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兩個學子在朱瀚的麵前,狠狠的磕了兩個頭,便被王大人帶入了貢院。
此時,貢院門外眾位百姓都歡呼雀躍,他們看著朱瀚立馬的便鼓起了掌。
朱瀚的這一做法,無疑是給這兩個學子給了一條出路。
讓他們參與科舉並不是什麼難事,隻不過是達官顯貴的一句話罷了。
很有可能,會讓他們這輩子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朱瀚的這一番舉動,收獲了應天府百姓的追捧。
“王爺就是不一樣,他能夠容忍這些實在是令人心生敬佩,日後竟然能夠讓科舉的學子更加的變得優秀起來。”
“我們大明的律法也有通人性的時候,何必要去把人趕儘殺絕,王爺的做法無疑是最好的。”
百姓們這樣的追捧,讓一旁的朱棣臉色都有點黑青,他看著朱瀚有些不服。
“皇叔,剛剛你就不應該讓他們進去,若這兩人是個愣頭青,根本就沒有他們所說的那伯恩的學識淵博。”
“那豈不是浪費了彆的學子的時間。”
朱棣對禮法都一直都非常克製,
出了這樣的事情,反正在他看來就應該打入天牢,狠狠的懲罰一番。
反觀朱瀚,人情世故太多,讓朱棣覺得自己沒麵子。
朱瀚轉頭看著朱棣臉色平靜無波。
“燕王殿下,何必要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學子的考卷全部都收上來之後,自然會有考題能夠讓他們作答。”
“況且這麼多副主考官,和主考官又何必拘泥於此,畢竟這兩個學子來參加科舉考試,也實在是不容易千裡迢迢。”
“他們所經曆的艱難,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得到的。”
朱瀚的話意思非常明確,就是要讓朱棣清楚,他絕對不能夠做心胸狹隘之人。
朝堂之上若是真的犯了錯,那由朱元璋來處置,那也再好不過。
可這畢竟是朝中之事,可科舉畢竟沒有辦法能夠讓這些學子們嚴於律己。
能夠真正的在科舉之中,讓他們選拔出更多的人才才是重中之重。
朱瀚所說的,也完全符合規矩。
朱棣聽著朱瀚的話,瞬間便感覺自己有點不好意思。
他看著朱瀚什麼話也沒有說,但眉眼之中卻帶著一絲的憤怒。
朱瀚轉身便回到了貢院,朱標聽聞朱瀚已經將外麵的事情給擺平好,一臉好奇。
抬頭之時便看到朱棣,也跟著朱瀚一同走了進來。
“皇兄,這次的科舉你可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我日後可得跟你好好的學習學習。”
朱棣在朱標的麵前故意的放低了姿態。
朱標起初也覺得有點奇怪。
不過很快就明白了過來,畢竟現在朝堂之上,自己還需要與其他的人打好交道,也絕不能就這樣的把自己的一世英名給毀掉,
朱標比誰都清楚,自己如今的處境如何。
“既然四弟都已經弄清楚,那就不必再去計較。”
朱標是從來不會因為這種小事情,讓自己亂分寸。
“朝堂之上,也應該安排妥當不用因為其他的事情產生糾葛。”
朱棣聽著朱標的話,一下子有些啞口無言。
他低著頭並沒有再多說什麼話,但這一次也確確實實的讓他體會到在安排。
自己肯定能夠有很多的問題產生。
已經到了這一步,那對自己來說影響也會非常的大。
朱棣並沒有再多說些什麼,他微微的低著頭,默默的便有些無奈。
在這一次的科舉之中,他其實早就已經料想到,肯定會有很多的事情發生。
想到自己也會遇到這種事情,他努力的平靜了下來,隨後便立馬的開始著手準備。
如朱瀚所料,他把不少的時間放到了自己救下的那兩名學子的身上。
他倒想看看這兩人,究竟有沒有什麼實力。
朱標這一次所挑選的人才,畢竟是要在朝堂之上能夠有所安排,並且他們的才學一定要是一等一的。
朱瀚準備去書房中看情況的時候,王大人便緩緩的走了進來。
