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說好的文弱謀士,你一人戰三英? > 第八百四十七章:密室內的發現

第八百四十七章:密室內的發現(1 / 1)

推荐阅读:

幾個時辰後,史大密騎在高頭大馬上,神色匆匆地朝著亞曆山大的住所奔去。

馬蹄揚起陣陣塵土,仿佛在訴說著他內心的焦急與期待。

不多時,他來到了那座位於幽靜山穀中的神秘小屋前。

小屋四周環繞著參天古木,枝葉茂密,陽光隻能透過縫隙灑下班駁的光影,給人一種陰森而又神秘的感覺。

史大密下馬,快步走向小屋,輕輕推開那扇搖搖欲墜的木門。

屋內,亞曆山大正坐在一張破舊的木桌前,桌上擺滿了各種稀奇古怪的法器和泛黃的書卷。

他身著一襲黑袍,麵容冷峻,眼神深邃而銳利,仿佛能看穿人的靈魂。

“我已得到了戲煜的生辰八字。”史大密迫不及待地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

亞曆山大微微抬起頭,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拿來吧。”

史大密連忙從懷中掏出一張紙條,遞了過去。

亞曆山大接過紙條,掃了一眼上麵的生辰八字,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

“這法術可不簡單,需得耗費我大量的精力與法力。”亞曆山大緩緩說道,“你得先支付一筆錢,方可開始。”

史大密毫不猶豫地從腰間解下一個沉甸甸的錢袋,扔在桌上。

“這些夠了吧?”

亞曆山大伸手拿起錢袋,顛了顛,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吧,你且在一旁等候。”

說罷,他站起身來,開始在屋內踱步,口中念念有詞。

隨著他的咒語聲,屋內的空氣仿佛也變得凝重起來,那些法器也微微顫動,發出嗡嗡的聲響。

亞曆山大走到屋子中央,畫了一個奇怪的陣法,將戲煜的生辰八字放在陣法中央。

隨後,他取出一把寒光閃閃的匕首,劃破自己的手指,將鮮血滴在陣法上。

鮮血融入陣法,瞬間綻放出詭異的紅光,光芒照亮了整個屋子,映照著亞曆山大那張嚴肅而又猙獰的臉。

隨著光芒越來越盛,亞曆山大的咒語聲也愈發高亢激昂。

突然,一陣狂風從屋外呼嘯而來,吹得門窗哐當作響。

屋內的火焰也劇烈地跳動起來,仿佛在掙紮著想要逃離這詭異的氛圍。

就在這時,亞曆山大猛地大喝一聲,雙手猛地拍向地麵。

刹那間,一道巨大的能量波從陣法中湧起,衝向天際,消失在茫茫的天空中。

史大密站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出,眼睛緊緊盯著亞曆山大的一舉一動。

時間在這詭異的靜謐中緩緩流逝,每一秒都仿佛被無限拉長。終於,亞曆山大緩緩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他直起身子,臉上帶著一絲疲憊,卻又難掩得意地說道:“成了,五天之內,戲煜一定會有血光之災,你且安心等待便是。”

史大密一聽,頓時喜上眉梢,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

他那原本緊繃的麵容瞬間鬆弛下來,換上了一副諂媚而又欣喜的笑容。

“哈哈,太好了!若真如大師所言,日後必定重重酬謝!”他激動地說道,聲音因興奮而微微發顫。

隨後,史大密一刻也不敢耽擱,匆匆告彆亞曆山大,直奔王宮而去。

一路上,他滿心歡喜,腦海裡不斷浮現出戲煜遭遇災禍的畫麵,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的計劃即將得逞。

王宮的大殿內,國王赫舍裡正端坐在華麗的王座上,眉頭微皺,似乎在思考著國家的諸多事務。

史大密快步走進大殿,顧不得禮儀,急切地說道:“陛下,陛下!好消息啊!”

赫舍裡微微抬起頭,眼神中帶著一絲不悅與疑惑。

“何事如此慌張?”

