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文豪1983 > 第40章 單行本的價格很貴,很貴,很貴

第40章 單行本的價格很貴,很貴,很貴(1 / 1)

推荐阅读:

單行本的價格很貴。

一本單行冊的價格是兩塊錢,滬市市民的平均工資是六十塊錢,這兩年漲到了八十塊錢。

於是,兩塊錢除以八十塊錢,等於其收入的四十分之一——看起來並不多,考慮到四十年後,滬市人打工人的平均薪資為八千元,這個占比就相當大了。相當於兩百塊錢一本書。

滬市文藝出版的書籍,恰好又是書裡麵最貴的一批。

西方哲學著作《柏拉圖》賣一塊八,滬市文藝出版社的要兩塊五。無他,滬市文藝版本的封麵重新設計過,紙張質量好,不脫膠,請到的譯者都是響當當的名家,光是成本就要更高。

日本有個岩波出版社,創造出了“岩波現象”,文學青年拿著有“岩波”lo的書到處裝逼。滬市文藝後世有要成為“中國岩波”的趨勢,因裝訂精美,出版社的叢書令文學青年趨之若鶩。

餘切的新書《潛伏》成為他有史以來價格最貴的書,全集三冊,總共九塊錢。相當於後世近千元。上市發行之後,一開始果然令讀者大吃一驚——那可是九塊錢!

“發售了,發售了!”

作家餘樺最近來滬市出差。他的好朋友蘇彤是蘇市人,得知他來滬市後,特地趕來找他吹牛。

從文學院畢業之後,餘樺和蘇童都回到自己老家,寫了一些出來。蘇彤問餘樺:“你來滬市乾什麼?”

“交稿子。”

“什麼稿子。”

“我寫了個短篇《三個女人一個夜晚》,投去《十月》,排滿了,沒要,我就投到滬市《萌芽》上麵去了,編輯讓我來滬市改稿。你呢?”

蘇彤道:“我也寫了個稿子,就投到《鐘山》上麵。”

蘇彤就是《鐘山》的編輯,這波是他自己投稿又自己審稿。

媽的,太腐敗了。

餘樺羨慕道:“我也想讀燕京師範大學,做知識分子,這樣就能去雜誌社當編輯了,可惜我沒考上大學。”

說起來,餘樺十分羨慕蘇彤。這個人在作家班中被稱為小“餘切”,就是形容他文化水平很好,樣貌也不錯,很有女人緣。管謨業曾經誇蘇彤:“我不羨慕他彆的,就是羨慕他討幾百個女人喜歡”。餘樺也覺得蘇彤是“作家中絕對的美男子”,濃眉大眼,皮膚白皙,還有書生氣質。

這特麼不是小餘切是什麼?

他們來的時候有點不湊巧,餘切剛好從滬市離開。消息鬨得到處都是,但餘切雖然走了,他的書卻在滬市上市,兩個人就去書店裡麵看他新書賣得咋樣?

路上得知,滬市正在中蘇友好大廈舉辦國際書展。他們又轉道進去逛逛開開眼界,這兩年中蘇關係緩和,文化界開始重新交流,蘇彤說:“蘇聯人肯定要把最好的作品都帶到我們這兒來!”

又提到:“餘切的《潛伏》要在上麵參展,他們就更不能示弱了,老大哥是喜歡亮肌肉的。這兩年他們人心思變,沒什麼厲害作家出來,以前卻有很多。”

果然,蘇聯這邊格外厲害,把曆史上那些天王巨星都請來了:屠格涅夫的《麻雀》、高爾基的《童年》三部曲,契科夫的《變色龍》、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那簡直是看不過來,這裡麵的書對他倆來講,跟老煙民遇上了中華牌香煙一樣,真是欲罷不能。

其中更是展覽出一些絕版的蘇聯書籍,大陸這邊也是。有一套草鷺小羊皮《知堂書話》(周作人),由私人藏家來免費展覽和銷售,在當時就要兩千塊的高價,結果一眨眼就被買走了。

滬市人真特麼有錢啊!

餘樺恨恨道。

蘇彤主動問起餘樺是否看過了餘切最新的。餘樺說:“我不僅看了,我還推薦給管謨業看,而且讓他和餘切發在同一期《收獲》上!我不是成全他嗎?”

“結果怎麼樣了?”

