情況下,不得不減少裝藥來保證發射的安全。

至於定裝子彈,魏廣德也是不得不按照未來火器的發展曆程一步步來。

魏廣德當然知道金屬定裝彈的好處,但是誰叫這個時代的技術達不到那樣的工業水平。

就算大明的能工巧匠能夠手工挫出子彈來,可不能實現工業化生產,也根本就沒有實用價值。

所以到了後世,才有許多人說子彈其實才是槍的靈魂,沒有子彈的槍還不如還不如擀麵杖好使。

手持火藥動能武器最早能扯到宋代,《宋史·兵誌十一》壽春府「造突火槍,以巨竹為筒,內安子窠,如燒放,焰絕然後子窠發出,如炮聲,遠聞百五十餘步」。

當時用竹子做的槍管,然後那個子窠就是火藥,雖然兵誌上沒有說明這貨的彈到底是個啥,然而從現代明軍使用的彈丸看,無外乎就是小石子一類的東西,估計後期才有人往裡麵放鉛彈。

什麼東西都往裡麵塞,用起來就類似於後世的噴子。

現在則是彈丸和火藥分開存放,大明和西方的鳥銃手隨身就帶著兩個袋子,分彆裝火藥和彈丸。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才出現了定裝子彈,但魏廣德知道這火器的發展規律,再有新的引火方式,讓火器也隨之發生改進,變得越來越先進。

其實魏廣德最初有想過把小號佛朗機炮作為藍本開發大明的步槍,好吧,還是一步到位直接開發的無殼彈。

後世進入新世紀,西方國家還在開發幾種無殼步槍,甚至都出現了成品,但是一直沒有獲得部隊青睞列裝。

不過佛朗機的理念雖然契合後世步槍的發展思路,但現在這個時代的氣密性讓他根本無法保證殺傷力。

金屬材質也不能達到使用的標準,根本沒法把

佛朗機炮做的和鳥銃一般大小。

即使是小號佛朗機炮,操作也需要兩名士兵一起操作才能快速發射出去。

魏廣德把想法寫好,至於後續那就是工部的事兒,他不可能親力親為。

而且就算他親力親為,其實以他的水平,也不可能比那些工部大匠做的好,去了反倒是添亂。

叫來張吉,把兩張紙條交到他手裡吩咐道:「這兩張條子,你下去抄錄一份,明日一早分彆送到工部和兵部兩位大人手中。」

「是,老爺。」

張吉好歹也跟著魏廣德念過書,雖然做不出好文章,但抄抄寫寫還是沒問題的。

至於現在雲南方麵遇到的棘手問題,魏廣德也束手無策。

隻能是充分發揮明軍火器的長處,集中使用佛朗機炮轟擊敵軍前陣,等打垮了前陣後,再用鳥銃對其後的輕步兵進行殺傷。

明朝自始至終都對大口徑的火炮情有獨鐘,自正德朝接觸到佛朗機炮,意識到它的威力後,從嘉靖朝到隆慶朝再到現在萬曆朝,對佛朗機炮都偏愛有加,每年都會鑄造大量火器裝備全軍。

除了在內地衛所,隻要是邊鎮,其實要湊出百門大小佛朗機炮還是很容易的。

這次李成梁那裡,魏廣德還專門讓南北兵部調運火炮支援雲南,所以魏廣德並不擔心李成梁會對那什麼藤牌就束手無策。

至於譚綸信中提到李成梁向朝廷哭窮,要這要那,不過是個策略,強調自己的難處。

可這有用嗎?

魏廣德其實對李成梁的印象並不大好,或許是因為遼東的原因。

第(2/3)頁

第(3/3)頁

所以這次雲南之行真的事關李家的興衰成亡,隻要失敗,李成梁必然會被一擼到底,以後也不會再有帶兵打仗的機會。

李家,或許他唯一還會給機會的隻有李如鬆,畢竟三大征這位可是參加了其中兩次戰役。

人的名樹的影,魏廣德還是願意給他機會的。

第二天,魏廣德去內閣辦公,也就把兵部的事兒徹底拋到腦後。

這段時間戶部被召進內閣非常頻繁,沒辦法,從四月開始江南各地就開始頻發水患。

四月徐、淮大水,五月,淮安、揚州諸處又發生水災,六月初一日,浙江杭州、嘉興、寧波、紹興四府,大水海溢,湧高數丈。人畜淹沒、廬舍倒塌無算。蘇州、鬆江、常州、鎮江諸府亦大小水災。

為此,各地撫、按官紛紛上疏請求減免田租、救濟災民。

戶部令撫、按官選派賢能官吏,從公調租,分彆輕重,以便酌情處理,又說:淮、揚等處減租救濟所費錢糧,總計應征並已發出的已達銀五六十萬兩。

國家經製,各有正項,非專一方,雖緩急之勢當知,而無已之求難繼。

而且救荒無奇策,求其策之善者,全賴有司首先選派不擾民的廉能官督治地方,其次是根據實際情況就地設法解決困難。

如果單純依靠國家救,不僅不能及時解決困難,而且以國家之大,國家財力亦難以滿足。

戶部為此,上奏內閣,請求對各地貪酷成性及年老有病、且已經無法勝任本職的官員罷免。

對此,魏廣德有不同意見,建議還是等水患平息後再由都察院派出禦史核查、罷免。

在這個救災的關頭任免官員,實在是不智。

要知道,朝廷真這麼做,怕是。

到時候不顧民間百姓死活,一味瞞報災情可怎麼辦?

隻不過魏廣德的反對,這次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畢竟,這次參與討論的官員是以張居正派係為主,不管是戶部的王國光還是吏部的張翰,都認為應該儘快

罷免不稱職官員,免得他們在這個時候禍害百姓。

魏廣德爭不過,也不爭了,讓張派放手施為。

不過在心裡,多少還是有些不痛快。

其實,兩個策略無所謂對錯,隻是站在不同位置看待問題。

畢竟朝廷定下的章程,其實都是雙刃劍,有好有壞,就看

反正魏廣德對大明官員的操守沒什麼信心,對處事效率也不看好,才擔心因此會讓喜多無辜百姓枉死。

而此時,舊港方向終於有消息傳來,在大明南海水師南下後,對周圍番邦發出公文,明確舊港宣慰司地位後,包括亞齊、巴章等鄰邦都沒有人提出異議,也沒人敢提出質疑。

開玩笑,大明近三百艘戰船就停在舊港,誰要是不服,可不就是給大明出手教訓的理由。

即便是馬六甲的葡萄牙人,在得知大明要恢複所謂舊港宣慰司後,也表示理解和接受,並願意和舊港持續進行貿易。

不過,這些都是早有預料的結果,魏廣德最關心的飛龍國殘部也有了消息,俞大猷收攏近四千人馬可用於在緬甸用兵。

結合南海水師可動用兵力,在不從南洋藩國借兵的前提下,南麵攻緬可動用六千餘人。

局勢,已經對大明越來越有利了。

免費閱讀.

d qq

qq

read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