史大密趕忙上前,湊到赫舍裡耳邊,壓低聲音卻又難掩興奮地彙報。

“陛下,我找的那位高人亞曆山大已經施術,他斷言戲煜五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戲煜一倒,陛下的大業可成啊!”

赫舍裡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但很快又恢複了鎮定。

他輕輕點了點頭,說道:“此事不可聲張,且靜觀其變。若真如所言,自是天佑我等。”

史大密連忙點頭稱是。

史大密正沉浸在即將扳倒戲煜的喜悅中,腦海裡卻突然閃過一絲關於阿瑪斯和公主之事的念頭。

他微微皺了皺眉,上前一步,輕聲問道:“陛下,不知阿瑪斯是否已經回來了?公主的事情如今進展如何?”

赫舍裡原本還算平靜的麵容瞬間變得陰沉無比,他的雙眼之中仿佛有怒火在燃燒。

“哼!”他重重地冷哼了一聲,寬大的袍袖猛地一揮。

“那阿瑪斯倒是回來了,可他說隻瞧見公主跳了井,卻並未見到屍體。這事兒簡直荒唐至極,堂堂公主,竟會出此變故,而阿瑪斯也未能帶回個確切結果,實是讓朕惱怒!”

赫舍裡滿臉怒容,言辭間滿是對阿瑪斯的不滿。

“阿瑪斯此次行事太過不力,公主之事辦得如此含糊,實難讓人滿意。朕本想讓你前去查看一番,公主如今到底是何狀況。但念及你才剛回來,一路舟車勞頓,想必已是疲憊不堪。”

史大密心中透亮,自然明白國王的言外之意,趕忙恭敬地回應。

“陛下,臣並未覺得勞累。公主之事關係重大,若陛下信得過臣,臣責無旁貸,願即刻為陛下分憂。”

國王赫舍裡原本緊鎖的眉頭這才稍稍舒展,臉上露出一絲欣慰與喜悅。

“難得你有這份忠心。既如此,朕也不便強令你即刻動身。你且休息一日,養精蓄銳,明日便出發去查探公主之事。朕在宮中靜候佳音,望你莫要讓朕失望。”

“臣定當竭儘全力,不負陛下所托。”史大密深施一禮,語氣堅定而決然,“陛下,臣此去不僅能全力探查公主之事,亦是一個契機。臣可借道戲煜居所附近,暗中留意其動向,待五日之期一到,便能確切知曉那血光之災究竟會以何種形式呈現於他身。如此一來,臣也好及時向陛下稟報,為陛下後續決策提供精準依據。”

赫舍裡聽後,微微點頭。

“若能如此,自是甚好。朕對你寄予厚望,切莫讓朕空等。此次出行,你務必小心謹慎,切不可打草驚蛇,無論是公主之事還是戲煜那邊,都需做到萬無一失。”

“陛下放心,臣定當如那隱匿於暗夜的靈狐,悄然穿梭其中,不留下絲毫破綻。定將各方詳情如實帶回,以助陛下掌控全局。”史大密昂首挺胸,話語中滿是自信與忠誠。

待從王宮退下,史大密回到自己的府邸。

他並未急於休憩,匆匆走進內室,見女人正坐在榻上,臉上帶著一絲欣喜,似是在為他的歸來而高興。

可當他說出自己又要前往大漢國時,女人的笑容瞬間僵住,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不悅與疑惑。

“你這才剛回來,怎麼又要走?國王為何如此頻繁地差遣你?”女人皺著眉頭,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滿。

史大密輕輕坐到她身邊,伸手攬住她的肩膀,笑著安慰道:“這正說明我在國王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啊。此次之事極為棘手,除了我,旁人難以勝任。這是國王對我的信任,亦是我大展身手、為家族謀福的良機。”

女人卻仍嘟著嘴,一臉的不情願。

“可你這一去,又不知要多久才能歸來,我心中實在擔憂。”

史大密見狀,趕忙溫柔地哄道:“莫要煩惱,親愛的。此次我定速去速回,待歸來時,定會為你帶回許多中原的奇珍異寶。你不是一直對那些精美的絲綢、獨特的飾品念念不忘嗎?我都會給你帶回來。”

