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蜀國要亡了……”
“劉備與丞相打下來的基業,竟然就這麼毀在了劉禪的手裡!”
“與其說魏軍勢大,不如說毀在了自己的手裡!”
“最後一集了,這樣看來,三分歸晉也不是什麼令人以意外的了。”
“五虎將與丞相在的那段時間,是我記憶中蜀國最美好的那段時間。”
……
隨著魏軍直逼成都,,劉禪率太子、諸王、群臣六十餘人自縛降魏,自先主劉備建國以來,曆二帝、四十三年,蜀漢滅亡!
當這樣的旁白出現在《三國演義》的劇中之時,觀眾的內心無疑是苦澀的。
一直以來,《三國演義》的故事都是以蜀國為主視角,從劉備白手起家到蜀漢建立,再到現如今看到蜀漢滅亡,他們怎麼可能不感慨?
不僅僅是萬千觀眾,而正在劍閣苦戰的薑維及眾將聞知此訊,捶胸痛哭。
蜀漢眾將校士卒扯裂大旗、摔折武器,哭聲十裡可聞!
他們也沒有辦法接受這個結局!
可即便是蜀主劉禪昏庸,蜀漢大勢已去,就連屏幕外的觀眾們都沒有再抱有一絲希望,認為《三國演義》要走向平穩的收尾過程情況之下,薑維不甘心!
危難時刻,薑維定下假降鐘會,離間鄧艾、鐘會之計,以求恢複漢室!!
“薑維……”
“蜀漢有薑維,是蜀漢的幸運!”
觀眾們念道著,根本沒有想到,在這樣的情況下,薑維依舊沒有放棄。
這假意投降的一計,鐘會果然中計,同樣沒有想到,薑維會有此決絕的意誌,沒有察覺到薑維的深意,反倒是重用薑維,薑維利用鐘會,至司馬昭收捕鄧艾!
鄧艾一除,薑維又慫恿鐘會詐稱奉太後遺詔,討伐司馬昭弑君之罪,以奪天下!
不得不說,這個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可以說這個世界上,在這樣的誘惑之下,能夠抵擋住的根本沒幾人,特彆是在當時的年代下,這可是奪天下,坐上皇位的誘惑啊!
更關鍵的是,司馬家掌控魏國朝政,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再加上司馬昭弑君,他們若是假稱奉太後遺詔,討伐司馬昭弑君之罪,那就是師出有名。
在古代,師出有名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如果師出有名的話,往往是“正義”的一方,一旦坐上皇位,必定會得到一定的擁護與追隨。
如果師出無名的話,那麼即使贏了戰爭,也多少有些勝之不武。
所謂師出有名,就是一定要有打仗的“正當理由”,就算沒有,也要捏造一個,這並不是無趣腐朽的儒家理念,而是拉攏人心的關鍵。
雖然萬千觀眾都知道,薑維複興蜀漢這掙紮在最後的的一計不會成功,可在元宵大宴開始之時,仍然緊張不已!
薑維與鐘會命百官畫押盟誓,共討國賊!
凡不從者,表麵儘數囚禁,實則全部坑埋,顯然是要發動最後總攻,可正如觀眾們所料,這最後一計,還是失敗了。
謀反的消息泄露,,胡淵、衛瓘率軍殺入蜀宮大殿,鐘會中箭身死,唯獨剩下了被困於刀劍之下的薑維!
這一刻,全九州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薑維的身上。
是非成敗轉頭空!天命不可違啊!
薑維滿臉是血,揮舞著手中長劍,驅趕著周圍的魏兵。
在無數觀眾的注視之下,捂著自己胸口,喊出了那經典的一句話:
“吾計不成!”
“乃天命也!!”
薑維,繼承諸葛亮遺誌,希望憑自己的力量複興蜀漢,多次北伐,並且在兵力不多的情況下勝多敗少,使蜀漢得以多延續數年,可現在,這一切都迎來了終結。
薑維死,蜀漢亡!
說罷,薑維便在屏幕外無數敬佩,傷心,不舍的目光之下,自刎而亡!
“薑維!!”
“君主無能!臣下豈能回天!”
“薑維真英雄也!”
“薑維太不容易了,說薑維一人撐著蜀漢到現在也不為過。”
“太悲壯了,這是《三國演義》中最悲情的人物了吧?”
