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溫飽思那個什麼,填飽了五臟廟,當然要運動一下促進消化。
進房之後,在某黎世家和某倫天奴的強大視覺刺激下,小魏武昂揚起無邊的鬥誌。
隨後不管魏武提出怎樣過分的要求,朱鈺瑄都沒有拒絕,非常順從的任他擺布。
在朱鈺瑄千依百順的配合下,兩道身影在榻上擺出了各式各樣的圖案。
麵對一個如此美麗又溫柔可人的嬌妻,魏武深深的被她所感動。
霎時間,他體內肆意湧動的多巴胺,和瘋狂分泌的荷爾蒙交織在一起。
最終形成了一種粘稠的情緒價值,然後全部在朱鈺瑄那裡噴薄而出。
一瞬間,整個房間就隻剩下一陣陣由急變緩的呼吸聲和魏武的輕語。
“鈺瑄,是我的錯覺嗎?你這裡是不是更大了?”
話音剛落,房間裡就響起了朱鈺瑄那嬌滴滴之中帶著些許嘶啞和慵懶的聲音。
“好像是,最近一直有脹脹的感覺,夫君,你,是不是不喜歡,那我,把它綁起來吧!”
“彆,千萬彆,讓它自由成長!”
朱鈺瑄剛說完就聽到魏武急切的製止聲,然後就聽他繼續說道:
“我怎麼會不喜歡呢!這可是從出生開始就根植在男人心中,絕對不可能被斬斷的羈絆呐!”
“夫君喜歡就,就好~”
“當然喜歡,來,讓為夫教你該怎麼利用它,先用兩隻手拖著,對,對,就是這樣……”
“咦~是,是這樣抬起來再放下去嗎?可是,好重啊!”
“沒事,以後多練習就好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房間裡的呼吸聲再次變得清晰,兩人也都默契的不再說話。
窗外,天空中明月高懸,但它好像是看到了什麼,隻是羞澀的露出半張臉。
與此同時,就在魏武和朱鈺瑄沒羞沒臊揮灑荷爾蒙的同時。
皇宮之中,朱樉正站在朱元璋的案台前,毫不退縮的看著自己老爹。
兩人對視了許久,最終還是朱元璋打破了僵持的氣氛。
“說吧!誰告訴你東伐之事,是你大哥,還是小武那個臭小子?”
朱樉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就把魏武給賣了。
“我答應了長樂侯,東征討伐倭寇之時,去戰場殺敵!”
雖然朱樉沒說自己為什麼答應魏武,但朱元璋大概也能猜到和那件事有關。
畢竟朱樉的那個問題,隻有魏武手中的那個藥才能解決。
“我就知道是那個臭小子。”
嘴裡輕聲念叨了一句之後,朱元璋再次看向朱樉問道:
“你先說說看,那臭小子怎麼跟你說的,又為什麼非要你去討伐倭寇?”
聞言,朱樉沉吟了片刻,但還是沒有隱瞞,將魏武說的話複述了一遍。
“長樂侯說我在封地欺負弱者,折磨自己的同胞,自己國家的百姓沒什麼意思。”
“既然我生性殘暴不可救藥,那就去黑吃黑,用我的殘暴去折磨大明的敵人!”
聽完了朱樉說的話,朱元璋完全不掩飾,嘴角立刻就彎出了一抹弧度。
看到朱元璋嘴角的笑意,朱樉臉上沒表現出來,但心中卻暗暗心驚。
因為以前這種神情,隻有在麵對自己大哥朱標的時候才出現過。
沒想到現在卻因為魏武出現,足以見得這魏武在自己父皇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朱樉心中正想著,結果耳邊再次傳來了朱元璋的詢問聲。
“老二,咱問你,除開小武說的那些話,討伐倭寇之事,你自己心裡是怎麼想的?”
朱元璋話音剛落,朱樉沒有任何遲疑,直接躬身行禮說道:
“兒臣願往!”
“哦!說與咱聽,為何?”
聽到朱元璋的話,朱樉站起身來,昂首挺胸的看著他說道:
“兒臣身為大明皇子,理應為大明開疆擴土,為大明江山儘一份力,況且,倭寇該死!!”
“洪武二年,倭寇無視天威殺我大明使者,等同於向我大明宣戰,僅此一項就罪該萬死!”
朱元璋點點頭,心中暗道:沒錯,僅此一項倭寇就已然有了取死之道。
“你的領兵能力咱不懷疑,但此次東征與往日不同,需要跨越茫茫大海……”
沒等朱元璋把話說完,朱樉就直接開口說道:
“父皇,兒臣心意已決!”
朱樉這斬釘截鐵的回答,讓朱元璋再次陷入沉默,許久才抬起頭來。
當他再次向朱樉之時,不僅沒有責怪他打斷自己說話,反而眼中帶著幾分期許。
“好!很好!這才是咱的種!既然如此,明日早朝就由你來提出此事吧!”
聽到朱元璋這番話,朱樉這才明白,原來自己老爹明天就準備提出這件事。
之前魏武和他提起這件事的時候,朱樉其實是專門陪人去打聽過這方麵的事情。
然而卻沒有任何收獲,畢竟那個時候關於討伐倭寇的事情。
隻是魏武和朱元璋兩人的口頭約定,連書麵記錄都沒有。
整個大明知道這件事的人不足一手之數,朱樉能打聽到消息才是見鬼了。
但今時不同往日,最近朱樉確實聽到了一些消息。
比如水師那邊正在如火如荼的加緊訓練,同時工部煉鐵場也在大量冶煉鋼材鐵器。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能察覺這其中必然有問題,更何況朱樉隻是殘暴又是傻。
結合自己老爹現在說的話,那就隻有一個可能,自己老爹準備和百官攤牌了。
否則以自己老爹的能耐,這些消息絕對會被瞞的死死的,不可能傳出來。
但現在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明白,自己明天要和老爹唱一出雙簧。
無論在任何朝代,對一個國家開戰都不是小事,是不可能一言而決的。
一旦明天提起這件事,恐怕立刻就有大臣會跳出來製止。
什麼國雖大,好戰必亡,還有一些引經據典的話,全都會拿出來說。
其實朱樉心中也好奇,自己老爹會怎麼搞定那些官員,曉之以理還是以勢壓之。
但朱樉不知道的的是,朱元璋從來就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因為他有十足的把握。
那些大臣不僅不會阻撓,甚至還會高舉雙手讚成自己的決定。
畢竟,倭寇那裡有著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利益。
朱樉雖然不了解內情,但看到自己老爹胸有成竹的樣子,就知道不會有問題。
於是直接向朱元璋告退,然後悄然離開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