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李雲下山的時候,周良便已經四十來歲了,如今十幾年二十年過去,這位蒼山大寨的三當家,已經年近六十,頭發白了大半,臉上也變得溝壑縱橫。
從地上起身的時候,周良的身子都晃了晃,已經有些站不太穩了。
聯想到周必先前說過的話,李皇帝扶著他坐下,歎氣道:“先前周必同我說了,說三叔最近幾年身體不太好,既然身體不好,也就沒有必要急著趕過來,反正我也是要去金陵的。”
周良微微低著頭,開口說道:“臣沒有太急,一路是坐車過來的,陛下既然到了東南,臣自然應當過來迎一迎。”
周良駐兵金陵,鎮守的是李雲發家的大本營,也就是江南三道,可以說江南三道都是他的軍事轄區,李雲到了他的地界,他當然是要來迎接的。
“而且。”
周良抬頭看了看李雲,歎了口氣:“陛下,臣這一趟回青陽,便不準備再回金陵了。”
李雲一怔,隨即明白過來,他是想要退休了。
周良這個年歲,在這個時代已經相當大了,況且他早年日子過得並不好,到現在身上的的確確有不少傷病。
也應該退下來,修養幾年了。
皇帝陛下認真想了想,然後坐在周良旁邊,歎氣道:“三叔這些年為我出力不小,你既然開口了,我也不強難你。”
“你如果卸下來這個差事,誰適合駐兵金陵?”
“鄧陽。”
周良顯然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回答的毫不猶豫,他開口說道:“鄧陽任過金陵將軍,雖然他這些年沒有什麼太大的功勞,但很是穩當,資曆也足夠。”
說到這裡,周良頓了頓,繼續說道:“如果鄧陽在戰場上脫不開身,臣還有一個人選。”
李雲看著他:“三叔直說就是。”
“揚州的周昶。”
周良低頭道:“臣考慮過,周家現在已經不可能再有什麼彆的心思,而且金陵這裡的兵,俱都不是他帶出來的,他即便有什麼心思,也使不動。”
“周昶的資曆以及能力,乾上一任兩任,沒有什麼問題。”
李雲聞言,也有些吃驚,他摸著下巴琢磨了一下,笑著說道:“三叔膽子比我大多了,我事先都沒有敢想,讓外人過來當這個差事。”
周良看了看李雲,提醒道:“陛下,這是提早的事情。”
“天下這麼大,咱們自己人,是不夠用的,要緊的地方在於,要建立合理的製度,保證不管什麼人當什麼差事,也不管他們有什麼心思,都沒有辦法對抗朝廷。”
李雲認真考慮了一下周良的話,然後點頭道:“三叔這話,還是有道理的,青州軍讓周昶的兒子周洛接手之後,周昶這個人,還可以派到彆的地方再用,不過他現在還在守孝。”
皇帝默默說道:“金陵的差事,還是交給鄧陽來辦罷,三叔再辛苦幾個月,過完今年這個年關,明年我就把鄧陽從太原將軍的位置上,調任金陵。”
他頓了頓之後,繼續說道:“下個月,我讓朝廷給三叔加封大將軍,三叔就以大將軍的身份歸養。”
到如今,李唐軍隊裡,將軍或者大將軍,更像是一種榮譽稱號,與實際上的職位沒有太大關係。
比如說,現在在北邊領著十幾萬人與契丹人作戰的孟青,也依舊是將軍,但是他真正的職位是河北道行軍總管,手底下領了不知道多少個將軍,乃是前線的大帥。
再比如說,禁軍十二衛的主將官,也沒有一個大將軍,他們真正的職位是羽林衛將軍,鷹揚衛將軍。
駐紮在各地的太原將軍,成都將軍,金陵將軍等等,將軍前麵加了前綴的,才算是職位。
而單單將軍兩個字,隻能算是一種稱號。
如今整個朝廷裡,還是隻有一個正經的大將軍,那就是蘇晟蘇大將軍,這個大將軍也是榮譽稱號,他真正的職位是樞密院的樞密使。
周良連忙搖頭道:“陛下,臣沒有什麼太大的功績,這些年也就是有一些苦勞,受封國公,已經是厚顏領受了…”
李雲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道:“三叔不要妄自菲薄,當年江東軍可是以你為主的,蘇師兄他們,還是後來人。”
“這事就這麼定了,你不用推辭,咱們老家人,也需要響亮一些嘛。”
周良認真想了想,這才點頭應了一聲,開口道:“臣…多謝陛下了。”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李雲看著他,問道:“老寨子裡的長輩,還有多少?”
