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四合院裡的火車司機 > 第631章 包裹裡的奇怪東西,出大事了
背景色:字体:[]

第631章 包裹裡的奇怪東西,出大事了(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昏黃的小屋內。

職工抱著包裹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

他覺得【司機】有點莽撞了。

要知道,氣象站有嚴格規定,為杜絕在追查迪特的過程中受到其他因素乾擾。

同時確保能隨時報告重大案情,執行任務的小組或者個人材擁有呈件反應“氣候異常”的權力。

這種方式與“內參”模式極為相近。

但是,【司機】現在並沒有執行任務,不具備反應“氣候異常”的資格。

職工麵露難色地望向【農夫】,在得到【農夫】的點頭示意後,這才猶猶豫豫地解開包裹。

裡麵是個木頭箱子。

“司機同誌挺謹慎的.”

見這一層一層包裹得嚴嚴實實的,職工也有些期待箱子裡到底是什麼了。

隨著“吱寧”一聲,箱子蓋被打開。

裡麵靜靜擺放著三個信封、一堆小麥葉子以及一個大號木製哨子。

這三樣毫無關聯的東西擺放在一起,顯得格外怪異。

司機不是那種不懂規矩的人,把這些玩意送到【農夫】麵前,就更加奇怪了。

這些年來,【農夫】的心境已然平和如水。

然而此時此刻,他的心中也不禁生出了些許好奇之意。

隻見他緩緩站起身來,踱步走過去,伸手拿起了第一個信封。

【農夫】一眼便認出了信封上有氣象局的暗記,表麵這封信確實是反應“氣候異常””信件。

“難道司機又發現了案子?”

【農夫】打開信件,借助昏暗的台燈光線看去。

這確實是一封反映迪特案件的“氣候異常”信件。

信件中記錄了承德劉家溝公社發生的一件迪特案子。

有迪特潛入公社,偷偷釋放了惡毒的嗐蟲,啃噬劉家溝的麥田、果樹。預計小麥和水果產量將減產一大半。

當地公安特派員和公社調查半年,卻未能將狡猾的迪特抓捕歸案。

這種“小案子”,本身不歸【農夫】這條線負責。

但是,李愛國寫道:“迪特用心惡毒,企圖破壞建設,迪特的所作所為已經讓當地的社員產生了恐慌。”

一句話,將問題的嚴重性拔高一個等級。

【農夫】看著這封信件,眼睛中閃過一道異色。

從表麵看,這是一封常規的氣候異常信件。

李愛國在去劉家溝走親戚的時候,發現了當地‘氣候異常’,回到京城後便按照規定上報氣象站。

這種彙報既是李愛國的義務,也是他的權力,更是常規做法。

但是【農夫】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

他再度拿起那把麥葉子。

小麥葉子在箱子裡悶了數小時,已然有些乾枯,可上麵被蟲蛀出的大大小小窟窿依舊清晰可見。

那些窟窿密密麻麻,仿佛被啃噬過一般,有的葉片幾乎被啃得隻剩下葉脈,邊緣參差不齊,像是被粗暴地撕扯過。

【農夫】甚至還瞧見了一隻紅色小蜘蛛。

它在那殘缺的麥葉上忙碌地爬動著,似乎也在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而感到驚慌。

“看來,這就是所謂的蟲嗐了。”

【農夫】放下小麥葉子,拿起了第二封信件。

這封信的信封上署名是農科院的育種專家吳教授。

此封信的信封上署名是農科院的育種專家吳教授。

信件內容與上一封截然不同,不過事件同樣發生在承德周邊。

吳教授發現中科院設在承德的育種基地,今年種植的雜交小麥麥苗被蟲子啃噬得慘不忍睹。

第(1/3)頁

第(2/3)頁

原本生機勃勃的麥苗,如今變得枯黃萎靡,大片大片的麥苗倒伏在地上,像是經曆了一場殘酷的戰爭。

那些蟲子仿佛是無情的侵略者,肆意地在麥苗上橫行,將嫩綠的葉片咬得千瘡百孔。

改良品種的蘋果樹、梨樹等果樹的葉子和樹乾也被蛀出窟窿。

樹葉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洞,有的葉子甚至隻剩下了一半,風一吹,便搖搖欲墜。

樹乾上的窟窿深淺不一,有的已經深入到木質內部。

育種基地五十畝育苗田,受災麵積達百分之八十,放眼望去,一片荒蕪衰敗的景象。

改良品種的果樹受災麵積達七十畝。

那些曾經枝繁葉茂、碩果累累的果樹,如今變得光禿禿的,隻剩下一些殘枝敗葉在風中顫抖。

在整封信件中,吳教授隻是如實地記錄了受災情況,並未推測病蟲嗐的原因。

但是跟李愛國的上一封信聯係在一起,就能發現兩者的病蟲嗐如出一轍。

很明顯,劉家溝的病蟲嗐並不是迪特所為。

“嗬,這個火車司機倒是頗有心計。”

不知不覺間,就連【農夫】自己都未曾察覺,他心中的好奇愈發強烈,越發想知道造成大麵積病蟲嗐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當【農夫】打開第三封信件,看到裡麵竟是兩頁豎版印刷的書籍殘頁時,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

殘頁紙張泛黃,質地粗糙且厚薄不均,表麵還隱約可見微微黃點。

【農夫】早年為了工作需要,曾專門研究過各個年代的紙張。

此刻,他的手指輕輕觸摸著紙張,感受著那粗糙的質感,腦海中迅速回憶起曾經研究過的各種紙張特點。

隨著記憶的不斷翻湧,他越發確定這是兩三百年前用水稻製成的紙張。

在那個官方壟斷、紙張價格奇高的年代,江南富商為謀取暴利而研製出了水稻紙。

水稻紙製作工藝簡單,當初【農夫】為了避免被黑皮狗從通信的紙張上查到線索,曾經親自製作過一批水稻紙。

“這兩頁書籍竟然是古籍的殘卷”

