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他們商量,隻簽十年的文章使用權和印刷售賣權。”
十年後的市場,可是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所以版權她還是得握在自己手裡。
“報社那邊怎麼說?”
“可以是可以。”
“不過價格肯定達不到十萬。”
“隻有3萬。”
“每個月的稿費也照樣給。”
許清珞看著周聿衡,周聿衡知道她心裡已經選擇了。
所以他需要做的是肯定自己媳婦兒的選擇。
“我不懂這些。”
“不過國家要發展。”
“十年後或許會有新的變化。”
“我也是這麼想的。”
“京都報社那邊已經派人帶著合同和錢來了。”
周聿衡眼帶笑意看著她。
這哪裡是商量,這明明就是通知他,順便看看他的態度。
許清珞感受到周聿衡打趣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的的轉過身去。
周聿衡啞笑,把她抱進懷裡睡覺。
一夜無夢。
周聿衡今天休息,夫妻兩人帶著孩子去城裡拍全家福。
許清珞順便帶上了自己的相機,把裡麵的照片給洗出來。
不管是全家福還是日常的照片,都裝在了相冊裡保管,等以後拿出來看也是一番風味。
京都報社的人來的很快,似乎怕許清珞毀約似的,一個星期後就到了部隊。
許清珞去部隊找了周聿衡回家。
京都報社來的人京都報社的主任,是位男同誌,需要避嫌。
周聿衡在家,京都報社主任看到後也鬆了一口氣。
畢竟這年頭,不管男女的名聲都很重要。
尤其是已婚的男女名聲,關係到兩個家庭。
“你們好,我是京都報社主任,姓林。”
“林主任好,這位是我的愛人。”
雙方彼此介紹了一下,林主任笑著寒暄了一句,雙方坐下說話。
“許同誌,可算是見到你本人了。”
“這是合同,你看一下。”
許清珞接過合同看了起來,看到裡麵的條條框框的合約都寫的很清楚。
她從合同就能看出京都報社這次是帶著誠意來合作的。
要是沒有誠意的話,林主任也不會特意跑過來雪城跟她簽合同。
許清珞把合同遞給了周聿衡。
周聿衡打開看了一遍,隨後對她點了點頭。
“合同沒有問題。”
“那就好。”
雙方簽字蓋手印,合同一式兩份,林主任把帶來的取款單拿出來。
“這是取款單。”
“希望下次還能和許同誌繼續合作。”
“當然。”
雙方握手,合作順利達成,周聿衡送林主任出去。
六月初是三伏天,林主任熱的額頭不停冒汗。
周聿衡帶著他往采購部的方向走去。
“周同誌,這不是去門口方向啊。”
“今天部隊采購部要去市裡,可以坐順風車。”
林主任一聽雙眼亮了起來。
這許同誌丈夫做事可真細致,他喜歡。
他大熱天從是奔波過來已經又累又熱了,沒想到回去的時候還有車可以坐。
“多謝周同誌了。”
“客氣。”
周聿衡心想你是來給我媳婦兒來送錢的。
他這個當丈夫的,得做好大後方工作啊。
要不然下次不願意來了,可咋整?
林主任:“”
周聿衡把林主任送上車,和采購部的戰友交代了幾句,又給了好幾顆大白兔奶糖戰友。
“麻煩了。”
“客氣。”
采購部戰友跟周聿衡打保證肯定把林主任給安全送到市裡。
林主任看到周聿衡的細心安排,對許清珞和周聿衡的印象瞬間高了幾度。
許同誌夫妻兩人做事周到,在家裡有下午茶喝,走的時候有車送。
他下次還來。
周聿衡把人送走便回了部隊工作。
而許清珞拿著取款單親了好幾下,把取款單小心翼翼放進了抽屜裡。
“媽媽的好兒子們。”
“咱們有錢了。”
許清珞抱著兩個兒子親了好一會兒。
小滿小圓看著熱情的媽媽,有些反應不過來。
媽媽今天怎麼了?
他們沒打架,也沒搞破壞啊,怎麼突然這麼熱情?
兩個孩子可不知道這筆錢會給他們家帶來多大的價值。
他們看著媽媽高興,他們也跟著樂嗬嗬的笑。
“開、心!”
兩個孩子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出來。
一歲半的孩子已經學會走路了,而且說話也清晰了不少。
“對,今天是好日子。”
“今晚加菜!”
許清珞大手一揮,晚飯直接多加了兩個肉菜。
兩個孩子排排蹲在廚房門口,等著開吃。
周聿衡回到家,看到桌麵上的好飯菜,便知道他媳婦兒今天心情美好。
“回來啦?”
“快洗手吃飯吧。”
許清珞語氣比平時要溫柔不少。
周聿衡聽著自己媳婦兒溫柔的語氣,一頓飯下來渾身燥熱。
媽的。真的要命。
周聿衡以為自己媳婦兒的熱情隻會維持到睡前。
可沒想到等孩子睡著後,她的熱情才剛剛開始。
“你就折磨我吧。”
周聿衡額頭直冒汗,就怕動作大了吵醒兩個兒子。
可是他吃肉吃到一半,憋屈的很。
周聿衡直接抱起許清珞,用被子包裹著她走到隔壁房間。
許清珞像無尾熊似的被他抱在身上,滿臉通紅,最後被壓在了房門後。
一夜漣漪。
六月份的天氣實在熱,許清珞經常讓周聿衡給自己帶冰棍回來吃。
兩個孩子就跟尋著味道來似的,每次都能精準找到她。
許清珞把冰棍藏在身後,一副“我沒偷吃”的表情。
周聿衡看著自家媳婦兒緊張的模樣,便帶著兩個兒子回房裡給她打掩護。
許清珞趕緊跑到後院裡趕緊消滅證據,免得兩個孩子也要搶著吃。
許清珞吃完把冰棍的棍子丟到院子角落裡,用泥土埋起來。
小滿小圓眼尖的很,要是發現她偷吃冰棍,肯定要鬨騰好一段時間才消停。
———
隨著七月份的的到來,家屬院裡多出來了好幾個高中畢業的孩子。
孩子一畢業,就代表著要麵臨下鄉和工作選擇。
家裡能夠想辦法買到工作還好。
可城裡的工作緊缺,自然也有好幾個孩子需要麵臨下鄉。
被家裡安排去下鄉的,都是女孩子,十六七歲的為多數。
張軍看著部隊門口抹眼淚哭著不想去的同齡人。
心裡也止不住慶幸當初聽了父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