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玉真宮主
第789章 玉真宮主
在獨孤立秋的熱心幫助以及潘遼的務實操作下,關隴世家們在長安的主宅都去除了封條,撤走了士兵,眾人都搬回了各自的府宅。
回到了久違的家中,大家都開始張羅起來,添購家具擺設,召回舊日家傭,請人清掃房宅,清除雜草,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重新張燈結彩,回到了世世代代生活的老宅,直到這時,所有人疲憊的內心才終於有了歸宿。
長安玉真宮,這是長安最大的女道士修道之處,位於安業坊內,它最初叫做玉靈宮,但由於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在這裡出家修道,後來改名為玉真宮,和玄都觀一樣,屬於皇家道觀。
玉真宮內有三百餘名女道士,基本上都是皇親國戚的家人在這裡出家修道,大多年事已高,在宮內頤養天年。
上午時分,改名為李應的應采和在玉真宮正式就任第第十三任宮主,法名青蓮,晉王郭宋封她為天師,在悠揚的鐘聲中,三百四十餘名女道士和數千名女修士聚集在廣場上,一起參加新宮主的任職典禮。
前任宮主已經羽化兩年,宮主之位一直空缺,由住持負責日常事務,按照慣例,大唐皇家寺觀的方丈或者觀主都必須由天子冊封,然後由宗正寺或者太常寺頒布任命,這位年輕的青蓮天師便是由晉王郭宋冊封,由士部司頒布任命。
她的身份自然讓很多人感興趣,因為晉王出身崆峒山,很多人都猜測這位青蓮天師是晉王的師妹,也來自崆峒山,基本上十個有九個都是這樣猜測,但誰也想不到,這位美貌豔麗的女天師竟然就是殺人不眨眼的紅粉骷髏應采和。
不過公孫大娘的靈柩就正式安葬在玉真宮後院的墓地內,幾名真人都知道,新任宮主是公孫真人的弟子,是奉晉王殿下之令來給師父守靈。
今天幾千名女修士來參加就職典禮,應采和特地在臉上覆蓋了一層薄薄的輕紗,看不清她的法相,事實上,很多長安人都見過她,當年她為藏劍樓副樓主時,在長安也是殺人無數,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她還是采用了不露法相的方式,這也是允許的,增加一種神秘感。
不過昨晚內部就任時,她是露麵的,而且捐出了一萬貫的財富,令道宮上下興奮異常,她們和感業寺一樣,已經很多年沒有得到朝廷撥錢了,雖然有修士供奉香油錢,比感業寺稍好一點,但畢竟有三百多口要養活,三清的法身要重新修繕鍍金,玉真宮也是入不敷出,過得十分拮據。
有了新宮主捐出的一萬貫錢,至少十年之內,玉真宮的女道士們都衣食無憂了。
儀式由玉真宮資格最老的雲岫真人主持,雲岫真人便是著名的女詩人李治,她年事已高,便在少時曾出家過的玉真宮安度晚年了。
比起昨晚的內部上任,今天的儀式就簡單了很多,士部司的官員宣讀任命書,然後拜三清,從雲岫真人手中接過由曆代宮主保管的冊封玉牒,最後是全體道姑和修士們拜見新宮主,儀式就結束了。
這時,士部司官員宣布,所有玉真宮在冊道士,每月可領糧米三鬥,錢五百文,並由士部司撥錢修複三清法像,重塑金身,這個宣布頓時讓道姑們歡聲四起,掌聲熱烈。
就職典禮結束了,應采和在後院接見了四名女真人,四名女真人都年約四十餘歲,從小出家,她們為了爭奪宮主之位暗鬥了兩年,最後卻從外麵來了新宮主,令四人沮喪不已。
應采和已摘去了麵紗,對四人道:“想必你們也知道,既然我師父是公孫大娘,那我也是練武出身,我來玉真宮主要是為了修練武學,以後宮內除非有重大事情,一般的日常瑣事我不會過問,而且我有兩個弟子,她們是我的左右護法,我外出雲遊時,會留下一人,你們不一定能找到我,但可以先找她們。”
四名女真人麵麵相覷,眼中難掩心中暗喜,原來宮主是個甩手掌櫃,那簡直太好了,其中一人道:“宮主要潛心修煉,當然沒有問題,但我們管理瑣事,有沒有什麼章程?”