女人的眼神中這才閃過一絲期待,但仍有些哀怨地說:“你可一定要平安歸來,莫要讓我在家中整日提心吊膽。”

“放心吧,我的寶貝。我曆經無數風雨,豈會輕易被這趟差事難倒?等我回來,我們便可過上更好的日子,擁有數不儘的榮華富貴。”史大密緊緊握著女人的手。

女人微微點頭,靠在他的懷中。

史大密心中雖也有對女人的愧疚與不舍,但此刻他滿心都是即將踏上征途的使命感與對未來利益的憧憬。

另一邊,密道中,劉小玉與幾個士兵艱難地前行著。火折子搖曳不定,映照著他們疲憊不堪的麵容。

“這是什麼苦差事啊,俺們的腿肚子都快疼得不是自個兒的了。”一個士兵忍不住埋怨道,聲音在狹窄的密道裡回蕩。

其他士兵也紛紛附和,嘈雜的抱怨聲此起彼伏。

劉小玉聽著,心中滿是無奈,他深知這一路的艱辛,自己又何嘗不是雙腿酸痛難忍。

於是,他輕輕歎了口氣,說道:“罷了,那就再休息一會兒吧。”

眾人聽聞,如蒙大赦,紛紛找地方靠著牆壁坐下。

一時間,密道裡隻剩下沉重的呼吸聲。

劉小玉揉著自己的腿肚子,目光卻依然堅定。

“兄弟們,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但咱們肩負著重任。這密道背後的真相一旦揭開,說不定能改變整個局勢。”劉小玉試圖鼓舞士氣。

又熬過了一段艱難的行程,劉小玉忽爾展顏輕笑。

他看著身旁同樣疲憊不堪的士兵,朗聲道:“兄弟們,咱們在國境戍守時,多是騎馬巡視或安坐營帳,長久未經曆這般長途跋涉且需在密道中貓腰前行的苦旅,身體一時難以適應,才會這般酸痛。但咱們身為戰士,馬革裹屍才是歸宿,這點腿腳之苦,與那沙場上的生死考驗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士兵們聽聞,紛紛挺直了脊梁。

其中一名年長些的士兵,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甕聲甕氣地說道:“大人說得對!咱不能丟了軍人的氣節。”

眾人相視一笑,士氣重新振作起來。

他們加快了步伐,沿著密道繼續堅定地探尋著。

眾人繼續沿著密道前行,才走了沒幾步,一個士兵突然眼睛一亮,臉上滿是驚喜之色,趕忙抬手示意大家停下。

“大人,這兒好像有情況!”那士兵壓低聲音喊道。

劉小玉聞聲,立刻快步走了過去。

隻見那士兵指著一處牆壁,那牆壁有一處明顯凹進去的地方,裡麵似乎藏著什麼物件。

“大人,這裡好像有一本書呢。”士兵一邊說著,一邊小心翼翼地伸手將那物件取了出來,果真是一本書,隻是書頁已然有些泛黃,帶著歲月斑駁的痕跡,仿佛在這密道中已靜靜躺了許久許久。

“看樣子,王虎上一次來的時候並未發現此處啊。”劉小玉端詳著那本泛黃的書,喃喃自語道。

其他士兵也都圍攏過來,好奇地看著這本書,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這書看著有些年頭了,也不知裡麵寫了啥重要玩意兒。”

“說不定藏著這密道的大秘密呢,要不咋會藏在這兒呀。”

劉小玉輕輕擺擺手,示意眾人安靜,說道:“先彆妄加揣測了,咱們且看看這書裡到底記載了些什麼,或許它就是咱們此行苦苦探尋的關鍵線索呢。”

說罷,劉小玉小心地翻開書頁,眾人也都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盯著那緩緩翻開的書頁,密道裡一時安靜得隻剩下書頁翻動的沙沙聲,仿佛大家都在等待著一個驚天秘密即將被揭開。