“結果管謨業看了後胡說八道,被逮著狠狠批評!餘切那書寫的明明是歌頌信仰,管謨業卻念歪了經,哎呀,這下可麻煩了。”

蘇彤哈哈大笑,指著餘樺道:“你小子真壞!你知道管老師崇拜他,故意忽悠他上台!”

其實,蘇彤、餘樺和管謨業這三個人關係極好,而且都受到了餘切的影響,然而,三個人互相間的表現卻不一樣。餘樺說:“我們三個人中,我倆是口上服氣了,心裡麵也服氣了,你說是不是?”

“是!那管謨業呢?”

“他是嘴上不服氣,心裡麵卻很服氣。事事都有想要模仿餘切的想法,我是要讓他認識到這一點,可惜了,我本來是一番好意嘛。”

蘇彤道:“你忽悠了他,你一番好意個什麼啊?”

“我就是讓他放下心中的執念,彆魔怔了。這一次沒成功,我下一次還要這麼做,直到管老師沒招了為止!”

延安東路外灘邊,經常有抽空讀書的青年,一邊讀書,一邊吃飯、喝茶。蘇彤和餘樺兩個在這找了個賣混沌的攤子吃餛飩,遇到了一位年輕爸爸,帶著小兒子吃薺菜餛飩。這個年輕爸爸一邊吃一邊聚精會神地看書,書外邊兒是格外華麗的封麵,電台、軍功章、茶幾……還有兩個大字《潛伏》,正是餘切那本剛上市的書的第一本。

這個係列一共三本,年輕爸爸的兒子旁邊有另外兩本《潛伏》,他買了全套。

臥槽,這就買上了?

不是說九塊錢全集嘛!

他的兒子不大,最多四、五歲,捧著碗也在吃餛飩。年輕爸爸吃完餛飩,捧著書口中念念有詞直接走了,把兒子忘在混沌攤上。

餘樺樂不可支,當即大喊道:“你落東西了!”

那個年輕爸爸立刻恍然大悟,回頭對他們道謝,然後又盯著買來的書,一邊看,一邊把另外兩本書提起來……餘樺連忙又大喊道:“你的兒子,你把你兒子忘了!”

“哦!!”

這年輕人終於明白了,麵紅耳赤道:“謝謝您提醒我!”

蘇彤看呆了這一幕,情不自禁問道:“你這麼喜歡看書,手上又有錢買單行本,你肯定早看過連載版了,怎麼會這麼入迷呢?”

這個人一模後腦勺,不好意思道:“我聽說封麵上有故事的最後結局,我就一邊看,一邊對照,心裡麵想象餘則成後麵那幾十年,我一想進去了……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這封麵有什麼特彆的?

雖然印刷十分精美,也有很多巧思,但不就是餘則成這個人的故事經過嘛,哪裡來的“後麵那幾十年”,餘樺想不明白。

蘇彤等這個人離開了後道:“走,趕緊去新華書店研究封麵!”

蘇彤是個老蘇市人,也是個老滬市人。因為蘇市和滬市離得特彆近,後世隻要十塊錢火車票就能過來。他所在的《鐘山》雜誌社是蘇省的省刊,也經常錄入滬市作家的稿子,蘇彤經常來滬市出差。

滬市書城建起來之前,全滬市最大的書店是金陵東路新華書店,這家是當時的亞洲第一大書店,外邊兒有特彆大的招牌“新華書店”,整棟樓七八層高,裡麵模仿外國的百貨大樓,把各種商品都擺在櫃台上供人挑選,隻是這些商品都是書。這是一個書的王國。

金陵東路新華書店有多大?

去年,滬市製片廠和日本鬆竹電影公司、朝日電視台合拍了一部反戰電影《滬市浮生記》,故事情節設定在1936年,結果一開頭就穿幫了!男主波多野四郎在金陵路乘車兜風,背後有特彆巨大的“新華書店”招牌,就是因為這家新華書店太大,隻要你在金陵路這邊,就不可能拍不到它。

結果,這麼龐大的書店,居然也有裝不下人的時候。

蘇彤和餘樺來到金陵路,卻發現老遠就排成了長隊,一眼望不到頭,隻能看到人組成的長龍,龍頭在新華書店那邊。

蘇彤都懵逼了:“難道這邊有個中美文學展覽?還是這邊改成大使館,可以辦移民去美國的業務了?”