“章程當然有,我考慮成立元老院,主要是每月的各種錢財收支由大家一同審閱,大額支出由長老院決定,而日常事務由住持負責,你四人輪流擔任住持,每人三個月。”
應采和也做了好幾年的成都藏劍閣之主,深諳下屬的各種貓膩和製衡之道,她雖然是甩手掌櫃,但不代表她就能容忍下麵的人亂來,所以她成立長老院,讓十幾名老道姑負責每月審核錢糧收支,相信她們會認真負責的審核。
然後是住持,三個月一任,各自的心腹還沒有培養起來就換人了,就算有私心也沒有時間完成,讓四人繼續去勾心鬥角,自己則專心修煉。
應采和雖然是郭宋的情人,但她還是想繼續修煉劍器,像師父那樣,不僅享有長壽,而且到了八十歲還能肌膚如雪,臉上沒有一絲皺紋。
雖然她無法像師父那樣終生守身完璧,但師父給她說過,是否行房並非影響長壽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修練劍器不能停綴,一旦停止一個月不練,就會開始散功,師父最後羽化就是散功的緣故。
正是這個緣故,公孫大娘的弟子們大多出家為道,終生修練不止。
“你們四人還有什麼疑問?”應采和又問道。
“彆的事情沒有了。”
“沒有彆的事情就退下吧!你們自己抽簽決定出任輪值住持的順序,然後我會在元老會上宣布。”
四名真人行一禮退下了。
應采和又把她的兩名女弟子找來,兩名女弟子一個叫淨玉,一個叫淨月,年約十七八歲,兩人都是公孫大娘收養的棄嬰,五歲起便拜應采和為師,一直在藏劍閣練武,武藝都很高強,在此之前,她們是南唐王皇後的貼身侍衛,現在她們也跟隨師父一起出家了。
“玉真宮以後就是我們的長住之地了,以後你們就是為師的左右護法,道宮裡有什麼事情找我,你們負責傳達,我不想見她們。”
“是!”
應采和又笑道:“我們的劍器九式必須終身修練,不能停綴,你們也是一樣,沒事就堅持修練,另外,我見道觀裡有不少小道姑,你們一人選十幾人,收她們為徒,教她們練武,咱們的劍器九式就能一代代傳下去。”
“我們明白了!”
這時,淨玉又小心翼翼問道:“師父,以後我們還會出去辦事嗎?”
應采和微微歎息一聲,“師父的另一個身份,你們是知道的,若晉王殿下有指令,師父必須要去做,當然也會帶你們一起,但有一點你們記住,這個秘密隻有我們師徒三人知曉,不得外泄,明白了嗎?”
“師父,我們明白了。”
“好吧!你們去把老君堂的雲岫師姑和十幾名師姑一起請來,為師要和她們商議一些事情。”
老君堂是玉真宮十幾名資深老道姑的清修之地,應采和準備要用她們成立元老會了。
就在玉真宮新宮主舉行就任典禮之時,舊城內也十分熱鬨,今天是國子署搬家的日子。
國子署就是國子監,後世的教育部,負責科舉和學校,有官員一百餘人,他們搬家可以浩大工程,各種文書、資料堆積如山,幾百輛牛車要運送幾趟。
孟郊卻沒有心思參與搬家,他在新官房內來回踱步,心急如焚,晉王回來後,他就必須把新學的完整方案交上去了,但現在他卻卡住了。
按照郭宋的改革思路,太學不再教授儒家經典,改由國子學負責教授,太學改授各種專業技術知識,這就相當於成立了文理科高等學府。
事實上,唐宋都非常重視各種科學技術,一直到清朝後,隨著思想的禁錮,開始把新式發明視為奇技淫巧,萬般皆下品,唯有儒學高。
唐宋科舉考試的範圍從經文到時事政治、經濟、製度、軍事、法律、鹽政、漕運、曆史、數學、文字學等等,非常務實,尤其到了北宋,對於兵器技術乃至火器的研究,更是上升為舉國戰略。
孟郊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師資不足,幾乎讓孟郊愁白了頭,既要懂得專業技術,又要能登上講台,這樣的教授幾乎沒有,那隻能從現任的官員中尋找了。
九月份太學就要正式開學,可師資到現在還未配齊,孟郊考慮,可以讓三千餘名太學生隻能先學習算學、法學、農學、醫學以及習武健身,作為基礎學科,等以後再逐步開設曆法學、冶金學、水利學、兵器學以及織造學等等學科。
但這要晉王殿下同意才行啊!
這時,署丞牛鑒拿著一份名單匆匆跑來,“署令,名單整理出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