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江辭樹便是對林知許笑道,“我同樣很是期待,這回林講解員的瑜園之講。”
二人你來我往的寒暄了幾句之後,江辭樹便示意林知許繼續帶他們前進。
林知許便是再次將她講解的重心,放回了瑜園的這處主體建築上。
“那我就順著江教授剛剛給同學們講到的地方說下去。”
小屁孩的質問算是揭過去了,林知許這七上八下的心,稍微是放鬆了一下。
她最擔心的就是那種蠻不講理,故意給講解員出難題,想挑事的遊客了。
對於用心工作的講解員來說,遇到這樣的遊客,簡直就是莫大的災難啊!
不僅麵臨考評分被扣,還會影響一天愉快的心情。
不過,看來這中學生,還算很好哄的嘛!一個小故事就打發了他們的疑問,那也是挺劃算的。
但瑜園一處的講解,還沒真正結束,林知許自然也不敢掉以輕心。
她僅僅隻是回答了一個學生的問題,不知道是不是還會有其他的學生對她的講解提出疑問?
她便是再次清了清自己的嗓子,繼續道,“其中一艙呢,便是靠近聽雨軒的一間新房。”
“新房裡麵的布置元素,大多都是采用紅色的桌簾、窗簾、床簾,寓意著喜慶之意,是舊時女眷和她們的先生共同居住的地方。
“瑜園二樓,還有座聽雨軒,放置著一台古箏。”
“每當雨點淅瀝之時,女眷們就會坐於廳前,在簷下聽雨或者撫琴,和雨聲一同作伴,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林知許一邊講,江辭樹又是一邊頻頻點頭。
看見江辭樹反應的林知許,也不知這江教授是真的認可了她的講解,還是下意識地向她點頭表示尊重,又是弄的林知許不禁緊張起來。
林知許的內心再次深吸一口氣,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又是講解道,“瑜園的布局,同樣也是非常的精巧。”
“它的走道,迂回曲折,真正的做到了巧於因借,精在體宜。”
“橋,亭,方池等各類建築形製應有儘有,很多建築的設計都因勢利導,做到了景中有景,營造出了極為浪漫的園林風韻。”
“雖然瑜園的麵積同樣不大,但該處景觀的建造,同樣做到了嘉樹濃蔭,小巧玲瓏的特色,體現了嶺南園林超高的造園藝術。”
說到這裡的林知許,已經感到自己詞窮了,非常想扭頭就跑。
但她還是得硬著頭皮,痛苦又煎熬地給教授和跟在他身後的中學生們,繼續講解。
是她林知許說,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名優秀講解員的,自然不能遇到困難就想著退縮!
這是她自己要選的路,就算是跪著也得走完!
“我們現在走過的地方,正是瑜園東部的一座花園,是瑜園的後花園。”
“這裡的主要建築,是一座卷棚歇山頂四角方亭,名為禊賞亭,旁邊的景致又叫曲水流觴。”
林知許講到此處,又是一個好奇的中學生,開口問道,“為什麼這個亭子要叫禊賞亭啊?”
“取這麼複雜又拗口的名字,真是難記!這是誰給想出來的?”
中學生的問題就是多,林知許巴不得沒人給她提問,能夠迅速講完瑜園這個景點,順利完成今日的早上講解,早早地溜去吃中午飯。
但是身為一名合格的景區講解員,中學生向她提出的疑問,她是必須要進行解答的這是對她工作的尊重,也是對前來觀園遊客的尊重。
林知許再次笑笑,便是對另外一位給她提出疑問的中學生解答。
她道,“為何這個亭子會叫這個名字呢?這就要談到古時候的一個祭祀節日了——修禊。”
“修禊這個習俗,源於周代,是農曆三月一個節日,人們曾經在這一天到水邊嬉戲,沐浴洗澡,說是為了掃除汙穢,除舊迎新。”
“禊事的舉辦多在水邊,人們常常利用這個節日消災驅邪。”
“因此,這禊一字,又有滌舊蕩新之意,這亭的禊字也由此而來。”
“你們看,這禊賞亭的旁邊,是不是有一條彎曲的小溪槽?”
