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一百裡地外的安城縣,同樣兩個人也在討論著同一個人。
王天雨看著坐在對麵的男人,嘴裡的飯菜都不香了。
他就知道,秦部長不會憑白無故請自己吃飯的。
找自己的事也是他最近最關心的事。
王天雨把那天和顧鵬相遇的情形原原本本的對秦陽說了。
這事不是什麼秘密,林總用人向來隨意,他們這些跟在她身邊的人對她的行事風格也有所了解。
再者,除了後來的這些人,先前哪個人和林總相識沒點兒故事?
他們甚至把這些當做談資。
秦陽點了點頭,“他的資料有嗎?拿給我看看。”
“沒有,”
王天雨一臉的呆萌。
秦陽微微皺眉,“你們林總看上一個人,你作為她的助理,不應該把對方的資料第一時間弄到手嗎?”
王天雨覺得自己冤枉,“顧鵬第二天就被林總帶走了,我倒是想問一問他的情況呢,林總直接把人錄用了,我也隻盤問出他的一些基本情況,男,28歲,林城人,無父無母孤身一人,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未婚未育,無業,但是現在有工作了……”
秦陽知道在他這問不出什麼,揮揮手讓他自己把飯吃完,起身就要離開。
他說不上什麼心情。
當初林初夏把王天雨帶在身邊的時候他心裡也不舒服。
王天雨一個小屁孩,整天圍著他老婆轉,還用那種崇拜敬仰的目光,哄得媳婦兒心花怒放的。
可到底隻是不舒服,不會有危機感。
而林初夏身邊的顧鵬,卻給他一種來自男人的危機感。
他不是不相信自己與林初夏的感情,隻是那種獨屬自己的寶貝,被彆人盯上的感覺。
“秦部長,有件事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身後王天雨又出了聲。
“說。”
“就是,”
王天雨抿了抿唇,“就是那個顧鵬,之前坐過牢,去年刑滿釋放。”
秦陽眼眸微眯。
坐過牢?
秦陽又想起來春節過後,林初夏去了一趟大西北。
她到底去乾什麼了?
那裡除了他工作過的地方,還有最大的勞改場。
秦陽回到車上,看著窗外的陽光,腦子都是顧鵬這個名字。
那晚林初夏在夢中驚醒,有一件事他沒對她說,當時她嘴裡喊了一個人的名字。
他以為他是聽錯了。
直到母親那天提到那個人名,他又清楚的記起,那天晚上林初夏睡夢中喊出的就是顧鵬這兩個字。
他和林初夏結婚五年來,對媳婦兒身邊的人和事幾乎了如指掌,從來沒出現過這個名字。
偏偏在媳婦兒那晚喊出這個名字後不久,這個人就闖入了他們的生活中。
是巧合嗎?
………………………………
林初夏回家的時候,秦陽已經回來了。
看到她大包小包的拎回家,立馬迎了過來。
林初夏一邊把孩子給他一邊問,“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家裡一切都好嗎?”
還以為他回趟老家,要在家裡待一天呢。
秦陽看女兒無精打彩的模樣,見到爸爸也隻是興奮了一瞬又蔫蔫的,就知道女兒困了。
一邊哄女兒睡覺,一邊小聲回道,“都挺好的,王成和猴子還讓我給你帶話,車隊已經在運轉了,這幾天一直在跑首都,秦家村蔬菜批發市場的菜都是車隊給送出去的。”
有了自己的車隊,秦家村蔬菜批發市場的知名度更高了。
不僅僅十裡八村種菜的村民過去賣菜,就連隔壁縣的村民都會開著拖拉機過去。
光市場每天收的管理費,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林初夏對這些情況早就有所了解,這會兒聽秦陽說起來依然很開心。
她的每一個決策帶來的不僅僅是收益,這輩子她更在意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林初夏從小出生在農村,最清楚農民們的不易。
種地不像工廠當工人,每個月按時領工資,不管刮風下雨,都有穩定的收入。
農民往往付出的辛苦比那些工人多出幾倍,可種出來的菜,卻會因為種種問題沒有好收成。
市場放開後,菜價由市場來定,農民白忙活的事經常會有。
秦家村發展了蔬菜大棚,推廣了反季蔬菜的事先不說,其他村子的村民,這一年到頭能指望著的也就兩季。
可見農民們有點收入多難?
把秦家村蔬菜批發市場發展起來,農民們種的菜運出去,這就大大平衡了市場。
讓農民們少走冤枉路,少乾冤枉活,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們的收入。
這裡的意義遠比林初夏多蓋一家工廠更讓她滿足。
小七七不一會兒就在秦陽懷裡睡了。
秦陽看著她可愛的小臉兒,舍不得放床上,就那麼抱著她,讓她在自己懷裡睡。
林初夏睨他,“你就慣著她吧,以後不抱著她不睡覺,看你要不要一邊抱著她睡覺一邊上班?”
秦陽不在意的笑笑,“單位允許的話我還真想把她帶過去,咱們的女兒就要千嬌萬寵的長大。”
這個女兒奴。
林初夏不去理他,翻著自己買回來的衣服,“咦,哪裡去了?”
秦陽問,“什麼?”
“我給你買的衣服,明明交給顧鵬了,怎麼不見了?”
林初夏麵前擺的袋子不少,大部分都是女兒的小衣服。
“找到了,”
她終於在一個小袋子裡找到了秦陽的襯衫,嘴上還不滿的抱怨,“這個顧鵬怎麼把你襯衫放這裡邊了,你這件襯衫是棉麻的,容易出褶子,這下好了,我還得熨一遍。”
秦陽看著她的眉眼,“你這幾天好像和那個顧鵬相處的挺不錯。”
“還可以吧,總的來說還不差。”
林初夏又把其他的衣服一件一件的往外拿,又一件一件整理好。
秦陽就像普通嘮家常,“我看著那個顧鵬挺木訥的,他跟在你身邊處理事情合適嗎?今天回秦家村,我碰到王天雨,其實我覺得王天雨那小夥子挺不錯,跟在你身邊時間長,對公司的業務也了解,最主要他本身學曆也高,大學生,在考慮問題和處理問題上,和一般人的見解不一樣,你身邊應該多一些這樣的人才,而不是看重吃苦耐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