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心中一暖,笑道:“皇叔放心,我自有分寸。倒是您,連日操勞,更需保重。”
朱瀚聞言,微微一笑,心中雖感溫暖卻也深知責任重大。他不再多言,轉身匆匆離開東宮,直奔戶部而去。戶部內,官員們早已接到消息,正焦急地等待著朱瀚的到來。
“瀚大人,您可算來了!”戶部尚書一見朱瀚,連忙迎了上來,“地基加固所需物資清單已備好,但庫存緊張,恐難以滿足全部需求。”
朱瀚接過清單,迅速瀏覽了一遍,眉頭緊鎖。“立刻從各地緊急調撥,同時,通知富商,願意捐贈物資者,朝廷日後必有重謝。”他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戶部尚書聞言,雖感壓力巨大,卻也明白此刻非比尋常,連忙應承下來,迅速安排人手去辦。
與此同時,朱瀚又命人快馬加鞭前往錦衣衛,要求他們加強新都周邊的巡邏,確保物資運輸的安全,並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另一邊,工部在李尚書的帶領下,工匠們不分晝夜地投入到地基加固的工作中。雨水雖然依舊連綿不斷,但工匠們的熱情與決心卻絲毫未減。
數日後,經過眾人的共同努力,新都北城牆的地基終於得到了有效的加固。當朱標與朱瀚再次站在城牆上,望著那堅固如初的地基時,兩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皇叔,多虧了您的周密安排與大家的共同努力,新都才能化險為夷。”朱標感慨地說道。
朱瀚搖了搖頭,“殿下過譽了,這是大家的功勞。不過,我們仍需保持警惕,確保遷都工程的順利進行。”
正當兩人交談之際,一名侍從匆匆跑來稟報:“殿下、瀚大人,陛下有旨意傳來,召二位即刻入宮覲見。”
朱標與朱瀚對視一眼,心中雖有疑惑,卻也明白這是關乎遷都大事的緊要時刻。他們不敢耽擱,立刻整理衣冠,隨侍從入宮麵聖。
禦書房內,陛下端坐在龍椅上,神色凝重地望著朱標與朱瀚。“新都地基之事,朕已有所耳聞。二位愛卿處置得當,朕心甚慰。”
朱標與朱瀚連忙跪拜謝恩。
陛下繼續說道:“遷都之事關乎國運興衰,不容有絲毫懈怠。朕命二位繼續全力以赴,確保遷都工程的順利完成。同時,對於此次事件中的有功之臣,朕定當論功行賞。”
朱標與朱瀚領旨謝恩後,起身站立於禦書房內,兩人的神情既有完成任務後的釋然,也有對未來挑戰的堅定。
陛下目光深邃,緩緩開口:“新都地基加固雖已完成,但遷都之事遠未結束。標兒,瀚兒,你二人需更加緊密合作,確保每一步都萬無一失。”
朱標拱手作揖,語氣堅定:“兒臣遵旨,定當竭儘全力,不負父皇厚望。”
朱瀚亦躬身行禮,沉穩回應:“陛下放心,瀚定當儘心竭力,輔佐太子殿下,確保遷都大業順利完成。”
陛下微微點頭,目光中閃過一絲讚許:“好,朕知你二人皆乃國之棟梁。但遷都之事,還需注意民心所向,不可急功近利,忽視了百姓的疾苦。”
朱標聞言,心中一動,隨即說道:“父皇教誨極是,兒臣近日正計劃親自下訪民間,了解百姓對遷都的真實看法與需求,確保遷都過程中,百姓利益得到妥善安置。”
朱瀚補充道:“殿下所言極是,臣亦建議設立專門機構,負責接收並處理百姓關於遷都的反饋與投訴,確保民意上達天聽。”
陛下聽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此甚好,民心乃國之本,不可不察。你二人能如此體貼民情,朕心甚慰。”
接著,陛下話鋒一轉,提及了朝中局勢:“此外,遷都之際,朝中亦需穩定。棣兒近來動作頻頻,你二人需多加留意,勿讓權力之爭影響了遷都大計。”
朱瀚目光微凝,沉聲道:“陛下放心,臣已加強對四皇子的監視,並設法削弱其在朝中的影響力,確保遷都過程中不會受到乾擾。”
朱標亦表示讚同:“兒臣亦會密切注意朝中動向,與皇叔攜手,共同維護朝局穩定。”
陛下點頭,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你二人能如此同心協力,朕心甚安。記住,遷都不僅是土木之工,更是國家興衰的關鍵。你二人需以大局為重,不可因私廢公。”
朱標與朱瀚再次躬身行禮,齊聲應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離開禦書房後,朱標與朱瀚並肩走在回東宮的路上,氣氛既嚴肅又充滿默契。
朱標輕歎一聲:“皇叔,遷都之路雖艱難,但有您在一旁輔佐,標兒心中便有了底氣。”
朱瀚微微一笑,目光溫和而堅定:“殿下言重了,瀚身為臣子,自當竭儘所能,輔佐殿下成就大業。”
遷都之事暫時告一段落,但朝中的暗流卻從未真正平息。
“韓風。”朱棣輕聲喚道,他的聲音雖低,卻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韓風迅速步入書房,躬身行禮:“殿下有何吩咐?”
朱棣轉過身,目光銳利地看向韓風:“遷都工程雖看似順利,但我知道,太子與朱瀚絕不會輕易放鬆警惕。我們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他們的動向,尤其是太子在民間的聲望日益提升,這對我們極為不利。”
韓風點頭,表示明白:“殿下放心,臣已加派人手,繼續監視太子與朱瀚的一舉一動,同時也在民間散布一些對太子不利的言論,試圖削弱其聲望。”
朱棣微微點頭,但眼中仍有一絲不滿:“這些還不夠,我們需要更直接、更有效的手段。太子親自下訪民間,這是他的聰明之處,但也是我們的機會。”
韓風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疑惑:“殿下的意思是?”
朱棣冷笑一聲,緩緩說道:“太子體恤民情,這是他的優點,但也是他的軟肋。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製造一些‘民意’,讓太子陷入兩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