“獨愴然而涕下!蜀漢亡了!”
“鞠躬儘瘁,死而後已,丞相與薑維都做到了!”
第(1/3)頁
第(2/3)頁
“該死的阿鬥啊!”
……
薑維之死,蜀漢之滅,就連敵將都不得不感歎:
“蜀國之滅,絕非將軍之罪!”
“實是後主無道而致!”
更為諷刺的是,薑維悲壯而死的鏡頭餘韻還沒有消失,鏡頭一轉,就轉到了宴會之上。
這是司馬昭款待劉禪的宴會,而身為亡國之君的劉禪臉上不但沒有一絲絲的愧疚與不忿,反倒是花天酒地,好不享受,宴會之上,司馬昭問劉禪思蜀否,劉禪的回答,直接讓全九州喜歡《三國演義》的觀眾們破了大防!
“此間樂!不思蜀也!”
劉禪憨憨的笑著,殊不知在屏幕外,有大把大把想要衝進屏幕,掐死他的觀眾!
“大爺的劉禪!真的昏君啊!”
“樂不思蜀!”
“誰能讓這個劉禪趕緊死一死啊!”
“大鍋劉備,生了個這麼個狗屁兒子!二鍋趙雲,非要七進七出救那劉禪狗命!三鍋諸葛亮,非要侍奉後主,不遵循劉備遺言自立!要不然蜀國能滅?”
“隻能說這就是曆史,在曆史上,因為一個大畜君主而導致朝代滅亡的不在少數。”
“真的血壓被這劉禪搞得爆表!”
“真不想看這個廢比再多一眼……”
隨著司馬昭的死去,其子司馬炎繼承王位。隨後賈充、裴秀等人,強行逼迫魏主曹奐禪讓退位,魏國正式改朝換代,消逝在曆史長河之中,曹操一手打下來的基業,最後儘歸司馬家。
如此想來,曹家也是倒黴蛋,而且曹操一死,後世的幾代君主,基本上都是傀儡。
公元265年,司馬炎正式登基,是為晉武帝,國號大晉!
“原來這才是晉朝的由來。”
“雖然說演義的故事與真實曆史故事很多地方都是不一樣的,可大體曆史走向總不會改變。”
“蜀國滅了,吳國又是那個樣子,被滅不遠了。”
觀眾們說罷,時間一晃,來到了十五年後,太康元年,也就是公元279年,占據戰略要地西陵,擊破鮮卑族,兵強馬壯的晉軍,出動六路兵馬攻打吳國!
於一年後,正式消滅吳國,吳帝孫皓投降,吳國滅亡!
自此,司馬家族的晉朝,結束了魏、蜀、吳三國之間七十二年混戰的局麵。
正應了整部劇,簡介最開篇的那一段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當曆史的鐘聲再度響起之時,這近一個月時間,關於三國時期的旅程,對於觀眾們而言就算是全部結束了。
在最後三分歸晉之時,很多觀眾甚至有些恍惚。
林秋從來沒有拍攝過如此長的劇集作品,這是第一次,可即便是這樣,觀眾們還是覺得不夠看,直到最後一集結束,片尾那《三國演義》不等同於真實曆史的字樣一出,眾多九州世界的觀眾才緩緩的回過神來。
這部堪稱夏州圖騰,夏州名片的劇集,終於在這一天迎來了結尾。
雖然說三國時期群雄並起,英雄逐鹿,可在夏州的曆史上,之前一直是一段被人忽視的曆史,甚至可以說是為後麵五胡亂華埋下隱患的一段時期。
看似晉朝一統三國,可實際上後麵卻迎來了更加亂世的亂世。
正如《滾滾長江東逝水》中的詞一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儘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這段詞,是對於《三國演義》最好的注解。
當《三國演義》的劇集內容全部結束之際,觀眾們倒是沒有想後麵五胡亂華,中原又亂了二百多年的事情,隻是覺得,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實在是太璀璨了。
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薑維,周瑜……
那一個個個性形象鮮明的英雄人物,仿佛一個個出現在觀眾們的眼前,隨後又消失在這漫天的曆史風沙之中。
好似留在了這漆黑的曆史畫卷中,如同群星般閃耀。
又好似什麼都不曾留下,如同黃沙一般。
如若沒有老賊,沒有林秋,沒有這《三國演義》,究竟有多少人會認識這段時期的英雄人物?
