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召喚古今能臣,朕為千古一帝 > 第一卷 第7章 司空,你可知罪。

第一卷 第7章 司空,你可知罪。(1 / 1)

推荐阅读:

“司空,你自己看看這上麵的內容吧!”

夏成文合上奏章,直接將奏章朝著司空嚴華的臉上扔去。

“你好好看看,這就是你說的捷報。”

“皇後已經下旨賑災了,就是這麼賑災的?百姓民不聊生,以至於易子而食,最後激起民變,導致東南四郡淪陷。”

“現在這些民變已經成長起來了,占山為王,敢與官兵抗衡,並且沒有絲毫顧慮,這就是你說的捷報嗎?”

“朕養著你,你就是這麼給朕辦事的嗎?”

夏成文怒火中燒。

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件事竟然會讓他們給辦成這個樣子,這些賑災的銀兩若是真的用來救濟百姓,那麼百姓絕對不會造反。

現在的情況簡直是慘不忍睹。

而他們所謂的平息叛變,就是最後到現在的這種情況,百姓流離失所,東南四郡徹底淪陷。

好在他今天來到了朝堂之上,不然這件事不知道還要在瞞著他多久。

現在他的江山已經是岌岌可危了,內憂外患。

司空李紳拿起奏章看了起來,看完之後直接癱坐在地上。

因為他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發展到種地步。

真是該死。

他可是給東南四郡撥了二百多萬的賑災銀,就是用三分之一給災民,事情也不會到這個地步,事情也不會一發不可收拾。

“陛下,請治罪。”

司空李紳“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對著夏成文說道。

李紳知道這次賑災是由他負責的,現在東南四郡發生了這麼大的事,他這個主要負責人肯定要被陛下降罪。

儘管他是朝中的輔國大臣,但是激起民變這種事足以夠他殺頭的了,

現在東南四郡淪陷,局勢動蕩。

夏成文看著司空李紳,厲聲說道:“你不僅有罪,而且罪該萬死。”

因為現在已經出現了東南四郡淪陷,百姓餓屍遍野,百姓易子而食,城中官兵全被亂民殺害,整個東南四郡現在四麵楚歌,烽火狼煙。

這樣的後果已經不是司空李紳一句臣有罪就可以掩蓋的了。

“來人,將司空李紳,拉下去打入天牢。”夏成文厲聲說道。

“身為先帝曾留下的輔國重臣連賑災,這種小事都做不好,留你何用?”

文武百官聽到夏成文的話後,紛紛麵露驚色。

文武百官都知道司空李紳是先帝留下來的輔國重臣,就算是有過錯,陛下也應該不會降這麼重的罪在他身上。

但是現在皇上竟然要將司空李紳打入天牢,眾朝臣,相互之間麵麵相覷。

“陛下,雖然司空李伸賑災不利,但乃是先皇留下的輔國重臣,請陛下從輕發落。”

大將軍蕭宏站出來,跪在地上說道。

“陛下臣覺得蕭宏說的在理,這件事,雖是由司空李紳全權掌管,但李紳下麵的官員是否有貓膩尚未可知,也許司空李伸有些事,被埋在鼓裡並不知情,還請陛下明察秋毫,從輕發落。”

“請陛下從輕發落。”

眾朝臣一時間紛紛齊聲說道。

夏成文撇了一眼朝堂上的眾人,厲聲說道:“若是有人在為司空李紳求情同罪論處。”

眾人聽到夏成文說到這話時,沒有人再說一句話。

雖然大家很想為司空李紳求情,但是看到夏成文如此果斷的神色,誰也不敢去觸碰這個黴頭。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自己再多說一句話,這個皇帝真的會把他們打入天牢。

司空李紳想要在說什麼,但是看了看夏成文,也沒有再開口。

因為他不能跟皇上說他撥下去的銀子是被底下的人給貪了,因為這說與不說沒有什麼區彆。

“還有一件事,朕和眾卿說一下,從今以後所有奏折接送到朕的寢宮,不得再送往皇後處。”

“從現在起,後宮不得乾政。”

眾位朝臣聽見了夏成文說的話之後,紛紛麵露驚色。

之前大家都知道,夏成文比較寵幸羋月,所以才給了羋月這個權利,讓羋月在朝堂之上可以批閱奏章。

再加上夏成文本身身體不好,所以朝中大小事基本上都是有羋月在打理,但是現在皇上突然之間收了羋月的權力。

眾朝臣一時之間摸不著頭腦,但是大家知道這件事已經沒有那麼簡單了。

所以大家也就知道為什麼司空李紳一定會被皇上打入天牢了。

因為陛下要清除皇後娘娘所有的羽翼和黨羽。

而時空李紳,大將軍蕭宏,眾所周知,他們兩個全是皇後娘娘的人,也是四大輔國大臣,其中還不算其他的朝臣。

這時候,丞相曹操瞥了一眼大將軍蕭宏,因為他想看一看蕭宏會不會站出來反對皇上將這權力給收回去。

畢竟大將軍蕭宏是皇後娘娘的弟弟,如果皇上真的將司空李紳給殺死了,那麼無疑就等於是剪掉了皇後的一條臂膀。

但是丞相曹操沒有想到的是,大將軍蕭宏竟然沒有站出來反對這件事。

而且其他皇後一黨的官員看到大將軍蕭宏沒有站出來訴說這件事,所有人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的觀望著。

夏成文看了一眼文武百官,看到沒有人敢有反對的聲音,知道這是文武百官,默認了自己所頒發的這一條政令。

從這一刻開始,也就注定了皇後羋月不能夠在臨朝聽政了。

“東南四郡現在已經激起了民變,眾位愛卿,可有應對之法?”夏成文看著文武百官說道。

隨後用眼睛掃視了一眼眾人,發現眾人沒有想要說話的意思。

這不免讓夏成文有些失望,因為夏成文想的是,若是這朝中有人站出來反對自己

不讓太後臨朝聽政這一政令,那麼剛好可以拿那人開刀,殺雞儆猴,但是結果卻令他比較失望,朝中文武百官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這件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