聽到這個問題,周良沉默了一會兒,回答道:“原先的那幾個當家的,隻剩下袁二哥,還有老五老六了。”
“老五去了洛陽,還在青陽府的,就是袁二哥還有老六兩個人。”
蒼山大寨的幾個長輩裡,當初最支持李雲的就是三當家周良,還有五當家褚衡,褚衡是大夫,早早的就跟著李雲一起去了洛陽,先前還幫著李雲組建了太醫院,如今在洛陽城裡頤養天年。
而那位二當家袁正明,跟李雲就不是很對付了。
李皇帝回憶起當年的事情,歎了口氣道:“一轉眼,快二十年過去了,當年的一些事情,現在想來,已經無關痛癢了。”
“二叔既然還在世,三叔退下來之後,能幫他就幫幫他罷,隻是要看住他們家,不許他們倆借勢作惡。”
周良連忙低頭,應了一聲:“陛下放心,臣告老之後,就住在青陽府,臣在世一天,他們就不可能作惡。”
李雲看了看他,笑著說道:“三叔還沒有去過洛陽罷?等我回去,三叔要不要跟我再去洛陽看一看?到時候住不住在洛陽都不要緊,三叔若是不想住在洛陽,我再讓周必把你送回來。”
開國七年多時間,身為國公,又鎮守東南,周良自然是去過京城的,單單是述職,他就去了不止一次。
聞言,這位周國公微微搖頭道:“陛下,臣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太好,便不去洛陽了。”
“周必…周必也有周必的事情要忙。”
周良歎了口氣之後,繼續說道:“等退下來,不再任事,臣就回到蒼山附近,起一座宅子,為陛下看守祖陵。”
李雲啞然:“這種事情,哪能讓三叔去辦?”
兩個人閒聊了一會兒,又說起了不少當年的事情,聊到最後,才終於有一些閒話家常的意思,周良看著李雲,問道:“陛下這一次離開洛陽,什麼時候回去?”
李雲想了想,開口道:“我準備在金陵過年,過完年之後再說回去的事情。”
“這麼久?”
周良有些吃驚,擔心道:“陛下不在洛陽,洛陽該不會…有什麼變故罷?”
“不會。”
李皇帝神色平靜,笑著說道:“要是我前腳剛走,後腳朝廷就亂了起來,那我這幾年的皇帝,當的也太失敗了。”
“而且。”
皇帝陛下笑著說道:“我不離開久一些,很多事情就不分明,這一回。”
他悠悠的說道:“得好一頓折騰才行。”
朝廷裡的事情,皇帝陛下雖然不是全知全能,但是擁有九司以及那麼多親信,很多事情他想不知道他不太可能。
既然知道了,那麼就要著手去辦。
對於現在的皇帝陛下來說,不管什麼事情,最大的難處,其實就是如何分辨敵人。
不管是什麼敵人,隻要分辨出來了,皇帝陛下就沒有敵不過的道理,而這一次,他要把那些藏在暗處的敵人,統統都給揪出來。
即便不能一網打儘,至少要讓他們看清楚,什麼叫做天子的鐵拳。
鐵拳之後,整個章武一朝,都會清淨許多。
而等這一場大事件之後,李皇帝就不會再有什麼敵人可言,他最大的敵人,就會變成時間。
而要應對這個敵人,就隻有一個法子,那就是…
在諸皇子之中,挑選一個真正能夠繼承自己意誌的繼承人。
這個繼承人當然可以是太子,但是如果太子不成…
想到這裡,皇帝陛下不由得有些出神。
周良一介武夫,自然不太聽得懂李雲話裡的意思,他看了看李雲,沒有選擇接話,而是問道:“陛下在青陽,停留多久?”
“十來天吧,然後我們就動身去金陵。”
“對了。”
李雲想起來一件事,問道:“薛家在金陵那座宅子,現在還有人住嗎?”
周良微微搖頭:“沒有人住了,隻有一些下人在。”
李雲點頭,開口道:“讓周必替我跑一趟,把那座宅子的房契地契取了。”
“然後讓周必再跑一趟。”
皇帝陛下輕輕敲了敲桌子。
“去吳郡還給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