【農夫】手捏著慘殘卷,興趣愈發濃厚了幾分,急忙戴上眼鏡,雙手小心翼翼地拿著紙張,緩緩湊近台燈。

古籍是由前朝的一位名叫六居閒人的老秀才撰寫。

“六居閒人?好像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他沉吟片刻突然訝然失笑。

在前朝,像這種破落秀才不計其數,他們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特彆喜歡著書立說,希望能夠通過文章來聞名天下。

但是後世隻知道一個蒲鬆齡罷了。

六居閒人在殘卷上記錄的是一些奇聞軼事。

而其中的一則逸聞趣事,猶如黑暗中的一道亮光,瞬間吸引了他的注意。

“1774年,普魯士國王曾下令消滅麻雀,並責令每殺死一隻麻雀給予6個芬尼的獎賞。

於是人們爭相捕雀,幾年之中麻雀即被捕光殺絕,政府為此付出了大量獎金。

而各地的果樹也長滿了嗐蟲,不但結不出果實,連葉子也被吃光了。

國王不得不急忙收回成命,並且被迫到外地運回雀種,加以繁殖保護。”

一個老秀才能知道國外的事兒,看來這六居閒人也不是一般人物。

【農夫】的手微微抖動了一下,眼神瞬間凝聚,望向那堆小麥葉子。

同樣是嗐蟲肆虐,葉子同樣被吃光,這種病蟲嗐顯然是由麻雀被大規模捕殺所導致。

【農夫】的臉色猶如風雲變幻般忽明忽暗。

職工跟隨他已有二十餘載,深知他的性子,明白他此刻定是遇到了難以決斷之事。

職工看著那堆信封和小麥,滿心疑惑,在他看來,不就是一堆麥苗而已,怎會是天大的案子呢?

【農夫】為尋求解決之法,沉思良久,突然放聲大笑起來。

“答案就在眼前啊!”

如今看來,李愛國必定是發現了大規模捕殺麻雀將帶來惡劣後果,才會將包裹送來。

育種專家吳教授的信件中,僅僅如實記錄了蟲嗐情況,未表明任何觀點。

李愛國的信件中,隻是依照規定,上報了劉家溝氣候異常,可能涉及迪特,請求【農夫】派人調查。

古籍上記載的普魯士王國的事情,不過是一則逸聞罷了。

第(2/3)頁

第(3/3)頁

無論從哪個方麵看,包裹內的東西都與麻雀之爭毫無關聯。

然而,將這幾件事聯係在一起深入調查的話,將會得出一個正確的答案。

隻是這答案,不應該由李愛國揭開。

也不應該由【農夫】揭開

【農夫】突然抬起頭,看向職工:“你打電話給值班員,詢問【先生】睡了嗎?”

職工聞言愣了片刻。

這麼晚了驚擾【先生】肯定是不得了的大事兒。

他一時間手腳竟然有些慌亂了,連忙搖動電話,接通了【先生】。

電話交給【農夫】,職工屏住呼吸站在那裡,他能夠聽到心臟在極速的跳動。

【農夫】對著電話“喂”了一聲,將情況講了一遍。

放下電話,吩咐職工把箱子和包裹全收拾好,跟他馬上去出去一趟。

出大事了,真的出大事了!

李愛國到底乾了什麼?

職工深吸一口氣讓自己鎮定下來,把信封和麥苗全裝進了箱子裡,這時候,他的手摸到了那個奇怪的木口哨。

口哨由天然的木材雕琢而成,顏色呈現出深沉的棕褐色。

材質很不錯,雕工卻不堪入目,口哨雕刻得歪歪扭扭的,上麵還有銼刀的痕跡。

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口哨的口很大,足有半個巴掌那麼大,很明顯不是給人使用的。

【農夫】此時也注意到了奇怪的口哨,沉思片刻後,指了指門外。

“你拿到外麵去,把口哨的口迎著風。”

外麵夜風微微。

職工按照【農夫】的叮囑,看了看風向,對著風舉起了口哨。

微風吹來,口哨響了。

起初,聲音是輕柔的,仿佛微風拂過樹梢。

漸漸地,聲音變得雄渾而有力,如同老鷹在高空翱翔時發出的嘹亮鳴叫。

那聲音仿佛具有穿透力,能夠劃破長空,讓人的心靈為之震顫。

“這聲音一點都不美妙.”

就在職工感到疑惑,準備收回口哨的時候。

撲棱棱。

棲息在旁邊大樹上的麻雀被嚇得躥了出去,飛向了夜空。

“這口哨能把麻雀嚇跑!”職工臉色一變,看向口哨的眼神頓時凝重了起來。

【農夫】看著那群倉皇逃跑的麻雀,沉吟道:“先是利用案子引出調查消滅麻雀可能造成的災難,隨後又給出了麻雀偷吃糧食的解決辦法……司機同誌還真把一切都想到了。”

他的目光逐漸堅定起來

“備車。”

“是!”

職工現在還搞不清楚狀況,但是也清楚事情的緊急。

他趕忙讓在值班室待命的同誌開出三輛小轎車。

隨時準備行動的隊員迅速登上前後兩輛小轎車,職工則緊跟在【農夫】身後上了中間那輛。

車隊沿著寬闊的街道飛馳,在淩晨時分的京城大街上,引擎的轟鳴聲打破了夜的寂靜。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