劉小玉趕忙湊近火折子,借那微弱卻又跳動的火光,逐字逐句地仔細讀起上麵的內容來。

越讀下去,他的眉頭皺得越緊,眼神中滿是震驚之色。

原來呀,這壓根兒不是什麼尋常的書籍,而是不知何人留下的手劄,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文字,字裡行間竟透露著一個足以撼動整個局勢的驚天大秘密。

當劉小玉看到那些關鍵文字的時候,身子猛地一僵,心中猶如掀起了驚濤駭浪,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他怎麼也沒想到,在這毫不起眼的密道之中,竟藏著這般驚人的隱秘。

“大人,上麵寫了啥呀?”一旁的士兵見劉小玉神色不對,忍不住好奇地問道。

劉小玉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震驚,緩緩說道:“這上麵的字,竟是秦朝之人所寫,而且啊,上麵記載著此處藏有寶藏呢。”

這話一出口,幾個士兵瞬間瞪大了眼睛,滿臉皆是意外之色,一時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寶藏?這密道裡居然藏著寶藏?”一個士兵忍不住驚呼出聲。

劉小玉看著眾人驚愕的模樣,微微皺眉,接著問道:“你們可知秦朝的將軍蒙恬?”

幾個士兵趕忙不迭地點頭,其中一個大聲回道:“大人,那蒙恬將軍可是大名鼎鼎啊,咱就算再孤陋寡聞,也聽聞過他的威名,那可是戰功赫赫,為秦朝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人物呀。”

“嗯,這手劄裡提到,這寶藏就與蒙恬將軍有著莫大的關聯……”

劉小玉一邊說著,一邊又仔細端詳起那泛黃的手劄來,眼神中滿是探尋與思索之色。

士兵們聽聞寶藏竟和蒙恬將軍有關,更是來了興致,一個個圍得更近了,都迫不及待地想從那手劄裡再多看出些端倪來。

密道裡原本凝重的氣氛,此刻也因這意外出現的寶藏之說,變得緊張中又透著幾分熱切,仿佛那神秘的寶藏已然近在咫尺,正等待著他們去揭開其神秘的麵紗。

一會兒,劉小玉就告訴大家,原來蒙恬當年並沒有死去。

眾士兵麵麵相覷,蒙恬當時不是因假傳聖旨而自殺了嗎?這可是眾人皆知的曆史。

劉小玉見眾人疑惑,便解釋道:“曆史雖如此記載,但我手中這本書卻有不同說法。”

有士兵質疑:“這書上所寫,能是真的嗎?”

劉小玉翻開書頁,緩緩念道:“蒙恬率三十萬秦軍北擊匈奴,功高震主。然始皇崩,奸佞趙高與胡亥謀逆,欲除蒙恬。雖有賜死之詔,蒙恬卻察覺陰謀,遂與心腹親信設下金蟬脫殼之計。以一死囚代己,詐死瞞天過海。”

士兵們皆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一老兵道:“若蒙恬未死,那他去了何處?為何此後再無其消息?”

劉小玉繼續道:“蒙恬隱姓埋名,遠遁於嶺南百越之地。其深知中原已亂,奸人當道,便在那南疆之地,憑其軍事謀略,暗中召集舊部,教化當地民眾,修水利,築城寨,以待天時。”

這時,一名年輕的士兵問道:“難道就無人知曉他的身份?他就甘心如此隱匿?”

劉小玉微微搖頭:“自然有人知曉,但其舊部皆忠心耿耿,守口如瓶。蒙恬亦非甘心沉寂之人,隻是他在等待一個能撥亂反正,還大秦以清明的時機。據說,他曾派人秘密聯絡各地忠君之士,欲圖東山再起,隻可惜……”

“可惜什麼?”眾人齊聲追問。

“可惜後來楚漢相爭,天下大亂,局勢已非人力所能挽回。蒙恬見大秦已無力回天,最終心灰意冷,隻留下一些兵法謀略與後人,便悄然離世,其傳奇一生,也自此被塵封於曆史的長河之中。”

眾人聽後,皆唏噓不已,仿佛親眼目睹了那段被掩蓋的曆史歲月。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