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成蟜目送名義上的大母,和父親乘駟馬高車離開,心中怨氣基本上平的差不多了。
“公子,真要寫……寫那句話嗎?”與中車府令對話的中郎小心翼翼地求證,他不知道公子成蟜說的是氣話還是命令。注1
“寫!”嬴成蟜最後一口怨氣吐出,哼哼道:“找一塊有半個城門高大的木板,寫上‘王後、太子、犬、不得入內’,就立在宮門前。”
中郎應下,指揮兩個郎官去少府尋木板,找工匠回來刻字。
兩個郎官直接應下,步履快速。
嬴政眼見此幕,想要開口勸解弟弟不要把事做絕。
拉胳膊的手抬半道,又放了下去。
[我學識不如成蟜,對秦國又不了解,所做諫言大概率是片麵的,不如不說。]
事情都處理完,情緒落下來,嬴成蟜就感覺到屁股痛了。
進宮室,老老實實趴在床上,等著宦官回來敷藥。
劇烈運動加沒吃早飯,他的五臟廟早就翻騰不休了,隻是傳輸給大腦的信號之前一直被怒火截斷。
他一趴下休息,饑餓感就像是猝然而至的海嘯席卷而來。
這一下子又疼又餓。
“阿兄也餓了吧?”
“……有一些。”
“隻是一些嗎?阿兄習武,應該餓得很了吧?”
“你怎知我習武?”
嬴政回想與弟弟相處,全然不記得弟弟何時看到自己出手。
最可能就是被刺殺的時候。
可那時母親嚴令他不許出輿yu二聲,他隻最開始在車廂內射過幾箭。且那時候弟弟還沒到,不應該被看到的啊。注2
嬴成蟜揉揉肚子。
“函穀外打掃戰場時,蒙武從臨近馬車死者之態,判斷出你的母親箭術極為高超。
“阿兄說你所知大多都是你的母親教你的,我就猜,阿兄應該也是習武的,擅長射箭。”
“不錯,阿弟好記憶。”嬴政喟kui四聲歎。
他隻是順嘴說了“所習皆源吾母”,沒想到這句話就被弟弟記下,從母親箭術推測出他習武。
這兩個擺在一起很好推測。
難的是他和弟弟說了那麼多話,自己都記不清說了什麼,弟弟卻能記得。
嬴成蟜笑笑沒解釋。
不是他記憶好,而是他在意秦始皇。
“等上過藥,我們就去庖廚,我請阿兄品嘗美味!阿兄定沒吃過炒菜!”
“確實沒吃過,炒菜是什麼菜?”
“炒菜不是一種菜,是一種除了燒、烤、煮、悶以外的烹飪方式,隻有在成蟜宮才隨時吃的到。那些朝堂重臣想要吃炒菜,隻有等大宴。”
“想來這又是阿弟發明的了?”
“那是,要不然那些人乾嘛愛我?沒有我嬴成蟜,他們的生活就是一潭死水,萬古如長夜。”嬴成蟜豎起大拇指,驕傲得自指。
[還是個小孩子嘛……]
嬴政會心一笑,忘記了自己也是個孩子,對吃食其實不如何挑剔的他極為捧場地道:
“阿弟說的我舌下生津,迫不及待了。”
“絕對不會讓阿兄失望!”
一刻鐘有餘,嬴成蟜敷好了藥,重新穿上新衣袍,走路姿勢有些怪異。
沒等出宮室,外麵就傳來馬蹄聲。
“大父怎麼來了?媽的,熱血上頭,不知道木板現在放沒放上去。”嬴成蟜反應迅速,第一次想要手下郎官做事慢一點。
“你怎知道?”嬴政順口問出,想到弟弟昨日撞破秦王敦倫,剛又驅趕王後、太子,並留下木板,擔心道:“是來向你問罪嗎?”
“隻有五匹馬才能踩出這種馬蹄聲,四匹馬都不行,你聽慣了就知道了。”嬴成蟜匆忙解釋,道:“問罪肯定不”
後續聲音被外麵秦王的聲音淹沒了。
“成蟜!成蟜呢?在哪個宮室?快出來!
“王後、太子、犬,不得入內。你要笑死寡人!
“哈哈哈,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連寡人都不敢這麼寫,你小子倒是敢作敢為啊哈哈哈哈!
“趕緊出來!寡人倒要看看,不鳴、子楚到底怎麼惹你這小子生氣了!發這麼大火!
“寡人得說說你,有些過分了啊,趕緊叫人去拆了。”
嬴成蟜給嬴政丟了個“看吧”的眼神,一邊腦筋急轉,一邊回應。
“知道了!吃完飯就拆!”
他與嬴政一同走了出去,迎接秦王。
秦王見到嬴成蟜,笑的更開心了,已經吃過午飯的他笑道:
“吃飯好啊!走走走,同去同去,還是你宮中庖人做飯可口。
“怎麼走的這麼慢,快跑!”
嬴政默默低頭,他無法將眼前這個慈祥老者和昨日那個不怒自威的秦王聯係在一起。
[在秦王心中,拆掉墮王後、太子威信的木牌,還沒有成蟜吃飯重要嗎?]
秦王拍拍嬴成蟜腦袋。
“吃完可得拆了啊,你這不是胡鬨嘛?”
偏頭向王車。
“走!上車!”
跑步都屁股痛的嬴成蟜指著庭院中另外停放的馬車。
“大父,我想乘自己的馬車去。”
他想趴著。
秦王有些詫異。
[怎麼不愛乘王車了?]
但還是點點頭。
“也成,韓明,你去趕那輛車來。”
車府令韓明應命。
嬴成蟜開始替自己的屁股默哀,他要換車就是要避開大父。
秦王要心腹趕車過來,分明是要同乘。
“王上。”嬴政拱手低頭,恭敬拜見,道:“我有些話想單獨與王上說。”
“哦?”
秦王豎起手掌,車府令止步。
他上下打量著嬴政,自己的又一位王孫。
“原來成蟜是為了你。
“既然是成蟜所願,那你就上車吧。”
五馬王車起行。
駟馬高車相隨。
王車內。
嬴政又感覺到了那比山高,比海深的壓力。
身邊沒有弟,老者又變成了秦王。
嬴政緘默不言,他並沒有什麼話要說,不過是讓弟弟如願罷了。
在他衣下,清爽的肌膚開始滲出水珠。
“有話說,有屁放!”
秦王一臉不耐煩。
同樣都是他的王孫,他對待兩兄弟的態度簡直是天壤之彆,雲泥之差。
…………
【注1:中郎,官秩四百石,手下有二十四名普通郎官。】
【注2:輿,車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