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乾最狂駙馬爺 > 622、對人不對事的太子

622、對人不對事的太子(1 / 1)

推荐阅读:

京城的太子,收到了顧道的第二封奏折,是被送諭旨的欽差帶回來的。

滿心歡喜的他,以為是顧道屈服的奏折,立即拆開一看,六個大字刺入眼眸

‘請殺孫執中折’

顧道的字非常好,已經有了宗師風範,隻不過這六個讓太子無比反感。

好你個顧道,既然已經收到孤的諭旨,竟然還要彈劾孫執中。

你為何出爾反爾?

你給孤的那個棋譜,不是暗示要服從朝廷,服從孤了麼?

為什麼現在又搞這一套?

太子強忍著內心的不適,慢慢地把奏折閱讀下去,終於有些震驚了。

箕子七州的流民,竟然劫掠村鎮?

當他讀到女子被剝光關進屋子,隨時被拉出去強暴,甚至幼童也不放過。

男子則被剝光衣服,驅趕到冰天雪地凍死,甚至為了去了隨意開腸破肚。

這些慘狀顧道隻是寥寥幾筆帶過,但是太子已經能否感受到其中的慘不忍睹。

他轉頭看向欽差。

“你親自去了遼東,可曾看到箕子七州的百姓?”太子問道。

“殿下,臣是在戰場上追上顧公的,目睹了那些流民所為。”

“顧公為了讓我看到最真實的情況,讓我親自帶兵去收複了幾個村子。”

“箕子七州來的不是百姓,他們禽獸,不,禽獸也做不出他們的行徑。”

欽差跟太子一五一十的,講述了他的親身和親眼所見,那些被劫掠的村莊的慘狀。

太子臉色沉重起來,這種狀況是他沒想到的。

不是沒想到,幾位重臣提醒過他,很可能會出現這種狀況。

流民在遼東變成了流寇。

“孤知道了,這次去遼東辛苦,你下去吧。”太子吩咐道。

欽差告辭。

太子臉色有些凝重,讓遼東子民遭受劫掠,絕不是他想看到的。

可現在事情僵住了。

他已經處罰過孫執中了,也發出了讓顧道接受流民的諭旨。

如果現在更改。

那就證明孫執中錯了,朝廷錯了,他這個監國的太子也錯了。

而且一開始,朝廷幾位重臣是明確反對的,是他力排眾議,非要這麼做。

這將是對他威望的巨大的打擊。

“你既然已經選擇低頭,就應該知道替朝廷分憂,替孤分憂。”

“悄悄處理了就好,你現在這又是什麼意思?”

“還讓孤的欽差親眼去看,又是請斬孫執中,你這故意想讓孤難堪麼?”

太子心中一股怒火升騰。

他覺得自己好像被顧道給耍了。

他本想召六部尚書來討論,可是仔細一想好像沒有必要了。

兵部尚書高岸賭氣病休中,戶部尚書顧雲璋乞骸骨回家了。

禮部尚書孫執中在箕子國,而且被顧道彈劾。

刑部尚書李渠對孫執中本身就有意見,讓他來討論,什麼意見可想而知。

工部尚書趙謙是自己提拔的,自己說什麼他就附和什麼,問不問都一樣。

剩下最重要吏部尚書溫爾雅,此人是袁琮的弟子,跟顧道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問他,肯定向著顧道說。

太子想了一圈,意識到,這件事討論沒有意義,重要的是如何決定。

是處罰孫執中,同意顧道剿滅流寇?還是堅持下去,讓顧道繼續接納流民?

處事不明,問黃先生。

於是今天,太子又想吃牛雜麵了,再次來到牛雜麵館與民同樂。

“殿下,從箕子七州進入遼東的,是流寇還是流民其實不重要。”

“縱然流民轉化為流寇,也並不是全部轉化,大部分應該是好的。”

“殺光了壞的,好的一樣可以就地安置。”

“可顧公這奏折上,一味強調遼東慘狀,強調要殺孫鎮撫,要殺流寇,卻隻字不提賑濟。”

“這是一種試探,上次他已經暗示願意順從,現在同樣是試探您的態度。”

"這一次要是順了他的意,不但會損害殿下的維威嚴,他以後會更蹬鼻子上臉。"

“所以,應該下諭旨斥責,就說把流民當流寇剿滅,是在殺良冒功。”

“命令他立即停止殺戮就地接收流民,否則就是對朝廷心懷怨懟。”

黃士及的語氣十分嚴厲,以至於太子都有點擔心,這樣是不是過頭了。

而且這不是罔顧事實,欲加之罪麼?

看他臉上有些猶豫,黃士及有加了一把火。

“殿下,現在您跟顧公,就是各自繃了一股勁兒,誰先鬆了,誰就輸了。”

“如果殿下輸了,威望必然遭受重擊,那些重臣就會步步緊逼,您就是傀儡了。”

太子心中一驚,瞬間一股怒氣升騰,自己決不能當傀儡。

看來自己停了遼東軍費報銷是對的,此時對顧道就應該多方施壓,徹底把他壓垮。

就不信他敢造反?

此時太子已經完全被權謀遮蔽了雙眼,已經不複剛開始監國是的胸襟。

以家為重,跟以權利為重,在他心中已經模糊。

顧道的奏折被太子壓下,沒有抄送給六部尚書,也沒有給袁琮。

而且立即命人起草了給遼東的諭旨。

跟上一次的的極儘誇讚不同,十分嚴厲,直接訓斥顧道殺良冒功,警告他不要一錯再錯。

嚴令遼東鎮守府,立即就地安置箕子七州的流民,不得遷延推諉。

否則前過一並追責。

抄錄存檔,用印之後,諭旨直接發給了遼東鎮守府,而且還是加急。

朝廷就是一張大網,這樣的事情,幾位尚書這種大蜘蛛,怎麼可能不知道?

袁琮當天就帶著老婆孩子,去了顧道的終寒山彆院,說是要陪陛下過年。

高岸和顧雲璋,直接閉門謝客,連親朋故舊都不見了,表明自己跟這件事無關。

李渠跟趙謙關係倒是越來越近。

就在諭旨發出第三天,錦瑟收到了顧道來自遼東的傳信,他毫不猶豫立即召來奶娘。

“奶娘,夫君說他欠了北方拓展銀行一筆軍費,你去打聽一下,到底多少錢。”

錦瑟說道。

北方拓展銀行就是顧道創立的,不少顧家的掌櫃的,都在其中任職。

找個小廝跑一趟就問明白了。

遼東征伐箕子國軍費,一共一百七十二萬兩,到現在這筆錢沒有還清。

“公主,說是原本戶部都要結賬,是太子命令重新核定,至於什麼時候核定完,等太子命令。”

奶娘陰沉著臉說道。

明眼人一下子就明白,這是太子在故意的為難顧道,一方麵核查賬目不結束。

另一方麵派人去遼東催債,就是在惡心顧道。

“好多錢啊,夫君說家裡給墊上。”錦瑟十分平靜的說道。

“是很多錢,不過對於咱們家來說,也就是清一清倉庫的事情。”

奶娘豪氣的說道。

“不,那多沒意思,去把京城的大商人都找來,本宮要毀家紓難,賣家產替相公還債。”

錦瑟冷笑著。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