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我每天收到一個未來的快遞 > 第149章 老朱默許,坐看輿論發酵

第149章 老朱默許,坐看輿論發酵(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接下來的時間裡,魏武在京城各個茶樓酒肆都轉了一圈。

如他所料,不管是茶樓還是酒肆都有人在大肆談論這件事。

飛雁茶樓。

“那勞什子科技院,一群鑿木挖泥低賤之輩,不讀聖賢書,不聽聖人言,長樂伯此舉真是豈有此理。”

雲來酒館。

“黃禦史鐵骨錚錚,儘顯我輩讀書人的風骨,那長樂伯著實可惡,開辦科技院,差點害我大明損失一諍臣。”

秋月茶室。

“七日之後,科技院不是要展示成果嘛!到時咱們同去,定要讓這浸淫奇技之禍源,還有那長樂伯遺臭萬年!”

一圈看下來,這些人不是學子就是書生,年齡有大有小,清一色都是讀書人。

人都是喜歡湊熱鬨的,而且越是平時聽不到的熱鬨就越是感興趣。

更彆說還是從皇宮裡傳出來的熱鬨,這就更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了。

所以,這些書生在說這件事的時候,旁邊圍觀看熱鬨的人那是一圈又一圈。

這個時候,魏武才終於明白,為什麼朱元璋開國之初就要定下規矩。

諸人皆許直言,唯獨生員不得議政。

在街邊討論這件事的基本都是百姓,而茶樓中那些基本都是讀書人。

百姓們談論都是黃禦史在朝堂上做的事,還有對朱元璋的疑惑。

而這些讀書人不敢說朝堂之事,於是就將目標對準科技院和他這個創辦人。

因為他們識文斷字能說會道,偏偏隻懂讀書,人生閱曆一塌糊塗。

這種人最容易腦袋一熱,聽到什麼就是什麼,然後還喜歡賣弄自己的學識。

他們篤定自己所聞是正確的就算了,還要潤色加上自己的見解再說出來。

俗話說人言可畏,一傳十,十傳百,傳著傳著味道就變了。

就比如現在,那些茶樓酒肆之中的讀書人,一個個暢所欲言表達觀點。

周圍的百姓全都被他們帶偏了,認為魏武就是大明最大的毒瘤。

在這些讀書人高談闊論之時,圍觀百姓或是小聲暗罵,或是大聲附和。

就好像魏武真就是千古第一禍害,必須要鏟除掉才能保證大明國祚綿延。

“這應該就是獨屬於古代的輿論戰了吧!就是不知道後麵是誰在操縱。”

從最後一間茶樓裡出來之後,魏武搖搖頭輕笑了一聲。

為什麼魏武這個時候還能笑得出來,因為從一開始他就沒有生氣。

憑良心說,這些人操控輿論的手段,在魏武看來還是稍微差了點意思。

不拿他們跟輿論之王大漂亮相比,就算是那些公眾號都比他們玩的好。

怎麼說魏武也是後世吃過無數驚天大瓜的人,對這個還是有些了解的。

背後那些人若是用個人品德來攻擊魏武,那他還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

因為自證是最蠢的事情,無論你怎麼做,都隻會被人當成是彆有用心。

但這次的輿論關鍵點是科技院,是所謂的奇技淫巧禍國殃民。

魏武隻因為他是科技院的創始者,所以才被牽連。

但是要知道,科技這東西是可以明明白白展示出來的,而且無可辯駁。

隻要七天之後科技院將成果展示出來,那麼現在的輿論就會立刻出現反轉。

質疑謾罵的聲音全部都會消失,不,不隻是消失,而是會變成讚揚。

那些被蠱惑的百姓,當他們得知真相,並且這真相還與他們有關之時。

會將被欺騙的怒火爆發出來,轉變成對科技院的認可與讚賞。

所以魏武一點也不擔心,直接回到馬車給馬夫下達命令。

“走吧!回家了。”

聞言,馬夫立刻拉動韁繩牽引著馬車緩緩動起來。

而就在魏武回家的時候,黃朗這邊從下人口中得到的外界的消息。

“經此一事,我黃某人注定了要名垂青史啊!哈哈哈哈!”

也難怪黃朗會如此興奮,古代文人最稀罕的就是這個。

畢竟從下人口中得到的消息,全部都是外界對他的讚揚和對魏武的貶低。

什麼大明第一諍臣,什麼魏征在世,一連串的名頭讓他心都花了。

要知道縱觀曆史,也沒幾個殿前撞柱以死明誌的文臣。

而大明一朝更是一個都沒有,他黃朗算是開了洪武先河了!

興奮之餘,黃朗甚至在心中暢想,後世子孫會如何記載自己的事跡。

隻可惜黃朗不知道的是,在他肆意暢想之時,朱元璋也在肆意暢想。

不過老朱想的是等科技院展示成果之後,該將黃朗和他身後的人砍成多少塊。

連魏武都能看出來,這次的輿論有些不對勁,朱元璋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早在下朝之時,他就已經派出大量錦衣衛,在民間暗中調查推波助瀾之人是誰。

當然,老朱也明白能查出來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天下悠悠之口哪有那麼簡單。

但總歸是有機會,若是真查到,到時候他就可以舉起屠刀了。

為此,甚至就連李善長那邊都沒放過,也同樣派了暗查之人。

至於為什麼要等科技院展示成果之後,當然是為了一舉多得啊!

老朱是親眼見過科技強大的,所以他對魏武和科技院非常有信心。

借著這件事,可以一舉將科技院名聲推出去,讓天下人都明白科技的作用和好處。

如此,等到將來用水泥招標修路的時候就會更容易一些。

不僅可以減少百官的阻力,而且還能科技院出品必然就是精品。

日後科技院若是研究出來其他好東西,推廣起來就會更加簡單方便。

他可沒忘記魏武說的那些話,將來科技院可是妥妥的一隻下金蛋的雞。

所以,即便是有些生員犯禁議論政事,他也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讓這次的輿論自由傳播,鬨的越大,將來打臉的時候收獲也就越大。

他老朱可從來不做虧本的買賣。

於是在朱元璋的默許,和背後之人的推動下,這次的事情越炒越熱。

而作為輿論中心關鍵人物的魏武,這會卻在家中和張海等人說話。

沒錯,經過一番長途跋涉,張海等人終於帶著呂顧趕回京城了。

說起來還挺巧的,他們剛回來,就在大門處碰到剛回家的魏武。

“少爺,呂氏家主呂毅死了,我們隻能將他弟弟呂顧帶回來,他知道一些事情。”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