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引導船讓出位置,明國戰船也沒有靠向馬六甲城,而是繼續沿著主航道航行。
“怎麼回事?洛佩斯·西奎拉,你能不能給我一個解釋?”
總督奇怪的問道。
“抱歉,我無法回答。”
西奎拉搖頭苦笑道,“他們不需要我們引導.咦,他們是要直接穿過海峽嗎?”
此時,在這條後世被稱為馬六甲海峽的黃金水道裡,十餘艘大明戰船排成兩列縱隊破浪而來,並沒有要停靠的意思,直接穿城而過。
就在葡萄牙總督鬆了一口氣,開始盤算起明國海軍穿過這裡進入印度洋以後要做什麼,更遠處一支更加龐大的艦隊逐漸出現在他們眼中。
“天呐。”
十餘艘戰艦組成的艦隊已經很龐大了,沒成想在他們身後,還有更多的戰艦。
“明國人要做什麼?這麼多戰艦,他們難道要攻打什麼地方?”
在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來,商船隊最多就是幾條船,如果出現十多條船出沒,一般都是懷有敵意,或者正在執行作戰任務的。
這也是一開始他以為明國戰船出現在這裡,是為了那個什麼蘇丹國來的原因。
當初葡萄牙人通過武力占領這裡,馬六甲城的城主馬末沙就曾經派人向明國求助。
不過當時大明的正德皇帝雖然憤怒,但並沒有因此就出兵幫助他複國,而隻是讓斷絕了大明和葡萄牙人的貿易。
這樣的行為,當然不會讓葡萄牙人退讓。
他們已經在印度洋西麵的蒙巴薩和中間的印度半島果阿建立了貿易據點,現在控製馬六甲城,他們的控製權已經覆蓋了整個印度洋。
也就是之後,大明遭遇倭亂,而在壕鏡的葡萄牙人選擇幫助大明抵抗倭寇,雙方關係才開始恢複接觸。
此時葡萄牙總督麵色嚴肅,舉著望遠鏡不斷觀察明國戰艦的動向。
他最擔心的就是明國艦隊突然轉向,向著馬六甲城衝來。
而先前過去的那支分艦隊,是去海峽西端封鎖海峽的部隊。
雖然,明國的戰艦在葡萄牙人眼中算是很落後的戰艦,但架不住船多。
而且,葡萄牙在馬六甲的兵力有限,而他們就算把消息傳遞出去,等到果阿、卡利卡特等地組建援軍趕到,他們馬六甲城怕是早就被明國人攻占了。
“我不知道,閣下。”
洛佩斯·西奎拉是葡萄牙海軍軍官,長期擔任護衛艦隊指揮官,現在步入中年選擇留在馬六甲城,擔任這裡的城防司令。
好吧,這是他到任後麵對的第一個危機,龐大的明國艦隊正在逼近。
“我們的戰艦有多少?”
“四艘,如果他們真的要對這裡動手,我們隻能用炮台火力牽製他們,讓戰艦衝出去,去果阿搬救兵。”
洛佩斯·西奎拉馬上做出了回答,“所有人集結到炮台周圍,在那裡憑借我們的大炮,或許還可以抵抗一陣,直到援兵趕到。”
馬六甲沿海而建,自然沒有高大的城牆,隻是在山頂炮台附近修建了較為堅固的棱堡,可以抵抗外敵入侵。
這也是葡萄牙因為國力稍弱,沒有辦法的選擇。
那些低矮的城牆,他可不相信能夠擋住氣勢洶洶而來的明國軍隊。
通過和壕鏡的聯係,洛佩斯·西奎拉知道明國軍人已經可以非常熟練的使用火器,戰力不俗。
這都是這些年圍剿倭寇練出來的軍事技能,也迫使一直不怎麼重視還有的明國重新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海上。
“真是該死,那幫矮子真該死。”
想到這裡,洛佩斯·西奎拉在心裡咒罵道。
按照他知道的消息,如果沒有倭國那幫矮子侵擾明國,或許他們的政府根本就不會重視海洋這個大寶藏,更不會組建眼前這隻龐大的艦隊。
即便他們曾經有過這樣的艦隊,那都是過去式了。
葡萄牙人進入印度洋後,也多次聽說大明水師在百多年前的壯舉,曾經遠航到非洲一些地方,那裡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故事。
甚至最初,他們葡萄牙人的商船抵達的時候,還被當地人誤以為是明國的船隻。
不過,他們擔心的事兒終究沒有發生。