餘樺也不知道啊!他們問前麵的人:“同誌,你來這乾什麼?”

“買書!”

“餘切那本《潛伏》?”

“對。我聽說,《潛伏》的真正結局就在單行本裡麵。我真想罵餘切,一個故事賺了兩次錢!”

“你恨死餘切了,那你還買他的書乾什麼呢?”

“我要知道結局啊!餘則成後麵乾了什麼,怎麼成為富商的——連載版上都沒有!寫的真會賺錢!”

這幾年確實是出版業的黃金時期,和快死掉的電影完全相反。滬市熱鬨路口的一家小小的書報亭,厲害的時候一口氣能賣近三百種不同樣的雜誌!雜誌的生意真是太好了,雜誌社當然也賺翻了,《大眾電影》賣的電影掛曆十二塊錢一本,裡麵有劉曉青、傅億偉等女明星的美圖,一共就十二張照片和印刷上去的日曆,結果捧出這些女明星的電影廠賣電影票,隻能三毛、五毛一張票……雜誌社怕自己的掛曆不好賣了,反過來讚助電影廠拍電影。

真乃倒反天罡了。

此時,金陵路東的新華書店售貨員,舉著一個大牌子往這邊走來。定睛一看,那牌子上麵寫著“滬市文藝全套《潛伏》還剩下xxx套……”

這個女同誌在“xxx”那劃了一條橫線,重新寫上“兩千”。繞著長隊伍走來走去,就跟走秀一樣。她走到哪裡,書迷的目光就看向哪裡。女孩繞了一圈回去,再出來時,“兩千”的數字忽然被劃去,變成了“五百”!

原來,有首都來的書商,一口氣買了一千五百套《潛伏》,幾乎買空了金陵東路新華書店拿到的配額。

這下如同捅了馬蜂窩,所有人頓時炸鍋了,揮著拳頭就要揍人!

“把我們滬市的書,還給我們滬市讀者!”他們大喊道。

不僅僅是喊,而且結成隊伍,當時就做出了旗子和標語,就要當場散步了。他們互相用餘則成的口號鼓舞,大喊衝向敵人的堡壘,餘樺是個看熱鬨不嫌事大的,也大叫道:“把我們的書還給我們!我是滬市人,我要守衛我們印刷廠的書!”蘇彤扯住餘樺,“你可彆搗亂了,你把管謨業還沒整夠嗎……”

話還沒說完,旁邊的人聽到蘇彤的話,以為他是個叛徒,蘇彤好看的眉毛挨了一拳頭,差點沒把眼鏡乾碎,他連忙叛變道:“我也是支持餘則成的,我也可以愛餘則成!”前後左右的人才放過他!群情激憤,這倆都跟著一起往前拱,一邊拱,一邊樂起來了!

餘樺說:“太有意思了,做餘切的書迷,太有意思了!我們那邊成立了個一心讀書會,你來加入我們吧。”

蘇彤扯下眼鏡道:“我早就是裡邊兒的人了,這個讀書會就是我先來創建的。”

新華書店嚇壞了,出來一個乾部模樣的人,扯著大喇叭道:“同誌們不要太激動,我們……我們已經撤回了這單買賣!”

這才對了嘛!

書迷們又老實起來了。

去年在首都體育場,法國人皮爾卡丹在中國舉辦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走秀活動,央台報道了這一場走秀,媒體雲集,觀眾達到數十萬人。這個法國人精挑細選了一些身材修長、高挑的中國女孩,讓她們穿上特彆大膽流行衣服,頓時轟動中法兩國。

法國人覺得:中國人竟然能拋棄掉原有的陳舊而保守的衣著了!

中國人覺得:時尚原來是這麼一回事,除了黑灰藍白之外,還有這麼多好看的顏色!

蘇彤那一年正好從燕京師範大學畢業,看過這一場走秀。然而,他感到當時的狂熱氛圍,也未必有現在誇張,在金陵東路這一條街道上,舉著還剩下多少書招牌的售貨員,比模特還受歡迎。

蘇彤感慨道:“我怕是今生今世都沒有,能寫到這種程度了!”

兩人在這個地方排了一下午隊,才堪堪在賣光之前拿到一套《潛伏》全書,蘇彤付的錢。餘樺聽說,這套潛伏裡麵埋了一些“摩斯電碼”給讀者看,就專門找了一套講摩斯電碼轉換的工具書。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