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咳”
“大人,您就多休息休息,您這身體還沒好呢。”
阿二看著坐在床上看書的人,恨不得現在上去把那書簡給奪走。
“阿二,我總不能一直睡覺吧,咳咳咳隻是看些書,又累不著,沒事的。”
前世這些書籍可都絕跡了,如今到了這秦朝,可不得看看秦朝人都讀哪些書。
這讀書不也費腦子麼。
雖是這樣想,但阿二並沒有說出來。
“那刺客可找到了?”
“還沒有。”
此時,蒙武和王賁兩人正拿著昨日張遠青給的畫像挨家挨戶的查問。
至於刺客帶張遠青第一次去的那處宅子,已經被士兵包圍,附近的百姓更是挨個查問。
“小,小人認得這個人。”
“快說。”
“此人是屠戶,在西市買豬肉,小人去他那裡買過肉。”
“走,帶路。”
章台宮
史官奮筆疾書,絲毫不帶一絲感情。
隻是自從李斯說完後,就沒有人開口了。
不是我們不說話,是怕說錯話你們把我們的話都記上。
和其他人相比,李斯說完之後更是底氣十足。
豁出去了!
我就不信你們這群狐狸會不知道事情對錯,若是你們敢胡亂攀咬,史官可不是吃素的。
嬴政也仔細思考著這些問題。
自他登上王位後,從沒有人和他說過這些。他一直以來以先祖遺誌勉勵自己,但卻從未想過東出之後,這偌大的國家要如何治理,如何得到百姓認同。
今日,聽到那一個個問題,他才明白,自己之前考慮的還不夠全麵。
“張卿說的有理,是寡人思慮不周了。”
許久,嬴政主動打破了寂靜,“眾卿以為,若是降者不殺,那我秦國士兵將如何論取功勞?”
文臣看武將,你們說呀,這可是你們的事情。
武將看文臣,我們隻管打仗的事情,這如何算功勞的事情不是你們定麼?
大家眉眼官司不斷,直到上麵傳來一聲冷哼,才一個個低著頭不敢在左顧右盼。
“大王,臣以為這俘虜士兵多少、勸降多少,也可算大家的功勞。”
昌平君上前一步,第一個站出來說。
此話倒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讚同。
就連武將們也都點頭。
若是不再以首級論軍功,那俘虜或勸降的人自然也要算軍功,否則不說他們,那些士兵第一個就不同意。沒有功勞,就不能升爵位,沒有爵位,就沒有賞賜,沒有賞賜,就靠著那點俸祿,若是人死在了戰場上,那家人怎麼辦。
“大王,戰死者還應當得到格外的特殊照顧。”
尉繚開口說,原本他是不準備摻和這事的,但為了青史留名,咱也要多開動開動腦筋。
而且他也沒有亂說。
若是降者不殺,那功勞就會少很多,普通士兵晉升的機會就會大大減少,若是再不多些補償,那誰願意去打仗,誰會在戰場上拚命。
“臣附議,還有,士兵的待遇也要提高一些。”
“臣附議。”
有了第一個開口的,後麵的就順了。
一時間群臣出謀劃策,很快就捋清楚了一條新的製度。
朝會完美結束,大臣們一個個昂首挺胸的離開章台宮,走之前還不忘回頭看看那幾個史官。
也不知在他們筆下,今日自己是如何風采。
嬴政也很滿意。
他很清楚,若是以前,今日的提議必必定不會被大家接受,還會一個個出來反對,但現在不一樣了,那些人說話之前都得想想,不想遺臭萬年的就得給寡人好好乾。
心情甚好的嬴政家來了自己的長子扶蘇,準備帶著扶蘇去張府。
“報,大王,好消息。”
石一匆忙進來。
“大王,那些刺客抓到了。”
“好,好好。哈哈哈”
嬴政大笑出聲,真是好事連連。
“大王,蒙武將軍的人來報,說是昨日張大人給了他們賊人的畫像,這才順利的找到了人,不過畫像隻有四張,共抓到六人,剩下的人沒有抓到。”
“去,告訴蒙武,讓他好好審問,若是不說,就割了首級送給韓王。替寡人問問,何人給他的膽子敢派人來鹹陽刺殺我秦國重臣。”
“諾。”
張遠青被刺殺之事在鹹陽也沒有隱瞞,等到刺客伏法後,鹹陽令就帶著告示張貼在鹹陽城內,並且的百姓詳細解說了這些天城內戒嚴的原因。
一時間韓國派人刺殺張遠青的消息不脛而走。
“大王,之前您讓臣給動物喂食丹藥已經有結果了。”
說著,蒙毅呈上了自己這段時日的記錄。
“大王請看,這是臣觀察那些雞鴨鵝每日的變化,如今二十三日過去,雞、鴨各死了三隻,鵝沒有死亡,不過精神有些失常,還有兔子,也有些暴躁,至於狗、狼還沒有明顯變化。”
石一上前接過冊子,捧到嬴政麵前。
嬴政聽著蒙毅的話,迅速翻看著冊子,從蒙毅接手此事那日起,每一日都有記錄,喂食多少,反應如何。嬴政越看越心驚。
負責記錄每日大王起居的史官再次奮筆疾書。
記下來,一定要記下來,以警示後世帝王,萬不可癡迷什麼煉丹之術,此乃有毒之物,不可服用也。
“百姓對待此事的看法如何?”
半晌,嬴政合上冊子,看了眼蒙毅問。
“大王,前幾日百姓還日日去觀看,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關注此事。”
“那就把此事宣揚出去,同時繼續給剩餘動物服用丹藥,加大用量。”
“諾。”
“石一,備車,去張府。”
“諾。”
張府
“好,好,咳咳咳好啊。”張遠青拿著剛剛阿二去造紙廠取來的書籍,仔細的翻看了幾遍。
不容易啊,活字印刷術終於成了。
“去,把我之前寫好的書拿過來。”
“諾。”
《天工開物》裡麵包含的東西太多,張遠青隻能一點點的抄錄,阿二拿來的這本就是他抄寫出來有關糧食種植的一些記錄。
“你去相裡勤那裡,讓他把這本書印刷幾本,然後交給農家許行等人,讓他們看看可實用,若是可用,就多印刷些出來,交給農家用。”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