明國南海水師的戰艦並沒有靠向馬六甲城的意思,而是沿著航線繼續前進。
第(1/3)頁
第(2/3)頁
“司令官閣下,剛剛炮台上傳來消息,明國分艦隊在航行到城市最西端後開始一百八十度轉完,看樣子他們是要回到這裡。”
這個時候,門外有傳令兵進門,傳遞給他們一個驚人的消息。
“總督閣下,我需要出去安排一下,請你儘快起草求援的書信。”
洛佩斯·西奎拉聽到明國艦隊去而複返,心中不祥的感覺更重了,急切對總督說道。
“好。”
葡萄牙總督離開窗戶,回到屋裡辦公桌後,提著蘸水筆快速書寫了幾份求援的書信,簽好名字,從抽屜裡取出印章蓋上,交到洛佩斯·西奎拉。
西奎拉離開以後,總督重新回到窗戶前,舉著望遠鏡繼續觀察明國艦隊的動向。
西麵,先前穿城而過的明國分艦隊已經出現了,它就在明國主力艦隊另一側。
兩支艦隊保持著嚴整的隊形相向而行,絲毫沒有互相阻礙。
“明國的海軍訓練的很不錯,除非集結印度洋上所有的戰艦,否則還真沒法獲得勝利。”
葡萄牙總督在心裡嘀咕道。
“來人,叫夫人過來一下。”
總督對著外麵喊道,有下人應聲去叫人了。
西奎拉已經去安排艦隊突圍,還有布置炮台周圍的防禦,而他也得讓家人收拾東西,準備前往炮台暫住一段時間。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縮影,一切以實力為尊。
當一個不明來意的龐大勢力出現後,十有八九就是奔著占領和掠奪來的。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沒少做這樣的事兒,他們自然也相信明國人會這麼做。
不過,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
當總督夫人還在指揮著印度仆人收拾家中財物的時候,大明南海水師二百餘條大小戰船已經完成了這次的武力示威行動,有序的退出馬六甲海峽,向著蘇門答臘島舊港方向前進。
雖然馬六甲海峽在地球儀上就是那麼小小的一點,但是放到眼前,那還是很有段距離的。
但說南海水師進入馬六甲海峽繞行一圈,就差不多多跑了六七百裡。
出了海峽到舊港,還有七八百裡的距離,也就是說,水師這次多走了千多裡才返回舊港。
雖然辛苦了些,但是俞大猷和鄧子龍卻也覺得是值得的。
就憑著最後,馬六甲城裡混亂的街道,還有碼頭那些倉皇出逃的水手,炮台上隱隱戳戳增加的不少人手,他們覺得葡萄牙人應該是被他們嚇住了。
其實許多人並不知道,最初的馬六甲城是個貧窮落後的沿海城市,是室利佛逝國一個逃亡的王子拜裡米蘇拉帶領大約3000手下來到這裡,建立起馬六甲蘇丹國。
不過很快,明成祖朱棣派遣使節尹慶來到當地,使馬六甲與明朝建立了直接聯係。
大約兩年之後,下西洋的鄭和船隊也造訪當地,一些記載顯示鄭和本人可能在當地逗留了6天。
拜裡米蘇拉本人還組建了一個多達540人的訪問團,隨鄭和艦隊親自來到了中國對明朝進行朝貢。
而明成祖也正式冊封他為馬六甲國王,此後馬六甲正式成為了明朝的朝貢國,也籍此擺脫了暹羅的控製。
而在此之前,麵對暹羅的壓力,馬六甲蘇丹國選擇向暹羅國稱臣納貢,據說必須每年向暹羅阿瑜陀耶進貢40兩黃金。
明朝勢力的介入,讓馬六甲蘇丹國擺脫了暹羅的控製。
之後,明朝得知暹羅阿瑜陀耶王朝和越南後黎朝有意入侵馬六甲之後,還都曾遣使對其進行警告,幫助馬六甲避免了戰禍。
所以,實際上很早前,鄭和是對馬六甲地區很感興趣的,不許其他勢力染指,甚至派人幫助馬六甲城的建設。
不過後來,因為鄭和派兵剿滅了盤踞在南海的海盜,獲得了舊港的控製權,大明順勢建立了舊港宣慰司。
舊港宣慰司雖然不在馬六甲海峽內,但位於海峽東端出口不過幾百裡,依舊可以有效控製海峽,所以大明的注意力就從馬六甲城轉移到舊港。
而此時的舊港城中一個大宅子裡,一群漢人也聚集在這裡商議著大事兒。