“英王殿下,聽說今日的這兩個學子在公園門口鬨的事情越來越大,已經有不少的人想要讓他們給應天府一個交代。”
朱瀚聽到王大人的話有點疑惑,自己把人救下來之後,隻是讓他們去安心地參加科舉。
從未想過會有人,在這個時候給他們製造了些什麼麻煩。
他立馬便把目光,放到了王大人的身上。
“王大人,自己在參加科舉之時,也算是有些實力之人,為何會突然之間對這些學子如此的嚴苛。”
科舉製中的很多小問題,朱瀚自然是心知肚明。
不然,朱元璋也不會把這個機會交給他去辦。
不但是能夠讓朱瀚給朱標保駕護航,更重要的也是,讓朱瀚在這次科舉舞弊案結束之後,能夠幫自己解決清楚。
微服私訪的時候。朱元璋就已經拜托過朱瀚。
無論如何都要幫自己把朝中的事情安排妥當,朱瀚既然已經接受了這一切,就絕不會放任不管。
王大人連忙搖了搖頭,他在朱瀚的麵前恭恭敬敬。
“王爺實在是多慮了,隻不過這次科舉重新的開始考試,會讓不少的人看準這一點。”
“因此在科舉之中,才能夠讓他們拔得頭籌。王爺所留下的這兩個人身份不明,就讓他們參與考試,日後恐怕會有問題出現。”
王大人的提醒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朱瀚坐在椅子上沉思片刻。
他緩緩地站起身目光認真地看著王大人,也不想在這個時候撕破臉。
“應天府中誰人不知,太子殿下日後必定是繼任大統之人,若王大人有其他的心思,本王勸你儘快的收起來。”
“若被陛下知道,那可沒有人能夠保得了你今日之事,本王就當是什麼都沒看到。”
朱瀚話都說到這個份上,王大人隻覺得自己頭皮發麻。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朱瀚居然會知道自己與朱棣兩人的關係。
這下他實在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王爺教訓的是。”
王大人恭恭敬敬不敢多言。
朱瀚眼神披靡的看了他一眼,轉身便離開去往書房。
王安和葛榮一起參加科舉考試,他們兩人對這次的考題早就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
下筆如有神,對考題之中的每個問題,都能夠精心地作出解答。
考題結束之後,兩人便迅速的出了貢院,沒料到,被朱瀚擋住了去路。
“我們兩個這次交卷的時間倒是挺快,倒不如留下來與本王來商議,這次科舉考題的見解如何。”
朱瀚盛情邀約,葛榮和王安兩人必定義不容辭。
兩人並跟著朱瀚回到書房,坐在椅子上,王安便和朱瀚分析,這次考題之中的民生問題。
不但在士農工商之中,想要把商人的地位逐漸的提升,也要讓百姓能夠過上最為安穩的日子。
這對於普通的人來說,必定是最為簡單的,但在朝堂之上想要將這些給解決好,並不是那麼容易。
對於科舉學子來說,這些都是他們應當學習的一些內容,若是連考題之中的這些具有深意的問題都深挖不出。
那這麼多年的書,可真是白讀了。
“士農工商地位的懸殊,讓不少的商人在應天府都抬不起頭,他們即便是再怎麼賺錢,恐怕在朝堂之上都沒有辦法站住腳。”
“從事之人和從商之人,都是我們大明的子民,何必要用這種三六九等的尊卑,去限製他們日後做生意的腳步。”
王安對這次的考題有著自己的見解,他的這一番話讓朱瀚大為震驚。
他眼神意猶未儘地,看著王安對他刮目相看。
他突然有點期待,這次王安的考卷將會有多麼的驚豔。
自己所救下來的這些學子,可真是讓朱瀚對他們日後能夠在科舉之中,毅然決然的選擇。
從仕之路確實非同凡響。
葛榮倒是有不同的見解,科舉考試之中萬變不離其宗。
“自上次錢尚書在科舉舞弊案中,已經讓不少的學子把考題泄露了出去。”
“這才有了這次新的考題,但唯一不變的便是我們大明對百姓安居樂業的願望。”
朱瀚聽著立馬點頭。
這可是他與朱元璋兩人這麼多年以來最重要的問題,但一直都沒有辦法能夠得到解決。
