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趙遷出現(1 / 1)

推荐阅读:

“好了,我知道公子是不想讀書,那公子就多和兵法老師學習就是。”

張遠青抬手推開將閭拉著自己衣袖的雙手,撫平了上麵的折痕。

“人無完人,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天賦都是不一樣的,要因材施教才是。公子在武學上有天賦,就可以多加學習。如今王翦將軍、恒乾將軍都在鹹陽,公子可多多去請教他們。”

“真的!”將閭一聽,人都精神了。

“我這就去和父王說。先生同意讓我不用學習詩書了,可以隻學習武藝兵法。”

說話間,將閭已經跑出了房門。

張遠青聽了公子將閭的話,好笑的搖搖頭。

誰說公子將閭蠢笨了,這不是很聰明麼。

都學會斷章取義了。

“老師,將閭如此去找父王沒事吧?”

張遠青看了看扶蘇,“無妨,大王不會懲罰公子的。”

“先生,子高也有問題要請教先生。”

子高拿出一個小本本,頗有幾分當年扶蘇的樣子。

裡麵密密麻麻的記錄了許多問題。

張遠青:我可以不回答麼。

學院老師都是擺設?

果然,名聲太好也是一種負擔。

“先生,榮祿這裡也有,還有幾個是老師請榮祿來請教先生的。”

榮祿也不甘落後,匆忙的拿出了一個小本子,抬著圓嘟嘟的腦袋看著張遠青。

在張遠青眼中,真的是一點也不可愛。

這些都是耽擱我抄書的人啊。

我的醫書。

我的造船史。

都還沒有抄完呢。

扶蘇見老師如此,連忙伸手遮住了偷笑的嘴角。

不能讓老師發現,不然接下來幾日就沒有空閒的時間了。

“扶蘇。”

吃瓜被點名,扶蘇有種不好的預感。

“他們的問題你先幫他們兩人看看,若有不會的在來問我。”

果然。

扶蘇也不推辭,起身領著兩位阿弟去隔壁房間,三人開始激烈的討論起了學問。

張遠青在三人離開後,立即拿出那本《傷寒論》開始抄寫。

如今四本醫書他已經抄了兩份,這第三本也快要抄完了。

今日又是努力碼字的一天。

幾日過後,商部成立,對於秦國商賈衝擊最大。

不過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好處。

至少以後行商不用再那般卑躬屈膝,被人瞧不起,若是遇到不平之事,也有了地上申訴。

不過也多了不少約束,商稅也提高了許多。

相比於商部成立引起了少數人的關注,那再建學院就是引起了絕大多數人的矚目。

隨著大秦學院第一所分學院地點—漢中確定,百姓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漢中。

漢中當地的百姓在大王詔令下達之後,也開始沸騰了。

去年就聽說大王在鹹陽修建了學院,讓鹹陽百姓的孩子也可以入學讀書,他們就想著什麼時候也能輪到他們。

沒想到願望這麼快就實現了。

李斯、馮去疾、蒙毅三人收到了漢中百姓的熱情對待。

修建學院的流程三個人都熟悉,隻是這次修建的學院規模要比鹹陽城的小一些。

很快李斯三人就在漢中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招工。

漢中百姓積極響應,許多都言說自己不需要工錢,隻要讓他們的孩子可以入學識字就可以。

聽說現在鹹陽城的孩子都能認識字呢,他們這些人老羨慕了。

這邊學院地址確定下來,那邊趙高也把造紙廠的地址定在了漢中。

這裡樹木茂盛,水資源也充足,最主要的是,學院建設在這裡,那就必須要用紙,還有印刷書籍,因此趙國果斷的帶著人開始了造紙廠建設。

這一消息再次讓漢中百姓興奮。

紙啊,他們還真的隻聽說過,沒有見過呢。

聽說現在鹹陽許多人家都用得上紙呢。尤其是有些人還用來擦腚,那多奢侈呀。

這紙不是士子們讀書識字用的麼?怎麼能用來擦腚呢?

百姓們議論紛紛,但一點也不耽擱報名。

這個秋季,注定是忙碌的、收獲的。

同一時間,農家也在適合的地方種植上了冬麥。

書中說了,麥有些地方可以一年兩熟。

農家許行看到之後就開始考察哪些地方合適種植了。

帶著農家子弟挑選了田地,如今已經將種子種下。

一時間,秦國到處都在高速發展。

而此時的北境之地,匈奴再次來襲。

李牧帶兵鎮守北境,見匈奴來犯,直接帶上大王新送來的弓弩追著匈奴打。

這批弓弩射程更遠,且可三十連發。

匈奴人被秦軍的武器嚇得隻有倉皇逃竄的份兒。

“將軍,抓的那些匈奴人有一個不像匈奴人。”

李牧正在研究這幾次匈奴人突襲的路線,準備找到他們在附近的臨時據點,準備突襲,此時一個士兵來報。

“可是匈奴抓的我秦國人?”

李牧聞言,抬頭問。

“並不是,我們問那人,那人什麼也不說,咱們有聽得懂匈奴話的士兵說,那些匈奴人說那人不是他們抓的,是幾個月前出現在匈奴的,最近才學會了他們的語言,這次匈奴來襲,就是此人出的主意。”

李牧聽後,起身往帳外走。

很快就來到了關押匈奴人的營帳。

當李牧走進營帳,第一眼就看到了蓬頭垢麵的趙遷。

此時趙遷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威嚴,而是一個胡子拉碴,渾身滿是灰塵的俘虜。

趙遷也看到了李牧,瞪著眼睛好似要噴火。

“原來是亡國之君趙王遷。”

聽到李牧這話,田圍吃驚的看著趙遷,怎麼看也不敢相信這就是曾經的趙王。

“將軍,他真的是趙王?”

李牧點頭。

“李牧!”見自己被認出,趙遷起身怒視李牧,“你背棄趙國,定會被後世唾棄。”

“背棄趙國?不是趙王要先殺將軍麼?”

不等李牧開口,田圍憤怒的說。

若不是趙王聽信讒言,要殺將軍,將軍如何會投秦。

不過現在看來,投秦真的是將軍最正確的選擇。

秦王可比趙王英明多了。

從不疑心將軍不說,還將秦國最新的武器毫無保留的送來了北境交給將軍。

如此信任,豈是趙王所能比的?

“那又如何?”

趙遷此時麵色都有些扭曲,“他李牧是寡人得大將,他的一切都是寡人賜予的,寡人不過是想要收回,何錯之有。”

說到這裡,趙遷神色已經有些癲狂。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