大明南海水師出兵呂宋剿滅林鳳海盜集團,並且和呂宋的西班牙人瓜分呂宋的消息,早就從爪哇島傳到了這裡。
一開始,這裡的漢人還兀自不信。
要知道,留在這裡的漢人,隻有極少數是當初隨鄭和下西洋留下來的,大多都是前朝或者倭亂後跑到南洋謀生路的。
現在大明朝廷是個什麼樣子,他們多少也知道。
特彆是舊港西北方向,還盤踞著所謂飛龍國殘部,他們也帶來了不少大明的消息。
第(2/3)頁
第(3/3)頁
“大家說說吧,從呂宋傳來的情報,說大明水師這次南下,就是為了重建舊港宣慰司的,雖然有人發現他們先去了馬六甲城,但無風不起浪,馬六甲城以前就不是大明的領地。
想來這次,大明也不會用武力去占領那裡。
倒是我們舊港,過去是有宣慰使的,是屬於大明的領地,他們應該很快就會來到這裡。”
為首之人開口以後,其他人此時都低著頭,默不作聲,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見眾人都不說話,那人又說道:“大明朝廷如果要恢複舊港,我們當然是不能抵扣的,隻能全力配合,你們認為呢?”
此時舊港雖然名義上還屬於巴章王國,但現在巴章王國影響力已經大幅減弱,疲於應對馬打藍貴族的壓力,所以現在的舊港實際上還是由屋裡十幾個漢人家族在控製。
畢竟,舊港這裡總人口不過萬餘人,其中半數是漢人。
也因為有了這樣的宗族之力,所以他們才能在南洋這個混亂的地方立住腳。
又因為他們經商居多,所以在與夷人貿易過程中,也購買到一些火器用以自保。
“朝廷如果要回來,那當然最好,總比被其他王國掌控強。”
“未必,朝廷那些貪官汙吏,收起銀子來可比那些蘇丹、國王還要狠。
和這些人打交道,可以訂立契約,按時繳納一些金銀,他們就不管我們這裡了。
可是若朝廷管理這裡.”
“可惜,施家人都離開了,否則讓他們請出當年永樂皇帝賜下的詔書,或許還能讓我們自治,每年朝貢。”
提到舊港很快就要被納入大明朝廷的管理之下,商人們自然擔心不已,不由得又想起早輩介紹當年的情況。
七嘴八舌議論一陣子後,終於意見逐漸統一。
“那好,等大明水師到來以後,我們先和他們談談,看看朝廷到底是個什麼章程。
在這裡說好,如果朝廷要從我們當做找個人做這裡的官兒,大家應該知道怎麼做。”
其實,所有人都清楚,在當地人中找人做官,不過是朝廷為了儘快掌控這裡做出的臨時舉措。
這裡的所有人,就算能識文斷字,可沒有參加過朝廷的科舉,沒有功名在身,朝廷是不會承認的。
“至於征稅,這個就得和朝廷說清楚,怎麼征收,若是談不攏,我們就聯係北麵那幫人。
想來,朝廷水師到此,未必沒有他們的緣故。”
說道這裡,那人看向桌邊幾人,詢問道:“幾位當家的怎麼說。”
一張圓桌旁坐著七個老人,是舊港實力最強的七個家族的族長。
其餘幾家勢力稍弱的,則隻能坐在後麵,話語權不大。
不過雖然實力有差距,但大家的目的其實一樣,那就是保住家族數百年在舊港經營的成果,不至於被大明朝廷奪了去。
“最好談攏,各家湊錢,每年向朝廷進貢,由朝廷保護舊港,這對於我們各家來說也是好事兒。
現在夷人越來越多,聽說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夷人到此。
他們的行事風格,想來大家心裡都有數的很。
之前讓大家夥兒貿易的時候儘量購買一些火槍火炮,不也是為了自保嗎?
大明朝廷的實力,若不進入南洋,自然就得靠我們自己。
可既然他們回來了,自然就是這裡最強大的力量。
或許依靠朝廷的實力,我們的生意會做的更大也未可知。”
那人話說完,也有人附和到:‘商人繳稅天經地義,隻要合理,我們還是願意承擔的。’
“是啊,隻要能夠保護我們,繳稅不多的話,我們林家不反對。”
“鄭老爺,還是你代表我們和朝廷談吧。”
d qq
read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