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頗有成效(1 / 1)

推荐阅读:

“塔寨衛所建好了,我們龍灣衛所也要加快進度了,最近又有水匪前來滋擾,用魚槍紮死了幾名匠人,引得人心惶惶。”

負責承建龍灣衛所的是水神教和清河武館,白薇和周醒微微歎息,顯然是有些無奈。

龍灣衛所,乃是位於清河上遊一段流域。

所以此地乃是依河而建,可以有效遏製水泊郡的水匪順流而下。

因而這邊的建造過程中時常有水匪滋擾,顯然是不希望這衛所能夠建成。

當然,水泊郡似乎暫時沒有什麼大的動向,不然的話周醒等人早就嚴陣以待,可就這樣拖拖拉拉的施工進度,也是頗為讓人頭疼。

“若我們清河郡有艘大船就好了,直接橫亙在江麵上,有水匪過來,直接一頓亂箭射死!”

周醒暗暗握拳,恨恨道。

以前地肺山倒是有一艘樓船,之前他們追擊蛟龍便是乘坐此船,可是在清剿時被那群窮途末路的瘋子一把火燒了,是以整個清河郡竟然拿不出一艘大船出來。

大船?

陳長帆看向一旁的沈萬五,後者立刻會意,說道:

“巧了,造船廠剛剛落成,不日便可開始造船了。”

造船廠造的可不是舢板烏蓬這種小船,而是差不多像樓船這種大小的戰船。

當然,既然是戰船,主要是偏重實戰,舍棄了樓船的大量繁複無用的裝飾,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吃水,用以裝載火炮。

更硬的龍骨,用以抵禦攻擊或者直接撞擊過去。

還有更多更大的船槳,更加流線型的船身,從而獲得更快的航速,更高的機動性能。

造船廠這事,陳長帆倒是一直有在關注。

其實打一開始,他是想直接以小作坊的模式快速造出十幾艘烏篷船,將清河裡的魚獲大肆捕撈一通,可後來戰蛟龍,滅四門,快速將局麵穩定下來,陳長帆反倒不那麼急了。

一方麵是經曆過兩次大戰之後,河中魚蝦被波及死去無數,生態需要一段時間回複。

另一方麵是開春之後,正是河魚甩籽時節,若是急於捕撈,無異於涸澤而漁。

造更大的船,不但可以用於作戰,還可以抵抗更大的風浪,捕更多的魚。

還記得當時沈萬五也曾提出過質疑,陳長帆直接用一句話讓對方閉嘴。

“風浪越大,魚越貴。”

沈萬五回憶著當初與東家的對話,不禁暗暗感歎東家的高瞻遠矚,實在是比他高上不知道多少個層次。

同時,他將目光一掃,看著這幾位門主臉上再度露出震驚的表情。

“造船廠?你們在水雲澗那邊忙活了幾個月,竟是蓋出了一座造船廠?”

白薇忽然想起了什麼,旋即失聲問道。

“不錯,東家要求要造更大更快更堅固的船,我們看整個清河郡裡都沒有這樣的船塢,索性就自己建一座出來。”

對於陳長帆這個甩手掌櫃,沈萬五早已習慣,隻要是東家交代下來的事情,他可以儘情調動各種資源。

陳長帆不問花多少錢,用多少人,他隻看結果,隻要能造出大船來,那就算完成任務。

聽到這話,四人皆是一陣沉默。

沒有造船的船塢,索性就自己造。

這樣的底氣,可真是財大氣粗啊。

算起來,好像他們幾個,才是這清河郡中傳承已久的大宗門,可論底蘊方麵,他們可能加起來也比不上小風莊。

沒辦法,這郡城裡最賺錢的坊市儘皆是小風莊名下,說是日進鬥金可能都是謙虛了,僅僅這一處產業的收益就難以估量。

除此之外,他們還手握幾座高品質礦脈,從采礦到煉鐵再到打造兵刃,已經形成了一道完善的產業鏈,放眼整個清河郡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甚至墨刀門都要從小風莊那邊采購墨刀。

這可是貨真價實的軍火買賣,用暴利二字不足以形容。

這還不算完,小風莊商業實力強,工業實力強,也就罷了,可他娘的他們種地都種得比彆人好,這可上哪說理去?

這一點,嶽靈霏可是親眼所見。

小風莊的農戶們種植了一種名為玉蜀黍的作物。

一開始大家還不以為意,可這半年過去,那些播種下去的玉蜀黍已經長成了一人多高,成片成片的綠油油,漫山遍野,看上去就生機勃勃。

雖然現在還沒到收獲的季節,可秸稈上已經結出了青色的嫩玉米,一個秸稈上能掛兩個玉米!

他記得當時陳長帆掰了一些鮮嫩的嫩玉米給妻女帶回去,一半烤著吃,一半煮著吃。

嶽靈霏吃了兩根,香的舌頭都要掉了。

除了商業、工業、農業,小風莊還有……哎呀太多了,這幾人想得是一陣心煩意亂,感覺自己是處處都沒法跟小風莊比。

“諸位,書院、醫館、新兵營這些事項一直是你們在做,如今進展如何了?”

聽到陳長帆這話,蕭素塵終於是挺直了腰杆,道:“開蒙書院,清河書院,大同書院已經落成,分彆對應的少兒開蒙,青年研學,儒生培養等方麵,如今已有稚童800,青年200,超凡苗子10餘人。”

“不錯,蕭閣主功德無量。”陳長帆讚道。

教育乃是投資於未來,可能眼下的幾年甚至十幾年不會有什麼變化,可長遠來看,益處良多。

“醫館開設10家,其中郡城2家,其餘分布在各縣。”白薇言簡意賅說道,可眾人知道,將醫館從郡城開到縣城,中間也是頗為不易。

“新兵營這邊,有嶽門主與我一起操練士兵,如今頗有成效,這第一期的一萬士兵,勉強算得上是訓練有素。”

周醒說的還算保守,這兩千士兵並不是各大門派的弟子或者軍士,而是從整個清河郡範圍內招募而來的鄉勇,能夠訓練到這樣的程度,已經是十分出類拔萃了。

要知道,許多地方武裝力量,僅僅是糾集了一群烏合之眾,哪有新兵營訓練這一說。

而這新兵營的一萬士兵,雖然還未經曆過戰爭的洗禮,可是在幾個月的特訓當中,也是形成了一股不弱的戰鬥力。

陳長帆滿意地點了點頭,有了這一萬軍士,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了。

“如今清河郡百廢俱興,各方麵頗有成效,我們也可以把目光往外看看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