“當時有文人騷客進行修禊,便坐在小溪邊這飲酒,一邊賞景,一邊吟詩,可謂之風雅。”
“所以,從前的人,又將這些亭提名為流杯亭,亦叫曲水流觴亭。”
聽聞林知許的解答,這個提問的中學生便是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
隨即,又是一個女中學生眨巴著自己的大眼睛,再次給林知許拋出了一個疑問。
“我似乎好像在哪裡聽過,北京也有一座這樣的流杯亭誒!”
“講解員姐姐,你能給我們講講嗎?”
聽聞又一個中學生的問話,林知許也是當即一愣,她在這餘蔭山房的園區工作,當然要對此處瑜園的亭子有所了解。
但北方的流杯亭她沒有調查過,雖然之前偶然有機會了解到,但她知道的資料依舊知之甚少,又要如何給這些中學生詳細地進行解答呢?
更何況還有一個學古建園林的專業教授在這裡聽著她的講解,她就更不敢隨意胡謅了。
林知許笑隻能為難的看向江辭樹,希望江辭樹能夠幫她應付住這名中學生的提問。
她便是道,“不知道江教授,可有聽聞?”
江辭樹隨即便是信口拈來,對身後跟著他的一批中學生道,“既然說到這禊賞亭,北京故宮的乾隆花園,也有一座和這餘蔭山房名字相同的禊賞亭。”
“其實,這餘蔭山房這座亭子的名字由來,就是參考了北京故宮寧壽宮花園的那座禊賞亭。”
“當年的乾隆皇帝,特彆向往江南曲水流觴的文化,曾經六次南下,就是為了一睹傳出曲水流觴故事的蘭亭。”
“回到皇宮後的乾隆皇帝,便是命人興建此亭。”
“目的,是為了致敬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和他朋友在蘭亭水邊舉行的這次曲水流觴聚會。”
“彼時的王羲之,正巧仕途失意,苦悶之際,隻能相約一眾好友前來相聚,飲酒消愁,在一個蘭亭的地方尋歡作樂。”
“他們將水杯輪流放入這蘭亭旁的一處小溪河水上流之中,酒杯順著流水向下而走,停在誰的麵前,誰便要舉杯飲酒作詩。”
“這次的聚會,也讓王羲之寫下了舉世聞名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序中表達了王曦之本人對桃源仙境的向往。”
“同學們,你們看,這餘音山房禊賞亭的亭聯。”
“上聯便是取至王羲之的《蘭亭序》——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生動形象地描述了當時聚集在此的文人騷客及老少群雄。”
“下聯嘛,則是取自蘇軾的《前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清,意思是清風緩緩吹來,水麵不曾泛起一絲波紋。”
“當時寫下這賦的蘇軾,也正逢自己仕途失意之時,這是他在宋神宗元封五年被貶黃州之時所作。”
“這兩幅著作,兩位智者同樣都在他們的文章中描述了山水畫意,亦表達了二人對人生看法的玄妙哲理。”
“這序和賦的字體,又是如此相近的行與楷,因而他們的作品也是有幸被放在一起,成為一對集聯,供後人品評。”
“有人說,蘇軾的《前赤壁賦》就是王羲之《蘭亭序》的翻版,不亞於王曦之的序,甚至超越了此序。”
“雖然王羲之的序,同樣表達了即使被貶,也要熱愛生活的態度,但其中抒發的悲之情緒始終要比歡樂之情要多。”
“但蘇軾的賦卻不同,有樂有悲也有喜,但他卻表達了一種超越悲傷,適應悲傷的情感,顯得更加的豁達樂觀,是一種更好的境界。”
“同學們,你們覺得誰的文章寫得更好呢?”
林知許在一旁聽聞江教授的解答,也是受益匪淺,她突然覺得自己才是真正需要讓人給她講解的學生啊!
她不禁再次汗顏,自己的講解水平在教授麵前,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看來她想要成為一名優秀講解員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