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看見林彥武這個小年輕,手裡頭大包小包拎著不少東西從小轎車下來進了屋子。
柳嬸子、王大叔、李大哥等幾戶人家全都小聲議論著林彥武的來頭,唯有花大爺家裡死寂一片,不知道的還以為房子裡不住人呢。
尤其是花富國,這會兒感覺後背森森的冷,這兩天他特地打聽過了,猴子三人被廠裡保衛科抓了,家裡頭正四處籌錢“贖人”呢。
薑煞神的規矩大家都知道,一旦犯在他手裡,要麼拿出讓他滿意的數目贖人,要麼秉公辦理,審完送派出所那邊走程序,然後進三蘿卜。
不知道是因為心虛還是其他原因,花富國這兩天總感覺東門那幾個保安看他的眼神都不對。
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花大爺家的裡屋才發出一聲長長的歎息,隨即再次陷入無儘的沉寂之中。
林彥武跟個沒事人一樣,該上班上班,該下班下班。
回家剛一進院子,住在左右兩邊廂房的趙大爺和許大爺就從李大爺就出來了,跟他們一塊兒出來的還有個中年人:
“彥武,下班回來了?”
“哎,趙大爺,李大爺,您二位吃了沒有?”
這兩位是退休的年紀,孩子們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如今正是享福的時候。
林彥武搬進院子之後,對他態度說不上有多熱情,但也沒有太過冷淡。
“吃了吃了,彥武,這位是青鳥雜誌的溫編輯,說是你在他們雜誌社發表了文章,今天特地過來找你的。”
這次說話的是趙大爺,他特地提高嗓子,好讓院子裡的住戶都聽到。
“林彥武同誌,沒想到你竟然這麼年輕!”
溫昌祈雖然聽自己那遠了好幾層的堂哥說過,林彥武是個年輕人,但真正見到之後還是很驚訝。
不論是“家鄉的公糧路”還是後來的風聲,從文風和文筆來看,都不應該出自一個年輕人之手。
“哈哈哈,您太客氣了。”
林彥武客氣了一聲,又跟李、趙兩位大爺道了聲謝,這才帶著溫編輯進了屋子。
溫昌祈雖然是第一次見林彥武,但是雙方通過兩次信,也算熟悉,簡單的客氣幾句之後就開口直奔主題:
“彥武,這次來我是想問問你的意見,你的風聲賣得特彆好,日報和晚報那邊也想轉載,你看……”
林彥武知道,轉載也是有稿費的,當即便答應:“沒問題。”
溫昌祈點點頭:“成,那我向他們轉達你的態度,到時候讓他們來找你詳談。那個……最近有沒有準備新書?”
最後一句話,才是溫昌祈此行來的真正目的。
如今這個年代,想要找個好作者,不是一般的難。
他們這些編輯每天都坐在辦公室,一次又一次地翻開成堆的稿子,為的就是在一堆砂礫中發現一顆明珠。
這個工作雖然枯燥無味,但是為了不錯過任何一顆明珠,所有的編輯都是日複一日地重複著。
林彥武笑笑:“這……我現在有廠裡有翻譯任務,暫時沒想過新書的事情。”
“哎呀,你要想啊,怎麼能不想呢?工作是要乾的,但是作品也是要寫的,你可要抓緊著點時間。”
溫昌祈急抓耳撓腮,好容易遇上一個這麼有能力的作者,自己可要多催著點。
溫昌祈和林彥武在屋子裡談論新書的事情,屋子外麵的幾戶人家全都集中在李大爺和趙大爺家詢問剛才的情況。
“趙大爺,那林彥武真的寫書了?”
最先問的是柳大嬸,在這之前她一直自詡為院子裡最有學問的人,他們家四個孩子個個都是讀書的料,要不是爹媽教育得好,他們能有今天的本事?
雖然吧,念書認字他們兩口子比不過院子裡一些人,但論教育孩子,彆說整個院子,就算是周圍這一片的院子,也沒幾家能比得過他們家。
“那是,人家溫同誌可是青鳥雜誌的編輯,工作證都給我看了,說是林彥武寫的小說賣得特彆好,名字叫風聲。”
趙大爺和李大爺兩家,倆兒老頭,倆兒老太太,平日裡不摻和院子裡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因此在花大爺有意無意的舉動之下,其他人也很少來他們家串門。
因此,這些年家裡頭一直冷冷清清的,再加上兩個老頭打心底看不起花大爺這樣的,這兩年越發是關起門來過日子。
可是,上了年紀的人,哪有不愛熱鬨的?
今天沾了林彥武的光,兩家屋子裡也熱鬨了一回。
唯有花大爺一家冷冷清清的,三個鬨騰的孩子這會兒都悄悄地吃了飯,自覺地去裡屋寫作業了。
沉默良久,等到院子裡的熱鬨散了,溫昌祈這邊也談得差不多了,林彥武把他送出了院門,回屋的時候幾個鄰居看他的眼神都變了。
“彥武,剛才李大爺和趙大爺說的都是真的?你真的寫書了?”
李勝利率先開口詢問,他今年28歲,是車間的電工,住在花大爺家隔壁,四個孩子跟花大爺三個孫子玩得很好,兩家的關係也親近一些。
“李大哥說笑了,我就是在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小說而已,不是書,不是書。”
林彥武非常謙虛地裝了個叉。
“哈哈哈,你也很厲害了,怪不得這麼年輕就能當上乾部呢。”
李勝利哈哈一笑,柳嬸子和王大叔一家也跟著點頭附和。
王大叔直接照著自己兒子後腦勺就是一巴掌:“國峰你今年也十九歲,多跟人家彥武學學。”
王國峰臉上閃過一絲窘迫,不過看向林彥武的時候點頭哈腰地笑了笑:
“彥武哥,你剛來城裡,有個什麼跑腿打雜的活兒儘管使喚我。”
林彥武笑笑:“成,有事兒一定找你。”
老柳家和老李家見狀,雖然心底羨慕,但也沒有辦法,他們家孩子還小,沾不上這個光。
進了屋子,林彥武又進入枯燥的翻譯工作中,然後是洗漱熄燈睡覺。
躺在炕上,他翻來覆去地睡不著,想著和溫昌祈的談話,他當翻譯是為了謀生,寫小說算是興趣愛好。當然,主要是還能掙錢。
如此一想,那就再寫一本,不過寫什麼內容他一時間沒主意,需要仔細想想。
這兩天,徐主任再沒有出現過,林彥武也樂得清淨,星期六下午下班,他提前去福臨門訂了一桌,等著薑尚武和幾個保安。
福臨門這樣的地方,保衛科的這些保安,也就知道門朝哪邊開。
林彥武提前訂好了包廂,等幾人來了之後就開始上菜,包括林彥武在內一共七個人,點了八菜一湯,五個葷菜,三個素菜,然後一人一碗麵條。
薑尚武和他的五個兄弟一見這滿桌子的菜,臉上忍不住就露出笑容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菜的質量代表著林彥武對他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