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唐,我妻武則天 > 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

第六十二章 科舉甲第 徐槿評卷(1 / 1)

推荐阅读:

狄仁傑心中急思。

皇帝調他入京,難道就是為科舉之事?

是了,閻立本上次便告訴他,皇帝有心扶持庶族,對抗門閥世家,所以想改革科舉,為朝廷招攬更多人才。

門閥世家把持朝政,權利世代相傳,無能之人竊據高位,屍位素餐,掏空大唐根基。

“狄仁傑啊狄仁傑,枉你平日自誇匡扶社稷,為百姓做一點事業,如今少卿還未坐穩,就開始眷戀富貴,計較個人得失,你慚不慚愧?”

狄仁傑深吸一口氣,心中已有決斷。

話雖如此,卻並未立刻開口。

科舉製度之優劣,他親身體會過,最能感受其中缺陷。

然而,如何才能讓聖人深刻理解這一點,如何幫聖人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仔細斟酌推敲。

他腦海中忽然浮現一個名字。

高有道。

永徽三年,壬子年科舉,狄仁傑赴京趕考,住在平康坊,四通客棧,結識了幾名誌同道合的考生。

其中最有才華之人,便是高有道。

然而,高有道心高氣傲,非要去考進士科,又不肯拜謁權貴,還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最終落榜,實為可惜。

他有心將高有道的事告訴皇帝,話到嘴邊,悚然一驚,暗道:“高有道與我是友,我替他說話,聖人會不會覺得我以公謀私?”

“就算聖人不在意,將來此事鬨大,世家官員一定會捏著我與高有道的關係做文章,影響到陛下改革科舉的目的。”

狄仁傑思慮轉動,很快有了更好的辦法。

“陛下,臣想好了,那次科舉之事,臣彆的都記不太清,隻有一人,讓臣記憶深刻。”

李治抬頭問:“誰?”

狄仁傑道:“白孝傑。”

……

皇宮內苑梅園不少,蓬萊殿以西的一座花園中,梅花開的最美,傲雪欺霜,暗香疏影。

此園是武媚娘當昭儀時,命人細心栽培、精心修葺而來,園中共有五種不同品種的梅花。

這日清晨,李治在蓬萊殿醒來。

因是非朝日,用過早膳後,和徐槿、義陽公主一起在梅園中閒逛。

逛了不一會,來到一座“觀梅亭”,一邊歇息,一邊品嘗新鮮蔬果。

未幾,王伏勝從小徑中,走了過來,朝李治道:“大家,白孝傑的一切情況,俱已調查清楚。”

說著,遞上一本小冊。

李治接過翻看,眉頭一皺,越看越是生氣。

永徽三年,壬子年科舉,考生一共一千多人,考進士科的人數,是明經科的三倍。

然而錄取的“進士科”進士,卻隻二十五人,明經科反而取士五十八人。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指的就是進士科的難度。

進士科考題範圍廣,更重視考生的思維見解能力。

不像明經科,隻需將一些經史子集背熟,就有機會高中。

所以進士科難度大,相對應的,考中進士科的人,將獲得極大榮耀,升遷速度也遠勝明經科。

以狄仁傑之能,都對進士科望而卻步,改去考明經科,足以說明進士科的難度。

白孝傑卻是進士科的甲第。

當年一共隻有八名甲第,他便是其中之一,被授予下州縣令之職。

如今他已調到商州州府,擔任司戶參軍,官職比狄仁傑之前的法曹參軍,還要高一級。

狄仁傑還是被閻立本舉薦一次,升遷速度依然比不上白孝傑。

由此可見,此人要麼能力強,要麼背景硬。

白孝傑顯然是後一種。

他父親白海德擔任戶部員外郎,是褚遂良門生。

李治看完之後,沉聲道:“去把白孝傑當年考中的考卷,拿過來給朕瞧瞧。”

王伏勝領命去了。

所有考生的考卷,都在吏部封檔,除皇帝和三省宰相,誰都無權調看。

王伏勝有皇帝口諭,自然通行無阻。

他取了考卷後,並未立刻向李治複命,而是等在吏部檔庫附近,冷眼觀察。

沒等一會,一名文吏從檔庫中快步奔出,沿走廊急行。

王伏勝一揮手,四名內侍衝上前去,將那人拿住。

那是吏部檔庫的一名文吏。

王伏勝知道此人是向世家派官員報信,也懶得拷問,吩咐道:“把此人交給徐侍郎,讓他看著辦。”

兩名內侍領命,將那文吏押走。

王伏勝又去查了一下批閱白孝傑考卷的考官名字,這才拿著白孝傑考卷,回到觀梅亭,上呈李治。

此時徐槿和義陽公主剛在林中賞梅回來。

李治看完之後,朝走過來的徐槿道:“充容,你才思敏捷,幫朕看一下這份考卷。”

徐槿接過去看了。

看完之後,她一雙黛眉卷成一團。

“大家,這是誰人考卷?”