我想不會,就如同之前一般。
這就是文學的意義,就是藝術的意義,文學作品就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能夠幫助讀者了解不同文化和曆史時期的社會狀況、風土人情以及人們的內心世界,正因如此,大家才更加好奇,《三國演義》的原著究竟是何等的精彩。
電視劇的內容畢竟就那麼短短的八十多集,呈現出來的內容,自是沒有文字全麵。
……
“結束了。”
“是啊,結束了。”
第(2/3)頁
第(3/3)頁
恍惚。
在這二十多天,將近三十天的時間裡,每天三集,所有人都徜徉在那片曆史的海洋之中,現在播完,觀眾們最能夠想到形容這部劇的詞語應該就是:
“蕩氣回腸!”
誇讚《三國演義》的評論大家看過太多太多了,幾乎是每一天,每一刻上網,都能夠看到全網吹《三國》的評論。
除了個彆犯病,吸引眼球的博主,說《三國演義》不遵循真實曆史,是不良引導。
關於這種評論,都不需要怎麼去管,因為自有廣大的夏州民眾去噴他們。
播出的這段時間,收視率不用多說,就是一部徹頭徹尾,而且夏州從未出現過的國民級彆的電視劇,家家戶戶都在看!
一般而言,老年人,女性,對於曆史題材的作品都不算特彆感興趣,可這部劇完全不同,你上大街找老人去問一問,知不知道諸葛亮是誰,除了那些實在是偏遠上去,沒有途徑看電視的地區,就算是沒有文化的老人,都知道諸葛亮是誰!
可想而知《三國演義》在夏州內的巨大影響力。
至於在夏州之外,更不必多說!
九州任何一州,對於他州文化的向往都是相同的,畢竟“兔子不吃窩邊草”“家花沒有野花香”,比喻就算不合適,意思到了就行。
夏州作為時間最長,文明最璀璨的大州,之前一直沒有一部作品集中展現,即便是火遍全球的老賊,林秋的所有作品。
可恰恰在這個時候,在這個夏州文娛走向世界的時候,所有人都質疑,是否隻有外州風格的作品才能夠風靡世界之時,《三國演義》出現了,而且是由林秋與老賊共同帶來。
這是影像作品在傳播度上的優勢,也是為什麼林秋非要先拍劇版《三國演義》,再發售的原因之一。
《三國演義》的即便再經典,可對於絕大多數的讀者而言,它是晦澀的,難讀的,即便是夏州本土的讀者,傳播度一定不會有電視劇這般簡單直接。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現在回頭想想這部電視劇,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值得觀眾們,不,應該是夏州的民眾們代代傳頌。
“赤壁的那場大火。”
“桃園三結義!”
“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
“呂奉先衝冠一怒為紅顏!”
……
即便是播完之後回想起,感動,震撼,依舊流淌在每一名觀眾的血液之中,讓人久久難以忘懷。
這恐怕就是夏州人民,一個真正將民族驕傲,文明驕傲刻在骨子裡的族群。
要知道,這僅僅是短短的一段三國曆史。
在悠悠長河中,還有多少的英雄人物閃耀過這片中華大地?
即使夏州曾經輝煌過,飄搖過,恥辱過,可夏州子民骨子裡的熱血依舊流淌在身體之中。
“我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曆史而驕傲!”
“我為這些在曆史中,閃耀璀璨的英雄人物而驕傲!”
“我會自己,身為中華民族的孩子而驕傲!”
當這段話鋪天蓋地的響徹夏州網絡之時,多少夏州民眾都情不自禁的熱淚盈眶,這是血液裡的東西。
比起那紛擾,吵鬨,甚至可以說戾氣十足的網絡世界,或許觀眾們更想看到這樣的內容,欣賞著這些來自文娛世界的作品,儘情宣泄著自己熱血難涼的情感。
《三國演義》,就此完結!
……
ps:從作品的經典程度推進大家也能看的出來,本書進入到了後半段~
感謝一直支持的讀者們。
捫心自問,雖然哥們寫作水平就那樣,可每一部作品的演繹都在用心寫,相信大家也都能感受的到,再次感謝支持。
應該還有幾十萬字的內容,放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