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個未來的快遞 > 第93章 蒸汽機項目正式立項

第93章 蒸汽機項目正式立項(1 / 1)

推荐阅读:

得到魏武的命令,宋忠沒過多久就趕回來了。

隨後工匠們懷著對新事物的向往,一個個排著隊拿對講機嘗試。

見狀,魏武乾脆把自己手裡這個也交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去體驗。

就這樣大概過了半個時辰,眼看差不多了魏武才將對講機收回來。

隻是工匠們對於對講機的好奇,明顯不是輕易就能打消的。

在魏武收回之後,孫嘗忍不住再次站了起來。

“爵爺,您剛才說這個對…對講機,可以將聲波轉化成電磁波,那電磁波是什麼?”

“電磁波…這個我解釋了你們暫時也聽不懂,目前你們的基礎不夠,需要學習。”

說完魏武示意孫嘗坐下,隨後才看著眾人開口說道:

“見識過對講機的神奇,你們還認為無風無帆無人劃槳的船就不能動嗎?”

“古人能造出木鵲和木牛流馬,如今我們就能造出蒸汽機,讓船隻無風自動。”

“但這件事我一個人做不到,需要你們和我配合,一起將它創造出來。”

其實憑良心說,即便見識到對講機的神奇,工匠們對蒸汽機還是沒什麼信心。

因為對講機和魏武說的蒸汽機,完全沒有任何共通的地方。

他們實在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其實歸根結底還是認知的問題。

魏武也明白這點,所以在眾人沉默之時,他給了他們一個具體的概念。

“你們應該都燒過水吧!當水壺燒開的時候,壺蓋是不是會被熱氣頂起來?”

工匠們看著魏武,不知道他為什麼提起這個,但還是齊齊點頭。

“我所說的蒸汽機,就是類似這種原理,將蒸汽利用起來轉化成動力。”

“可是爵爺,壺蓋那點力量,用手就能按住,如何能用以驅使大船航行?”

魏武剛說完,宋忠再次發出疑問,隨後魏武也給出了答案。

“那你有沒有發現,當你頂住壺蓋的時候,壺嘴那頭就會噴出大量熱水。”

“因為水蒸氣有了宣泄的出口,所以你才會認為它沒什麼力量,輕易就能按住。”

“你若不信,可以找孫嘗讓他幫你製作一個沒有壺嘴的水壺,再將壺蓋密封好。”

“到時候你再燒水試試,不過我勸你人要離遠一點,小心爆開的水壺把你炸死了。”

聽完了魏武說的這番話,工匠們一個個全都低頭沉思了起來。

這個時候,他們心中好像對熱蒸汽有了那麼點概念,隻是還不是很多。

就在他們深思之時,魏武再次開口。

“我有很多東西都可以教給你們,隻是萬丈高樓平地起,任何事都有打基礎的過程。”

“接下來,你們要一邊跟我學習,一邊用你們學到的東西,幫助我將蒸汽機造出來。”

“記住,這將是你們一生最大的機遇,一個能讓你們以工匠身份名留青史的寶貴機會。”

說完不等工匠們反應,魏武就開始擺弄桌上的手機和投影儀。

當投影儀畫麵出現在牆壁上的時候,工匠們再次被震驚了。

之前看到對講機的時候,他們還能說話,還能驚歎。

可是看到眼前這一幕,他們連話都說不出來,因為全都被嚇傻了。

好半晌終於有人回過神來,伸出手顫抖著指向牆壁。

“爵,爵,爵爺,此,此物…可是仙,它,它為何,我……”

見這人磕磕絆絆愣是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魏武乾脆揮手將他打斷。

“行了,不是仙器,記住我們是皇家科技研究院,這裡所有的東西都是科技產物。”

“也許現在你們不懂將來也不懂,但隻要你們願意跟我學,抱著探索求知的心態。”

“我相信隻要日子有功,有朝一日你們就能懂,甚至創造出讓彆人不懂的東西。”

聽完了魏武說的話,工匠們不僅沒有冷靜,反而全都激動了起來。

眼前發生的這一幕,將它說是神跡也不為過。

但長樂伯卻告訴他們,這是人力創造出來的,而且還願意教他們,如何能不激動!

好在激動歸激動,工匠們並未擾亂魏武的課堂,反而滿是期待的看著他。

就在眾人滿懷期待之時,魏武伸出手指在手機屏幕上輕輕一劃。

下一秒,牆壁上就被投映出了一張往複式蒸汽機的結構圖。

(插圖在作者說)

一開始工匠們都為這投影的畫麵所震驚,但很快他們就轉移注意力。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結構圖上麵。

其中最關注的當屬木匠,因為他們的手藝和結構有最直接的關係。

隨後在魏武照本宣科的講解下,工匠們了解了蒸汽機的運作方式。

緊接著魏武又切換到下一張圖,一張一張的給工匠們講解。

節氣閥、離心調速器、蒸汽鍋爐、安全閥、壓力表等等。

這些東西聽上去好像很複雜,但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最起碼對魏武來說不簡單,很多東西說起來容易,親自上手就知道多難。

現代人都知道用石英砂就能燒製玻璃,可有多少人真能在家燒出來?

這道理就和現在的蒸汽機是一樣的。

好在魏武隻需要說就行了,剩下的製作問題交給工匠去處理。

這次從工部挑選的工匠之中,將三名火器工匠除開。

剩下的鐵匠六人,木匠七人,瓦匠四人,其他各類工匠加起來六人。

心中盤算了一會,魏武便有了決定。

原本他還有些擔心,製作蒸汽機的材料問題能不能弄出來。

後來經過了解,完全放心了,古人的智慧並不比後世差。

焦炭的製作方法早在宋朝就已經有了,高爐甚至比焦炭出現的更早。

大明朝基本就是以高爐的方式煉鐵,隻不過現在的高爐還比較簡陋。

“孫嘗,你們鐵匠一共六人算作一個小組,你就是鐵匠組的組長。”

“接下來你要做的是,將圖紙上這些配件製作出來,要求要精準。”

“氣缸體和基座用鑄鐵製造,曲軸和連杆用熟鐵或軟鋼,密封活塞環用銅。”

說完魏武又看向宋忠。

“宋忠,你們七個人就是木匠組,你當組長,主要負責將圖紙研究透徹,配合孫嘗打造配件。”

“另外研究圖紙的同時,我要你們在江邊打造一個水車,將來咱們要自己建煉鐵高爐。”

最後魏武看向那四個瓦匠,還有一名石匠和一名雕匠。

“你們六個是建造組,建造高爐的事情交給你們,圖紙在這裡,你們看看吧!”

說話間,魏武單手劃過手機屏幕,一張標準且完善的圖紙出現在牆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