李治道:“你彆管是誰的,隻說好不好。”

徐槿斟酌片刻,道:“若是十五歲少子所寫,倒還稱得上不錯,倘若是十五歲之上……”

李治道:“如何?”

徐槿道:“恐怕平日讀書,不怎麼用心了。”

李治凜然道:“這是永徽三年,一位進士甲第的試卷。”

徐槿吃了一驚,捂住小嘴,道:“那怎麼會?”

李治道:“瞧見了吧,這就是他們給朕挑選出的人才!”

轉頭朝王伏勝道:“可查過批閱白孝傑考卷的考官是誰嗎?”

王伏勝道:“回陛下,臣已查過,那名考官叫崔文翰,如今已升為吏部郎中,也是褚遂良門生。”

李治深吸一口氣。

他早就該猜到,褚遂良長期擔任吏部尚書,負責科舉的人,肯定出自他門下。

義陽公主見他不高興,剝了一個葡萄,放在他嘴邊,脆聲道:“既然那考官不是好人,父親處罰他便是,何必為他生氣呢?”

與憨厚活潑的高安公主相比,義陽公主更加早熟懂事。

李治麵色緩和了一些,道:“朕不僅不查他,還要對他委以重任,讓他擔任這次科舉的主考官。”

義陽公主瞪大了眼睛,一臉不解。

徐槿卻已經明白了,笑道:“大家是想欲擒故縱,讓他犯下更大的錯誤?”

李治目光閃動,道:“他充其量隻是一個魚餌,朕想瞧瞧,能否用他釣幾條大魚上鉤。”

這時,薛仁貴也沿著花叢小徑走了過來,拱手道:“陛下,臣調查到一件事,跟白孝傑有關。”

去年十一月,李治便讓薛仁貴以千牛衛為基礎,組建一個情報組織,名為“內領衛”。

如今組建兩個多月,成員超過百人,也終於能派上用場了。

李治問道:“打聽到什麼消息了?”

薛仁貴道:“永徽三年那場科舉,有個叫高有道的人,頗有才名,曾與白孝傑鬥文,且大獲全勝。後來因手指意外被馬蹄踩傷,無法握筆,故而落榜。”

徐槿微微一驚,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李治側頭問道:“充容,你知道這個人嗎?”

徐槿道:“妾身有一位好友,經常與妾身通信,她曾在信中提到過高有道此人,說他極有才情,並附上高有道一首詩詞,寫得極好。”

李治道:“高有道與白孝傑相比,文采如何?”

徐槿遲疑了一下,道:“有如夫子與稚子。”

李治搖頭道:“結果夫子落選,反讓稚子題名。”

薛仁貴道:“陛下,可要抓捕白孝傑?”

李治抬手道:“不,朕懷疑高有道被馬蹄傷手,也與此人有關。你派人去查一下高有道,瞧瞧他在做什麼。伏勝,你去調白孝傑這幾年的評級,朕要瞧瞧。”

二人各自領命去了。

李治也沒心思逛園子了,回到甘露殿,開始處理公務。

半個時辰後,王伏勝拿著白孝傑的評級過來,一最兩善,評級竟是“上下”。

而且他去年和前年的考評更高,都是“上中”。

由此可見,不僅戶部有問題,吏部問題更大。

李治吩咐道:“傳旨,調白孝傑入京,擔任戶部主事。”

王伏勝應諾道:“是。”

下午天黑前,薛仁貴也調查出高有道的消息。

高有道是江南湖州人,自從永徽三年來長安後,便一直待在長安。

他右手已殘,改用左手握筆,因生計窘迫,借住寺廟,平日以賣曲為生。

李治聽到此處,詫異道:“賣曲?”

薛仁貴道:“就是替藝館歌姬寫詩詞文曲,他文采好,寫的詩詞意境深遠,婉轉哀傷,很受歌姬歡迎。”

李治默然半晌,歎道:“如此人才,竟淪落至此,可悲可歎。他平日除寫詞外,還做什麼?”

薛仁貴道:“此人經常在酒樓買醉,渾渾噩噩,萎靡不振,隻怕早已對仕途灰心喪氣。”

李治想了一會,道:“薛卿,你去找他,設法讓他振作起來,務必參加今年的科舉。”

薛仁貴拱手道:“臣領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