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用了醫師的藥,撐著身子主持早朝,張勝托著病體同大臣一起調派韓將,迎戰秦軍,同時韓國境內開始征兵。每戶人家隻可留一名男子,其餘成年男子都要征走。一時間韓國百姓怨聲載道。
就在韓國君臣一心抗秦之時,張開地悄然離去了。
按照張開地的遺言,葬禮一切從簡,要張勝不必費心,一切以韓國為重,以大王為重。
韓王聽到此事,揮退宮殿內所有人,痛哭失聲。
那個幫他出謀劃策的丞相終究是離開了。
秦王!姚賈!
寡人恨啊!
三朝丞相張開地的離開,好似代表著韓國氣數已儘。
接下來韓軍節節敗退,眼看秦軍就要攻到新鄭。
南陽
和韓地的百姓不同,這裡的百姓正高興的拿著家中不多的餘錢去換取秦幣。
哪怕是換三枚秦幣,都可以多給三枚。
當然,每戶人家都需要登記,一戶人家隻能給一次。
雖然少,但那三枚秦幣可以換取一家人一月的細鹽呢。
百姓紛紛配合,且個個稱讚。
陳礈、吳恪帶著人順利的展開了工作。
“這張遠青不愧有聖人之資,確實是愛戴百姓且才智過人。”
南陽一處宅院裡,幾位士子剛從外麵回來,坐在一起談論起南陽的事情。
“確實,隻用三枚秦幣就讓韓國百姓自願使用秦幣,用細鹽消除韓人對秦的抵觸,同時讓百姓對秦王徹底改觀,確實稱得上智多近妖。”
“還有那些流言,想必也是他所為。”
“嗬嗬嗬,現在百姓可是都叫他神仙子。豈是我等凡人可比的。”
二十多歲的男子爽朗一笑,眼中皆是欽佩。
“哈哈哈,周燊兄所言不假,我等凡人比不得,庸人自擾也。”
空請就是之前說話的男子,一起的還有兩人,分彆是李榆、衛盱。四人是來南陽路上相識的,一路相交,引為知己。
“那咱們明日就去?”
“明日就去。”
當然,慕名而來的不止他們四人。
次日,張遠青用完早食,阿大就引了人進來。
相互見禮後,各自安坐。
張遠青也沒有一個個接見,而是同大家聊了半個多時辰後,就拿出早就準備好的題目,請眾人作答。
對於這樣的方式,眾士子都格外感興趣。
相互看看,便各自拿著題目思索作答。
張遠青也不打擾,徑自離開,等到所有人都答完才進來。
果然,能千裡迢迢趕來的都是有真才實學之人。
這也是張遠青真正想要的人。
又有了新鮮血液加入,南陽的一切政令有序進展。
同時,蒙驁將軍這邊已經率軍包圍了新鄭。
此時,韓軍已經不得人心。南陽的事情傳開後,許多百姓都盼望著秦軍到來。
“大王,秦軍已經包圍新鄭了。”
內侍匆忙跑進來,靠在床上準備喝藥的韓王聞言,藥碗跌落在地上,摔成幾瓣。
“秦軍如何?”
內侍趴在地上不敢抬頭,顫抖著身子說:“秦軍包圍了新鄭。”
“噗”
韓王雙目充血,臉色赤紅,一口血噴出,摔倒在床上。
一旁的醫師匆忙上前診脈,隨後又探探鼻息,嚇的慌忙跪下:“大王薨了。”
剛剛傳話的內侍嚇的昏死在地上無人在意,其他人匆忙出去通知丞相。
張府
自從張開地離世後,張勝的身體就一直不好,醫師每日過來診脈,今日同樣如此。
“丞相。”
張勝見來人是大王跟前的人,心中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說。”
“丞相,大王薨了。”
張勝感覺眼前一黑,“阿父!”
張良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張勝險險沒有暈過去。
起身,踉蹌幾步走過去,一把提起內侍的衣領:“你說什麼!”
“大,大王薨了!”
麵對如此駭人的張勝,內侍嚇的話都說不完整。
張勝一瞬間好似被抽空了力氣,內侍噗通摔在地上。
張良著急的扶著張勝,問內侍:“大王怎會薨了?你說清楚。”
同時,張勝也回神,雙眼盯著內侍。
“秦軍包圍新鄭,大王得到消息後一口鮮血噴出,就,就薨了。”
“阿父,去王宮。”
張勝點頭,推開扶著自己的張良,離開了張府。
此時,韓王宮內已經亂作一團。王後坐在韓王身邊痛哭失聲。
一個內侍悄然離開,沒有人在意他的去留。
複刻正在悠閒的品著茶,一人急匆匆跑進來,身後跟著的正是宮中內侍。
“主家,大事不好了。”
“何時如此,”複刻還沒有說完,就看到了內侍連衣服都沒換就過來了,急忙問:“可是宮中出了何事?”
“大王薨了!”
內侍到現在都還驚魂未定。
聞言,複刻也驚的差點打碎手邊的杯子。
“當真!”
那人點點頭。
複刻搓著手思考片刻,“你先下去休息,此事不要聲張,這幾日我就送你離開。”
“諾。”
等人都走後,複刻立即寫了書信交給張遠青給他的士兵,讓其帶上信件趕快去交給蒙驁將軍,同時又派了一人去告知張遠青。
士兵不敢耽擱,趁著混亂,想辦法離開了新鄭。
大軍就在新鄭外,蒙驁很快便收到了消息。
大喜後又感歎張遠青的目光長遠,居然早早的就在韓王身邊安插了自己的人。
當下,蒙驁迅速召集將軍們商討,最終他們一致認為攻城。
到如今,韓國已經沒有能用的將軍,秦軍之所以之前不攻城,不過是想要讓韓王主動投降,如今韓王已死,自然不用再等。
秦軍士氣高昂,新鄭守衛自然不敵,不到半個時辰,城門大開,秦軍接管了新鄭。
張府的人見秦軍攻打進來,立刻帶著張良準備逃走。
張良自然不願,最終被張勝一門客打昏帶走。
張勝趕到王宮後,迅速穩定了眾人,正準備召集朝臣商議,就收到消息,秦軍攻進來了。
許多朝臣也是匆忙趕到王宮,張勝看著大家:“我等受大王信任,得以一展所長。”
“今,大王含恨而終,我等當戰到最後一兵一卒。願為大王報仇者隨我來。”
說著,張勝拔出佩劍,往宮門口而去。
群臣自是跟隨,紛紛拔出佩劍跟在張勝身後。
當蒙驁率軍而來時,見到的就是韓國朝臣拔劍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