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聲落下。
俊朗道人的身形徹徹底底的消失不見了。
同時,
那一朵玄色蓮花也是落到了小和尚的靈台之中,而小和尚的身上,則是迸發出一陣滔天魔氣,然後與他自身修出來的漆黑佛光融合。
化為亦魔亦佛、是佛亦是佛的特殊狀態!
同時,
小和尚的頭頂上,殘缺不全的頂上三花在轉眼之間,便是徹徹底底的被補全了。
一股浩瀚的大羅金仙氣息,朝著整片虛空,浩浩蕩蕩的籠罩而去。
幽深道光流轉,
嗡——
浩浩蕩蕩的至精至純之魔氣,與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佛光相融合,在這一片虛空之中生生不息的激蕩著,最終趨於平衡與穩定。
而小和尚身上的氣息,亦是變得遠比普通的大羅金仙更加浩瀚、龐大起來了。
這般感覺——
已經快要觸碰到混元金仙的層次了。
雙手合十。
小和尚緩緩睜開雙眼——
左眼流轉慈悲為懷的佛光,左臉亦是變得寧靜祥和,宛若擁眾生入懷的聖賢。
右眼流轉冰冷絕情的魔氣,右臉則是變得漠視一切,仿若以萬物為食的大魔。
一半為佛,一半為魔。
這般異象若是在其他人的身上,會顯得極其詭異,但是在小和尚的身上,卻顯得異常的和諧。
睜開雙眼後。
合十著雙手的小和尚,便是一步一步的離開了這一片虛空。
同時,
伴隨著他一步步離去,小和尚身上流轉著的大羅金仙氣息越發的圓滿,甚至逐漸的抵達圓滿之上的境界。
隻不過,
波動越發的小,最後映襯得小和尚如同是一個尋常人一樣的感覺罷了。
……
混沌。
紫霄宮之中——
老爺子依舊在孜孜不倦的以身為子,有一些過分“妖嬈”和“樂此不疲”的勾搭、吸引著混沌之中的一些存在。
已經引動了一些。
但是老爺子並不太滿意——
按照扶光那個小子的要求來的話,強度還是不夠的。
正在做著事情的老爺子,念頭微微一滯。
隨後,
一雙老眼之中閃過了些許追憶的色彩,但是很快就恢複平靜,祂甚至都沒有興趣看一眼那一片虛空,也並不在意那一丁點兒的冒犯。
眼下。
天地升華的偉業——
需要那個人的存在。
扶光那小子正在謀劃的西方大興也需要。
相比之下。
早歲的那點因果,那一點兒過往,以及如今被對方罵一句的事情,顯得過於風輕雲淡了。
也就隻夠掀起老爺子些許一閃而過追憶而已。
……
天庭。
帝宮之中——
魔主逝去前的那一番話語,自然也沒有躲得過扶光的耳朵。
嘴角微微上揚。
扶光也沒有關注那個小和尚的去處。
正如魔主成全小和尚之前所說的那樣子,他的複蘇,那一朵玄色蓮花十二品滅世黑蓮的出現,全都是謀劃與算計。
他是棋子。
這個佛魔同修的小和尚——
亦是棋子。
既然兩者都是棋子,在佛魔小和尚的修為抵達足夠跳出棋盤的層次之前,他又能夠跑到什麼地方去?
一切——
儘在目下。
……
轉眼間。
又是數個元會的歲月過去了。
西方大興偉業,依舊是熱火朝天的進行著。
但是幾乎同一時間開啟的佛教大興,卻有了一些不上不下的感覺!
按理來說——
拋開業力的膨脹不說,洪荒寰宇之中,有著眾多世界被度化為佛界的情況下,佛門道統香火大盛,大教氣運也應該上漲到一個極其龐大的程度才是。
然而,
事實卻是恰好相反——
佛門的大教氣運,不僅沒有提升多少,相反還有所下降。
儘管度化的佛界相當之多,但是沒有多久。
這些被度化的佛界,
就會發生變化——
各種各樣的道統興起,原本一家獨大的佛教道統,逐漸的被提純,然後原本的佛界,也就逐步趨於正常化了。
同時,
還有一些轉化的佛界莫名其妙的消失不見,無跡可尋,亦無處可尋。
時間長了。
自然是有強者注意到佛門道統的特殊情況,同時也是注意到,正大光明的促成這一切發生的人。
不是彆人——
正是化身萬千,橫渡諸天萬界,肅清、肅正佛門,同時傳儒教文道之法、玄門仙道之術等等眾多法門,開辟出無數道統的悟空。
做了這麼多,
自然是會被行走諸天萬界傳法、布道佛門弟子注意到了。
悟空遇到的阻力,自然是越來越大。
剛開始,
因為自身力弱,他還需要使些手段,才能夠完成自己的誓言。
但是到了後來——
悟空對於佛法、文道、仙道的修行與參悟層次更高,一顆大羅金仙道果在無數次的大戰、鬥爭之中,走向圓滿,他行事所為也越發的得心應手,也更加的正大光明了!
行得正,坐得端。
問心無愧——
又有何懼哉?
怕佛門弟子使些醃臢手段?
怕大羅金仙圍追堵截?
非也。
這些皆不怕——
隻怕那諸天萬界之中仍有悲慘事!
……
颯——
颯——
颯——
一陣陣自山下而來的崖風吹拂,片片紅楓枯葉,被這舒適的風卷起來,翻飛飄蕩著。
懸崖邊。
草廬中。
身上的黃金甲變作尋常書生衣裳在身上,金羽冠化作一頂書生帽戴在頭頂上。
悟空盤腿坐在矮桌旁邊,提筆在一本空白書冊上麵,書寫著一些東西。
崖風吹來。
他眯了眯眼睛,手上書寫的動作一滯,隨後繼續書寫著。
而與此同時,
嗡——
此方天地猛地一滯,仿若失色一般。
緊接著,
萬道明亮的佛光在天地之間普照開來,占據著半邊天的色彩。
一尊尊寶相莊嚴的金身和尚或是坐寶蓮、或是乘坐騎的出現在天穹之上,浩浩蕩蕩的梵音在他們出現的同時,開始在天地之間生生不息的響了起來。
幾乎同時,
天地之間又有著浩浩仙光流轉,騰騰仙靈之氣彙聚,盈滿天際,顯化種種異象。
隨即,
一位接著一位身著道袍,鶴發童顏、仙風道骨、慈眉善目的得道仙人,身後顯化著仙光神輪,或手執拂塵,或背負寶劍,或掐道印,乘坐騎、踏祥雲的出現在天地的另外一邊。
金身和尚與得道仙人齊至。
儘皆是目光不善的看向崖邊草廬中的悟空。
來者——
不善啊!