科舉考題確實,抒發的這一個中心。
“在我看來,江山社稷與百姓都是緊密相連的,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天下之人隻有共團結,才能夠讓大明發揚光大。”
朱瀚聽著葛榮和王安兩個人的話,心裡大為震撼。
他開心的目視前方。
這兩人若是入朝為官的話,那必定能夠成為朱標最得力的助手。
“你們所說的確實沒錯,不過就算是到了任何時刻,隻要是科舉之中能夠選拔出的人才,自然也會有自己的煩惱。”
朱瀚話音剛落,外麵的學子交卷的人便也越來越多。
他們都在貢院之中,商量著這次科舉,希望最終的名額能夠落到自己的身上。
這次的科舉對於學子來說十分的不易,若不是朱元璋能夠廣開恩科。
現在還不知道他們的結果會如何。
“這次的考題真是令人感慨萬千,在考題之中隻要是能夠在參加科舉之時,展現出真正的實力,都能夠有所安排。”
“考題真是讓我們感覺,自己日後在應天府也能夠有所準備。”
“考題最佳信賴的,就是在考生的安排之中,能夠讓眾人都察覺到一絲的青睞,這次的科舉絕對公平。”
王大人帶領著錦衣衛的人,就把學子們先安排了出去,等待著放榜。
朱標和朱棣兩人,在朱瀚的隔壁把學子們的文章也仔細地翻看了一番,
對於學子們這次參加科舉考試,所寫的這些文章,朱標都細心的每個字都不放過。
真正能夠吸引他的,便是學子們對於江山社稷以及前塵往事之中的一些理解。
副主考官經過選拔之後,已經把一甲二甲的名單全部都統計了出來。
全部交到朱標手中。
朱標還拿不定主意,他和朱瀚兩個人將副主考官所選拔出來的那幾個試卷,又好好的看了一眼。
“學子們能夠在科舉考試之中暢所欲言,在學問上麵自然也是不容小覷。”
“他們能夠有這番的見解,也真正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學子們的安排。”
對於科舉而言,隻要能夠在考場之上儘快的,把自己所遇到的問題解答出來。
對於他們而言都是至關重要。
真正能能夠在科舉之中,展現出更多的實力,也確實能夠讓他們日後為大明江山,作出多番的貢獻。
在朱瀚和朱標兩人的安排之下,有學子已經被挑選而出。
當名單公布的那一刻,朱瀚沒料到葛榮竟然能夠拔得狀元的稱號。
朱標看著都有點驚訝,可這確實是他們安安穩穩選拔出來的。
在考試名單還沒有公布之前,他們也不知道那些出彩的考卷,到底出自何人之手。
朱瀚甚至還有點不敢相信,讓副主考官特意的將葛榮的卷子都拿了出來。
他和朱標兩人又仔細的看了一遍,朱標對葛榮的印象非常不錯。
如今看到他在科舉之中的優秀表現,又是好感度倍增。
“葛榮確實是個人才,他這考卷上麵沒有一個塗抹的痕跡。”
“字寫的確實不錯,能夠從中看出他對大明日後江山社稷的見解十分獨到。”
朱瀚聽著朱標的話,連連點頭。
這樣一個優秀的人才確實非常的難得。
葛榮能夠把這些,全部都掌控在考卷之上,並且還能夠讓考卷上麵,這些都能夠有所安排。
這確實對他來說非常的不容易,考題若能夠全部都安排妥當,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朱瀚看著這一篇完美的文章,便讓王公公儘快的代入宮中,讓朱元璋也好好的看看。
“我們所選出來的狀元這些文章,都是要讓陛下過目。”
“陛下與我們的選擇不一樣的話,那就得讓他們再參與到一次考試之中。”
朱瀚的做法無疑是最為公平。
朱標自然沒有話說,但朱棣卻橫插一腳。
他上前仔細地看著葛榮的考卷,目光卻放到了王安的身上,這兩人的考卷不相上下。
“葛榮和王安兩人都是狀元之才,但這考卷卻天差地彆,就不如將這全部都送到父皇的手中,讓父皇來挑選。”
朱瀚和朱標沒有反對。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