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欲證得真,先證得假
求變五百二十五年。
天道殘片得其所歸,扶搖天下道宗魁首李尋道,奪得那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寶物。
道宗魁首奪得天道殘片後,於萬仙峰內現身,以道宗魁首之身,代表已經落寞,但熱血未涼的廣大修士,以及那鼎盛之時,極儘輝煌的修仙大時代,與鮫人一族開戰。至少讓後代子孫,不必落得個溺死鬼的下場。
“瘋子!”
“癲子!”
“騙子”
“卑鄙的人族!你們會後悔的!”
鮫人一族有四脈,分彆對應東西南北,既四海之像:惡海猙獰之像,吞海恐怖之像,翻海嫉妒之像,死海寂滅之像。
一脈一族長,族長之上,則是鮫人老怪,鮫人一族修到一定境界,便會褪去人身,與四海之像越發相似。或是長發披散,或是長出青麵獠牙,猙獰可恐,再無俊美可言。
鮫人族得知人族竟不懼死活的朝其開戰,一時間又驚又懼,怎都沒料到這一步棋。
鮫人族身後便是洪荒天下,那座緩緩靠近的凶猛天下,人族若與鮫人族率先開戰,待洪荒天下靠近,人族再無一人可抗擊凶猛的異獸。
後代子孫是免於成為“溺死之鬼”了,可被異獸圈養淪為血食,亦好不到哪裡去。李尋道此舉,確實讓鮫人族所料不及。
鮫人族上下皆是憤怒,憋屈,某位天驕衝出海麵,朝那眾人破口大罵,說著宣戰話語,你們人族要戰便戰,真當我鮫人一族,乃是軟柿子,任你等欺淩不成。
那南海之畔,戰事頻發。
推海計劃奪寶之怨,也在此刻迸發,已經沸騰的潮水,再難以撫平。
此一動,便是風雲劇變。
鮫人族不似巨人族,他等有自己領地,並非“寄人籬下,低人一等”,他們有自己強者,上可入天,下可遊海,十分難纏。
那大能者一指撥棋,那手指一推一抬,提子、落子間,天下為之震動,如此大世如此棋盤,怕是連下棋人,也會覺得頭疼不已吧?
求變五百三十年。
曆經五百餘年的萬仙峰會,象征著變法大世啟始的萬仙峰會,就這般在倉促中落幕,曾有修士北上,而今有修士南下。
求變求變…
人族最終,未得其變,也從未得變。
……
求變五百三十一年。
嚴格而言,扶搖天下之年號已非“求變”,故今年不該再以“求變五百三十一年”記述,但總有些人改不了口,總不能強行糾正,大家夥便也默契的默認了。
這一年。
有位名為王絕的天驕,跨越萬裡長長路,橫渡千百險險山,一雙腿,踏過懸崖峭壁,一雙手,抓過粗糲岩石,來到南海之畔。
他看一眼那無儘大海,那遠方的迷霧中,有什麼恐怖的東西正在靠近,他顫栗,他興奮。
最後一縷靈氣,裹挾著六大神髓的氣息,殺向了大海深處。不出一會,便有位紅了眼眶,滿是仇恨的鮫人族,衝出了海麵,與王絕殺了起來。
這一年,那名為王絕的天驕,迎來了最終的落幕。
求變五百三十五年。
戰役暫時平息,同年在南方一國境內,的當朝掌權女帝鼎力支持的天機道,逐漸闖入眾人修士視野。
此道不延壽絲毫,但論殺力,卻能讓諸多延壽者膽寒,苦研數十載,數件天機道武器,便是連尋常修士也絕不敢小覷。
鮫人族壽長,大部分結丹境,小部分築基境仍有不俗壽命。靈氣枯竭,陣法全消,人族早便研悟適用於當世的陣法,可平攤靈氣損耗,可極大減少靈氣消耗。
鮫人一族不知何時,也偷學了去,故那兩族大役中,縱使是結丹境、築基境,也可起到不俗作用。壽長的鮫人一族,結丹、築基強者尚多,因此取得不小優勢。而如今天機道取得突破,倒恰好可彌補那部分缺陷,緩解了一些壓力。
路過修士發覺,那大餘國十分強盛,民意旺盛。有香火一途修士,便想於大餘合作,將自身神廟、跟腳,遷移過來。
變法延壽一途,唯香火一道走得最長,那香火神術也自有幾分妙用。女帝思慮一二,立下章法數條,香火之神若想入住大餘,不可誆騙香火,不可欺壓百姓,不可隻謀私利,若受得住這三點,便算是同意了。
但縱使如此,王如意也絕不會,讓曾經的香火亂象再顯,故香火神祇數目,每一尊,每一廟,皆是由她全權把控。
那明明隻是凡人的掌權者,麵對滿天仙神,也是麵無異色,挑眉蹙眉間,便是連曾經的長壽仙人,也需看她臉色行事,那昌隆的國運加身,那純粹的帝意凝結。加之天機道盛行之地,足以證明這位年歲雖已不小,然姿容依舊光彩的女帝不凡,足以證明大餘的與眾不同。
總之眾生各不同,皆有所屬,也各有其路。全看各自造化。
求變五百三十七年。
南海之畔,自大戰起,發生了第一尊合體期老祖的大戰,那一戰,天昏地暗,無數修士熱血沸騰,能在絕靈之世,再見得這樣一場曠世絕倫的大戰。
怎不讓人心神振奮呢?
最終,那一戰未曾分出勝負,雙方合體強者各自退歸於陣營。麵對鮫人族這尊威脅,人族亦想速決,然而敵手不弱,更是以水法、夢道,狡猾著稱的鮫人一族。且看那鮫人族之意,他等並無與人族拚命之意,戰事大多以防守、消耗為主,想讓人族知難而退。
再加之人族也時有修養,導致那戰線拉得極長,不知何時是個頭。曆經初時的頭腦一熱,雙方顯然冷靜不少。戰事已啟,自不可能半途而終,隻是連綿起伏的山脈之中,也難免有溝壑所在。戰況已不如初時激烈。
那開戰之舉,是製勝一步,還是昏聵棋,暫時難以下定論。
求變五百三十八年。
且說那風雲變幻時。
那漆黑高聳的壁壘,那不可跨越的天塹之前,一縷白衣露出明悟之色。
欲證得真,先證得假。
故他舍真而求假,一步跨天塹,渡高牆。
於此同時。
地低深處廢墟地。
造化之韻生生不息,朵朵青蓮探芽頭,有人沉睡十餘載,眼睛一睜一閉,便是步入煉虛之境。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