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個未來的快遞 > 第334章 朝議討伐倭寇,文武百官反對

第334章 朝議討伐倭寇,文武百官反對(1 / 1)

推荐阅读:

正常情況下,現在這個時間點早朝應該已經結束了。

然而這段時間發生了太多事情,曲阜孔家被滅門,白蓮教禍亂整個山東。

這些事情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太多,朝廷需要處理的問題也變得繁瑣和複雜。

以至於這幾天大臣們不僅天不亮就要上朝,而且直到中午才能下朝。

就比如今天,現在已經是午時了,文武百官還在奉先殿商討國事。

好在事情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不少官員心中已經在期盼著下朝回家填報肚子。

然而就在他們等待朱元璋開口宣布退朝之時,一名禦史從官員隊列中走了出來。

這一舉動,引得其他官員紛紛側目,不少官員看這禦史的眼神都有些不滿了。

心想都快要下朝了,這個時候你還站出來做什麼,有事不能明天上朝再說嗎?

然而這些官員的眼神並沒能對這名禦史有任何的阻礙。

隻見他快步走出隊列,躬身對朱元璋行禮之後緩緩開口說道:

“啟稟陛下,臣近日有所耳聞,我朝駐紮在嘉興乍浦的水師正在加緊練兵。”

禦史有風聞奏事的權利,所以,官員們並不意外這禦史隻是耳聞就敢上奏。

隻是,他們聽完了禦史說出來的內容,全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在這朝堂之上,但凡隻要說起和軍隊有關的事情,那就一定不是小事。

何況這禦史說的練兵,要知道隻有在準備出征之前,軍隊才會加緊練兵。

所以,這禦史說完之後,奉先殿中的所有官員全都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原本是打算讓自家老二來引出這件事,然後再和百官宣布。

結果誰曾想他這邊還沒開始,禦史倒是先一步把這件事拿出來說了。

不過既然都有人拋磚了,他也正好把玉丟出來。

“沒錯,是咱下的命令,讓水師加緊練兵以備後用,你倒是消息靈通啊!”

聽到朱元璋的回答,奉先殿中的文官全都皺起了眉頭,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

但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隻是他們不皺眉頭也不行了。

如今西南那邊正在開戰,戰事雖然正朝著好的方向在發展,但耗費依舊巨大。

其次,山東那邊白蓮教作亂,藍玉正在領兵剿滅反賊。

雖然這次隻是剿滅白蓮教這種上不得台麵的角色,戰損兵力不會有多大傷亡。

但是要明白一件事,軍隊這種機構隨便一動就是錢,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如今國庫還能支撐這兩處的開銷,可一旦再開戰端,那國庫就不一定能撐住了。

也難怪這些文官會有這種表情,恐怕也就隻有聞戰則喜的武將還能笑得出來。

坐在龍椅上,朱元璋將文武百官臉上的表情全都看在眼裡,但他卻沒說什麼。

其實他又何嘗不明白這些人心裡在想什麼,文官想要安穩發展,休養生息。

武將想要上陣殺敵,獲取軍功,雙方都沒什麼不對。

如果不是魏武,他朱元璋也不會妄動刀兵,但是既然知道了倭寇那邊的情況。

那這刀他是非動不可,玉皇大帝來了也攔不住他,他說的!

就在朱元璋沉默之時,這名禦史又再次開口說道:

“啟稟陛下,臣,有一件事想要詢問兵部尚書唐大人。”

朱元璋大手一揮直言說道:

“允!”

得令後,禦史直接轉身看向隊列之中的兵部尚書唐鐸。

“唐大人,下官請問大人,是否近期又有倭寇浪人侵擾我大明沿海城鎮百姓?”

聽到自己被人點名,唐鐸立刻從隊列中走出來。

先是給朱元璋行了一禮,然後才轉頭看向這名禦史說道:

“本官,並未收到消息說沿海有倭寇侵擾,不知你是從何處聽聞?”

聽到唐鐸的詢問,禦史沒有給他回應,而是轉過頭來看向龍椅上的朱元璋。

“陛下,既是沿海並無險情,臣鬥膽詢問一句,陛下可是準備再起刀兵?”

不得不說這禦史現在的舉動,多少是有些欠揍,但周圍的官員們卻沒覺得不對。

原因很簡單,這人是禦史,禦史基本都是這個揍性,官員們早就習慣了。

不止是這些官員,其實就連朱元璋也都習慣了。

隻要不是太過分的事情,基本上朱元璋也不會因為這個而對禦史降罪。

更何況,他現在就是希望把東征倭寇的事情拿出來說,就更不會因此生氣。

所以,在禦史說完之後,他沒有絲毫隱瞞,立刻就給出了答案。

“你想的沒錯,咱下令讓水師加強訓練,就是為了來日征討東海倭寇小國。”

朱元璋話音剛落,整個奉先殿裡一片嘩然,緊接著數名官員就站了出來。

“陛下,不可呀!!!”

“陛下三思啊!”

“兵乃是不祥之器,不可妄動呀陛下!”

這些官員紛紛開口勸阻的同時,那名禦史也再次開口說道:

“陛下,國雖大,好戰必亡,如今大明江山穩固,理應讓天下百姓休養生息,不宜再起戰端。”

“況且西南征戰連年,如今山東又有白蓮教作亂,如今咱們已經是兩線作戰的危局。”

“北邊前元餘孽亦是虎視眈眈,狼子野心企圖重回中原,若是咱們再開辟第三戰場。”

“一旦前元餘孽出兵,咱們大明恐將麵臨四麵楚歌之局勢,屆時天下必亂,悔之晚矣啊!”

朱元璋就知道百官一定會開口阻撓,所以他並沒有太過在意這些。

眼見這名禦史的話說完,他剛想開口,結果戶部尚書曾泰也站了出來。

“啟稟陛下,臣附議禦史之言,如今我大明兩線作戰,已然給國庫造成巨大壓力。”

“若是再起戰端,恕臣直言,以如今的國庫,根本撐不起這麼大的消耗,請陛下三思!”

曾泰話音剛落,兵部尚書唐鐸也跟著附和了一句。

“陛下前元餘孽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為大明江山穩固,實在不宜窮兵黷武啊!”

奉先殿中,文官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出言反對再起戰端。

就連那些聞戰則喜的武將,聽完了文官們說的話,也都陷入了沉思。

他們是想要打仗立功,但他們也不是傻子,知道這些文官說的話不是危言聳聽。

若大明真的再開啟第三戰場,換做他們是元蒙陣營,必定會抓準機會趁勢南下。

三線作戰立刻就變成四麵楚歌,到那時,大明危矣!

然而,就在大臣們議論紛紛之時,殿內突然響起了朱元璋威嚴的聲音。

“你們,說完了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